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祖庭的結果 展開

祖庭

佛教祖庭

佛教祖庭,是指佛教宗派祖師常住、弘法或歸葬的寺院。

公元67年,天竺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來到中國洛陽,譯經著說,漢明帝敕令於洛陽城外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故名“白馬寺”。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的第一座官辦寺院,為整個中國的佛教祖庭,譯出的四十二章經成為中國佛教史上最早的佛經翻譯。

隋唐時期漢傳佛教又逐漸形成了八大宗派和一大教派,即:三論宗(又名法性宗);法相宗(又名瑜伽宗);天台宗;華嚴宗(又名賢首宗);禪宗;凈土宗;律宗;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凈、律、密八大宗派。

八大宗派的特點可以用一偈淺而概之:密富禪貧方便凈,唯識耐煩嘉祥空。

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其中禪宗、天台宗、凈土宗、臨濟宗等祖庭均在河南。

除此之外,還有在當時影響重大,但未曾續傳下來的派別三階教。

佛教簡史


佛陀涅槃后的四五百年間,僅今印度境內的小乘佛教就分有二十個部派之多,他們往往為了一個很小的問題爭執不休,動輒就結成一團分成一派。小乘佛教分裂嚴重失去了統一教化的力量,馬鳴、龍樹的般若空的大乘佛教,便在印度境內應運而興。
佛陀涅槃后約一千年之間,由於無著世親以至清辨護法的唯識有的思想抬頭,印度的大乘佛教,分成了空、有二宗;稍後一些,由密宗的興起又將大乘佛教分為顯、密二教,把空有二宗,歸入顯教一類。
大小乘各宗與空有關係
大小乘各宗與空有關係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最初沒有宗派的門戶之見,後來由於翻譯事業的逐漸鼎盛,佛典的大量譯成,以及佛教思想家對於佛法的分類判攝,才有宗派的出現。中國佛教獨立的標誌是在唐代分宗別派,從此這一外來宗教完成了中國化進程,完全融入中國社會,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中國佛教的宗派,最先成立的是由於東晉時代鳩摩羅什譯介的三論或四論宗,這是印度空宗的法脈,到嘉祥大師而集大成。同時依據小乘的成實論而有成實宗;依據小乘有部的俱舍論而有俱舍宗。依據涅槃經而成涅槃宗;依據十地論而成地論宗;依據攝大乘論而成攝論宗;由達摩西來,傳佛心印,而成禪宗;由唐代道宣專弘四分律,而成(南山)律宗;依據法華經的綜合與開發,至智者大師而成天台宗;由玄奘大師西遊歸來,據唯識論而成法相宗;依華嚴經的綜合開發,至賢首大師而成華嚴宗;自慧遠大師倡蓮社專修持名念佛,至善導大師而成凈土宗;最後由於唐代開元年間,西域來了善無畏等三位密教的高僧,譯傳了密部的經法,而成立了密宗。
中國佛教起初共有十三宗之多,其中除了成實與俱舍兩宗屬於小乘佛教,都是大乘佛教。
由於各宗的相攝相抗,十三宗剩下十宗,涅槃宗歸入天台宗,地論宗歸入華嚴宗,攝論宗歸入法相宗。而這十大中土大乘宗派中,有影響的、現今仍流行的實際只有八大宗派,即:三論宗、法相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凈土宗、律宗、密宗。除天台宗和禪宗外,其餘六宗的首傳祖庭都位於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
在中國的八大宗派中,其共同的特點就是同時興盛於隋唐盛世。佛教自從印度傳入中國,在中國經過五六百年的發展,到隋唐時進入了創宗立派的新時期。南北朝時由於政治上的分裂,佛教也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學風。佛教理論雖然趨向獨立,但還沒有能夠對佛教本身不同的觀點加以系統的綜合和會通,獨立的寺院經濟也是處於形成發展之中。因此當時無佛教宗派的出現,只有眾多的佛教學派。
隋唐時,隨著封建統一王朝的建立和寺院經濟的充分發展,佛教各家各派得到進一步融合發展的機會,順應著思想文化大統一的趨勢,一些學派在統一南北學風的基礎上,通過“判教”而形成宗派。這些宗派各具獨特的教義、教規和修持方法,並為了維護自己宗教的勢力和寺院經濟財產,而模仿世俗封建宗法制度,建立了各自傳法世系。他們的思想體系中,都融合吸收了大量的傳統思想和方法,在長安形成了中國漢傳佛教“大乘”化的特點。中國漢傳佛教與印度佛教相比,有宗派和學派,但在印度佛教,則是只有學派,沒有宗派。漢化佛教各宗派的建立,標誌著佛教在中土的發展進入了鼎盛階段。
佛教的八大宗派雖是中國佛教的產物,但其根本依據均不離佛所說的教法,每派都有其完備的體系和經典理論依據。

各宗祖庭


三論宗

草堂寺位於西安市戶縣圭峰山北麓,距西安約五十公里,為三論宗祖庭,是國務院確立的漢傳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是。
祖庭[佛教祖庭]
祖庭[佛教祖庭]
草堂寺創建於東晉末年,距今一千五百多年。現存草堂寺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後秦逍遙院內一部分。後秦國王姚興崇尚佛教,於弘始三年(401)迎請龜茲高僧鳩摩羅什來長安,住逍遙園西明閣翻譯經典,后在園內建草堂寺,供羅什居住。由於鳩摩羅什譯經場以草苫蓋頂,故得名為“草堂寺”。
鳩摩羅什既通梵語,又嫻漢文,佛學造詣極深,翻譯經律論傳94部、425卷,被稱為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師之一。
唐初高僧吉藏以鳩摩羅什譯出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三部論典為依據,創立三論宗,尊鳩摩羅什為始祖。草堂寺作為鳩摩羅什的譯經道場,成為三論宗祖庭。三論宗在唐初盛極一時,併流傳日本等國。
鳩摩羅什還在草堂寺譯出《成實論》,此論在當時也普遍宏揚,以後逐漸形成為成實宗,故草堂寺同時又是成實宗祖庭。
唐貞元二十年(804),日本高僧最澄(767-822年)來大唐遊學,在天台山從道遂、行滿二法師習天台教觀,歸國后在比睿山創立日本天台宗。13世紀,日蓮(1222-1282年)在比睿山學習天台宗,1253年專依鳩摩羅什譯的《法華經》建立日蓮宗。這樣,日本日蓮宗信徒就把草堂寺作為其在中國的祖庭,並尊鳩摩羅什為初祖。1982年日蓮上人圓寂七百周年紀念,日本日蓮宗信徒為了表達對鳩摩羅什的敬仰和對草堂寺的嚮往,捐資雕塑了鳩摩羅什三藏法師坐像和修建了紀念堂。

法相宗

大慈恩寺是法相宗祖庭,位於唐代長安城內晉昌坊,在今西安城東南八里處。
祖庭[佛教祖庭]
祖庭[佛教祖庭]
大慈恩寺始建於唐貞觀二十二年(648),是唐高宗作太子時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在原隋代無漏寺廢址上所建,更名為“慈恩”。652年,玄奘為珍藏從印度帶回的大量梵本佛典,仿西域建築形式修建五層方塔安放梵本,此即大雁塔。因寺內中外馳名的大雁塔,故寺名於今隱而不彰。1983年大慈恩寺被定為漢傳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大慈恩寺為唐代玄奘法師主持的佛教經典譯場所在地,玄奘曾在這裡主持寺務,領管譯場,創立佛教宗派,寺內大雁塔又是他親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地位十分突出。大雁塔底層南門內的磚龕里,嵌有兩通石碑:《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大唐三藏聖教序記》,分別由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撰文,由唐代著名的書法家褚遂良書寫,字體清秀瀟灑,是唐代的兩通名碑。
玄奘宗奉印度大乘教中瑜伽一系之說創立了法相宗,慈思寺遂成此宗祖庭。玄奘在中國五大翻譯家中,譯作最為豐富,質量高,量也最大。
玄奘在譯傳瑜伽系學說同時,又重譯了小乘教派一切有部的《俱舍論》。此論在陳朝曾由真諦譯出,並為作疏,但到唐代已經佚失。玄奘重新譯出后,其門徒如普光、法寶等專事講求,相承不絕,自成一宗,因而俱舍宗也尊慈恩寺為祖庭。
大慈恩寺在唐代是著名的皇家寺院,也是唐代規模最大的寺院,占當時晉昌坊半坊之地,共有十餘座院落,現存寺院面積僅為當時的一個西塔院。

天台宗

國清寺,坐落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華頂山,與齊州靈岩寺(在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潤州棲霞寺(在今江蘇南京市)、荊州玉泉寺(在今湖北當陽縣),並稱天下叢林“四絕”。
祖庭[佛教祖庭]
祖庭[佛教祖庭]
國清寺是天台宗的發源地,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初名天台寺,后改名國清寺。曾毀於武宗滅佛和北宋宣和二年。宋建炎二年修復,名列“五山十剎”之一。清雍正十一年下詔重建,至清末、民國時期又有增建。寺院佔地2公頃余,按四條南北軸線布列六百多間古建築,面積超過1.3萬平方米。
寺內外古樹名木廣布,現存主要建築是南宋時重建的隋塔、雍正年間重修的山門、彌勒殿、雨華殿和大雄寶殿等,以及建於清代中後期的西路三聖殿、羅漢堂和東二路的禪堂。西路的妙法堂和東一路的住持樓、迎塔樓建於民國時期,均保存完好。
建於清早期的建築為官式建築,彌勒殿和雨華殿為單檐歇山頂,大雄寶殿為重檐歇山頂,三聖殿、羅漢堂和禪堂是典型的南方廳堂建築,妙法堂、住持樓和迎塔樓為中西合璧。
國清寺在佛教發展史和中外關係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寺周保存了大量的摩崖、碑刻、手書、佛像和法器等珍貴文物。
國清寺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是依據天台宗創始人智顗親手所畫的樣式所建的。智顗開創天台宗后,想建一寺廟,作為該宗的正式祖庭,但限於資金,遲遲不得動工。他在臨終遺書晉王,說:“不見寺成,瞑目為恨”。晉王楊廣(後為隋煬帝)見書後,極為感動,便派司馬王弘監造國清寺。初建的國清寺寺址在大雄寶殿後面約100米處的八桂峰前山坡上。唐會昌中(約845年),原寺毀於火,旋即重建。唐大中五年(851年)著名書法家柳公權在寺后石壁上題寫的“大中國清之寺”六個大字摩崖石主刻,至今仍清晰可辨。從唐大中朝到清雍正朝的880多年間,國清寺幾度或毀於兵火,或摧於風暴,但都是屢毀屢建。每次重修,寺宇規模都有所發展,位置也越來越往下移至山麓平曠地帶。在大雄寶殿左側有一座梅亭,亭前花壇植有老梅一株,蒼老挺拔,傳為天台宗五祖手栽,俗稱“隋梅”。這大概是我國現存最老的一棵梅樹了。解放前,因照料不周,隋梅曾數度枯萎;解放后,經過精心照料,隋梅轉青,重新綻放。

華嚴宗

祖庭[佛教祖庭]
祖庭[佛教祖庭]
華嚴寺位於今西安城東南二十五里的樊川少陵原,為華嚴宗祖庭,漢傳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嚴寺建於唐貞觀年間,此宗以宗奉《華嚴經》而得名。創宗祖師為“華嚴五祖”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和宗密。原寺舊址有華嚴五位祖師塔(今僅存初祖杜順和尚塔和四祖清涼國師塔),故華嚴宗即以華嚴寺為祖庭。
初祖杜順和尚隋末住終南山,宣揚《華嚴》,教化道俗。貞觀六年(632),唐太宗親自把他迎入宮內,隆禮崇敬,賜號“帝心”。相傳杜順八十四歲時在太宗的床上坐化,隨後恭送長安南郊,建塔於華嚴寺內。
三傳至賢首法藏,吸收了玄奘新譯中的一些理論完成判教,充實了觀法,正式建成宗派,深得武周朝野賞識,被武則天尊為“賢首大師”,因而華嚴宗也被稱為“賢首宗”。賢首的理論一度為弟子慧苑曲解,以致未能很好傳播。其後四祖澄觀駐錫華嚴寺凡十年,糾正了慧苑異說,恢復了華嚴正統。澄觀生歷九朝,為七帝師,示寂之日,文宗李昂為之輟朝三日,朝廷重臣縞素臨葬。德宗、文宗都曾經封澄觀以清涼國師之號,故也有稱此宗為清涼宗。由於華嚴寺當時道場莊嚴、高僧雲集、環境優美,曾經一度成為世界佛教中心。
唐代華嚴宗思想經由華嚴寺傳播到世界各地,華嚴寺成為弘揚《華嚴經》經典教義的重地,成就了佛教界“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的無量功德;華嚴寺同時也成為弘揚華嚴宗思想的搖籃,在這裡將佛教最圓滿的思想中揉和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正因為如此,華嚴寺成為華嚴宗發祥地和世界佛教界公認的華嚴宗祖庭道場。華嚴寺在完備佛教思想、促進佛教中國化進程、連接海內外佛教信徒、國際友好往來等方面具有深遠的社會價值和歷史貢獻,為世界佛教徒朝聖禮拜的聖地。

禪宗

祖庭[佛教祖庭]
祖庭[佛教祖庭]
少林寺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為印度僧人跋陀而建,因寺院建於少室山密林深處,遂命名為“少林寺”。跋陀是第一個來到少林寺的高僧,他在少林寺專心翻譯佛經,收徒子數百人。後來達摩一葦渡江來到嵩山,在少林寺後山五乳峰山洞內面壁九年,創立了佛教禪宗,被後人尊為禪宗初祖,少林寺也被稱為禪宗祖庭。
跋陀在少林寺傳授小乘禪法,屬於印度傳統的止觀禪法。得法者有僧稠、慧光、道房等。其中僧稠以禪法名世,被跋陀譽為“自蔥嶺以東,禪學之最”。由於嵩山為當時北方坐禪修道中心,加上跋陀與孝文帝的特殊關係,所以跋陀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們,皆成為當時禪學的重要精英群體,對後世佛教發展影響巨大。
北魏正始五年(公元508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後來到少林寺,開闢譯場,共同翻譯印度世親菩薩《十地經論》,歷經三年,完成行世,有力地推動了北方禪學的發展,少林寺成為當時佛學重鎮。其間,又有南印度高僧菩提達摩,從水路航海至中國南境,然後北渡長江進入中原,在少林寺後山一帶坐禪傳法,首倡“以心印心”的禪宗教法。達摩所傳禪法為“大乘壁觀”,得法者有慧可、僧副、道育等,並由此確立了少林寺禪宗祖庭的地位。
隋文帝於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詔賜少林寺土地一百頃,少林寺從此成為擁有眾多農田和龐大寺產的大寺院。隋朝末年,群雄蜂起,天下大亂,擁有龐大寺產的少林寺,成為山賊攻劫的目標,“僧徒拒之,塔院被焚”。為了保護寺產,少林寺僧人組織起武裝力量與山賊及官兵作戰,少林功夫作為少林寺的武裝力量初步形成。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隋將王世充在洛陽稱帝,號“鄭國”。其侄王仁則佔據少林寺屬地柏谷塢,建轅州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少林寺曇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則,奪取轅州城,歸順了秦王李世民。三年後,李世民派特使臣來少林寺宣慰,參戰僧人均受到封賞,曇宗還被封為大將軍僧,並賜給少林寺柏谷塢田地四十頃。少林寺自此以武勇聞名於世。少林僧眾習武蔚然成風,代代相傳。
在唐代,少林寺為當時禪學重鎮。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達摩禪法系統的禪宗教派重要領袖法如禪師入少林寺傳教,六年後圓寂於少林寺。當時著名禪師如慧安、靈運、同光等,皆駐錫少林寺。新羅國僧慧昭於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入少林寺習禪多年,公元八三零年回國建玉泉寺,圓寂后謚號“真鑒國師”。隨著達摩開創的禪宗教派興盛,特別進入宋朝以後,少林寺開始成為禪宗教派的朝聖地。為了紀念達摩,在少林寺後山達摩曾經坐禪傳法的地方,修建初祖庵。
明朝近三百年間,是少林功夫武術水平大發展的時期。少林寺僧人至少有六次受朝廷徵調,參與官方的作戰活動,屢建功勛,多次受到朝廷的嘉獎,並在少林寺樹碑立坊修殿。少林功夫對少林寺僧人參戰地區(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雲南等)和遊方地區(河南伏牛山、四川峨眉山、雲南雞足山等)的武術發生和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少林功夫的武術技藝,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得到了同行及全社會的普遍認同。其中流傳至今的有四部重要的武術著作:明釋洪轉《夢綠堂槍法》、明程宗猷《少林棍法闡宗》、清吳殳《手臂錄》和清張孔昭《拳經拳法》。
民國期間,少林寺遭受了一場人為的重大火災。一九二八年,軍閥混戰,殃及少林寺,大雄寶殿、藏經樓等重要建築及典藏,皆被燒毀,損失慘重。
1983年,少林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凈土宗

香積寺位於今西安城南三十五里的神禾原,是國務院確定的漢傳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是中國凈土宗祖庭。
祖庭[佛教祖庭]
祖庭[佛教祖庭]
此寺建於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寺內有凈土宗二祖善導大師舍利塔。凈土宗在民間十分普及,此宗勸人念阿彌陀佛名,借彌陀願力往生極樂國土。凈土宗由東晉時慧遠大師創於廬山,至善導才完備了一宗的宗義和行軌,使之蔚然成宗。
善導(613-681年)是唐朝弘揚凈土宗祖師,號“蓮花第二祖”。凈土宗又稱“蓮宗”,以《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往生論》為主要經典,主要宣揚西方極樂世界。
善導對中國佛教的貢獻則在於對佛法的普及。貞觀十五年(641),善導來到長安,在光明、慈恩等寺先後宣揚凈土思想三十餘年。凈土宗提倡專心念佛即可往生凈土,無論貴賤賢愚皆可受其教化。善導在佛寺內,寫《彌陀經》十萬餘卷,畫《凈土變相》三百餘壁,用種種通俗易懂的辦法激發四眾。且能艱苦自勵,以身作則,每日長跪念佛,非至力竭不止。於是滿城並受其化,擁有徒眾成千上萬,雖屠沽之輩亦得到啟發而歸心。信徒中有人日稱佛號十萬聲,一生誦《彌陀經》多至五十萬卷。至今漢地佛教徒仍以《彌陀經》為日課,以念佛為普遍修持的法門。佛教徒相見每以“阿彌陀佛”為口頭致意語,可見凈土宗風影響的深遠。在凈土宗的歷史上善導大師提倡持名念佛的功績罕有其匹。
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善導圓寂,弟子懷憚為紀念善導功德,修建了香積寺和善導大師供養塔,使香積寺成為中國佛教凈士宗正式創立後的第一個道場。高宗聽說善導大師念佛時曾經“口出佛光”,故賜善導常住之寺為光明寺,門人在神禾原建塔安其遺骨,並於塔畔構築伽蘭。因此,香積寺被凈土宗人視為祖庭。
公元8世紀中葉,善導闡述凈土宗理論的著述《觀無量壽經疏》傳入日本。隨後,善導及凈土宗在日本影響遂步擴大。12世紀時,日本僧人法然上人依據善導的《觀無量壽經疏》創立了日本凈土宗。善導的《觀無量壽經疏》遂成為日本凈土宗的根本聖典,香積寺亦成為日本凈土宗的祖庭。
民國四大高僧,凈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師,法名聖量,別號常慚愧僧。俗姓趙,陝西省合陽縣人,遺著《印光法師文鈔》近百萬言,皈依弟子數十萬人,世推凈土宗十三祖。對於印光法師的操行,弘一法師(李叔同)極為傾倒。在1924年時,弘一法師在答覆居士王心湛的信里,就曾刨白心跡說:“朽人於當代善知識中,最服膺者,唯印光法師。”弘一后拜印光為師。
1980年5月l4曰,是善導大師逝世一千三百周年紀念日。為了紀念這位中日佛教凈土宗的祖師,日本日中友好凈土宗協會副總裁稻岡覺順和日中友好凈土宗協會會長武田奝彥率139人的“日本凈土宗祖跡參拜訪華團“,與中國佛教協會長趙朴初居士、副會長正果法師,以及香積寺僧侶,隆重舉行了紀念法會,並在善導供養塔前舉行了上供儀式。稻岡覺順在致詞中說:“中國是日本凈土宗的靈魂故鄉是日本人的父母之國。願日中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就象香積寺旁的滈河與潏河兩條河流匯合一樣源遠流長。”

密宗

大興善寺
祖庭[佛教祖庭]
祖庭[佛教祖庭]
大興善寺位於唐長安城內靖善坊,在今西安城大南門外五里處。是中國佛教密宗祖庭,被國務院確立為漢傳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大興善寺始建於晉武帝泰始二年(226),原名“遵善寺”。隋開皇二年(582),隋文帝楊堅在興建京師大興城時,同時敕令建造大興善寺作為國寺。因隋文帝在北周時原為大興郡公,故取“大興”二字和“靖善坊”的“善”字命名。重建后的大興善寺規模之大為當時長安佛寺之冠。
大興善寺是隋朝第一所國立譯經館。著名的“開皇三大士”耶連提黎耶舍、闍那崛多、達摩笈多都相繼為譯主,開創了隋朝一代佛經翻譯。這三位從古印度遠道而來的高僧,對中國佛典翻譯做出了很大貢獻。
唐玄宗開元初期(716—720年),印度佛教密宗傅播者“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後來到長安。在大興善寺譯出密宗經典五百多部,大興善寺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當時印度正在流行用咒語作佛教修習方便的瑜伽密教,善無畏、金剛智開始在中國傳播密法。后玄宗李隆基在興善寺重設國立譯場,在不空的主持下,廣譯密宗要典和念誦儀軌,正式建立了中國密宗,不空從而成為中國密宗開山祖,大興善寺也因此成為密宗祖庭。
大興善寺是隋代國寺,也是唐代國立譯場所在地。不空是中國五大翻譯家之一,主持大興善寺譯館,杖跡朝野,深受唐朝玄、肅、代幾朝的倚重。密宗是中國漢傳佛教最後一個形成的宗派。不空的弟子惠果主持青龍寺,日本僧空海入唐求法,隨惠果學得密宗法要,回國后開創了日本真言宗。1985年10月,曰本空海大師同志會為紀念空海示寂一千一百五十周年,向真言宗的發祥地——大興善寺敬獻了青銅地藏菩薩立像,高約1.70米,底座用的漢白玉徹成。10月25日,大興善寺隆重舉行了地藏菩薩像奉安開光儀式,由167人組成的日本空海大師同志會友好訪華團參加了法會。青銅地藏菩薩立像成為新時期中日佛教界友好交往的新見證。
青龍寺
祖庭[佛教祖庭]
祖庭[佛教祖庭]
青龍寺,又名石佛寺,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祖庭,日本佛教真言宗祖庭。1996年,青龍寺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龍寺位於西安市城東南的樂游原上。唐時為長安延興門內新昌坊。該寺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原名“靈感寺”。據史書記載,隋文帝是在佛寺里降生的,並且由尼姑撫到十三歲。由於隋文帝在尼寺里生活了十三年,受佛教的熏陶和影響很深。在修建大興城時,將城中的陵園(土冢)墓遷葬到郊野,為超度這些亡靈,特意在樂游原上修了寺院,取名為靈感寺。
唐武德四年(621)寺廢。龍朔二年(662)城陽公主患病,蘇州和尚法朗誦《觀音經》祈佛保佑得愈,公主奏請復立為觀音寺,睿宗景雲二年(711)改名青龍寺。
青龍寺是唐代密宗大師惠果長期駐錫之地。日本著名留學僧空海法師事惠果大師於此,后成為創立日本真言宗之初祖。著名的入唐八家,其中六家(空海、圓行、圓仁、惠運、圓珍、宗睿)皆先後在青龍寺受法。
惠果(743-805年)俗姓馬,京兆萬年縣(今陝西長安)人。九歲時,隨不空弟子曇貞受學,後於青龍寺大佛殿前剃染,慈恩寺受戒。唐大曆元年(766年)從不空受兩部大法及傳法阿闍梨位。又從善無畏弟子玄超受胎藏法及諸尊瑜伽。故惠果之學,實兼善無畏、不空所傳之長。惠果在青龍寺東塔院設灌頂道場,時稱密宗大師。
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惠果在青龍寺圓寂,門下弟子道俗千餘人送葬。
日本真言宗僧眾,飲水思源,緬懷先賢,為增進中日友誼,與西安市有關方面商談,於1982年建成“空海紀念碑”,又於1984年建“惠果空海紀念堂”。

律宗

祖庭[佛教祖庭]
祖庭[佛教祖庭]
凈業寺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終南山北麓鳳凰山,距西安約35公里,是國務院確定的漢傳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凈業寺始建於隋末。唐初,道宣律師由豐德寺來此潛心著述。道宣從隋末高僧智首受具足戒,鑽研律部。後來又襄助玄奘翻譯佛典,得以吸收玄奘譯傳的新義,用大乘教義解釋《四分律》,創立了中國佛教中以研習與傳持戒律為主的一個宗派——律宗,因而凈業寺成為佛教律宗祖庭。因為道宣長住終南山,所以尊稱他所弘的《四分律》為“南山宗”,尊稱道宣為“南山律祖”。在中國古代的高僧中,道宣的個人著作最多,且大部分流傳後世。
在中國漢傳佛教的各個宗派中,一般在傳承關係上門派都比較多,但律宗卻一直以南山道宣為正宗,法系比較單一。所以直到今天,海內外漢傳系統佛教的戒律制度和行事儀規,都以南山凈業寺所傳為圭臬。
唐太宗時代,道宣曾經被推選參加玄奘譯場,榮膺第一綴文大德。即在玄奘將梵文經典口譯出來后,首先由道宣等連綴整理成漢文文稿,並負主要的責任。唐高宗時,曾詔令道宣集合京城僧眾在凈業寺築壇傳戒。
祖庭[佛教祖庭]
祖庭[佛教祖庭]
武德七年(624),道宣結廬終南,始居白泉寺、豐德寺,后得護法菩薩“彼清官村,故凈業寺,地當寶勢,道可習成”之示,遂移居凈業寺。此後四十餘年,道宣律師除兩次出山,被禮請參加玄奘法師在長安弘福寺、西明寺組織的譯場外,其餘時間均在凈業寺潛心禪定,研究律學。他曾因嚴持戒律、精修般舟三昧而感人天送供,天神護法。道宣律師以大乘教釋《四分律》,廣弘律學一脈,他的著述中有關《四分律》疏、鈔極多,其中《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四分律刪繁隨機羯磨疏》、《四分律含注式戒本疏》被稱為“南山三大部”,再加上《四分律拾毗尼義鈔》、《四分比丘尼鈔》等著作,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乾封二年(667)十月三日,道宣圓寂,葬於壇谷石室。唐高宗詔令天下寺院奉供道宣律師畫像,以為典範。並令名匠韓伯通為其塑像,在凈業寺外北峰頂上建立道宣律師舍利塔。唐穆宗曾下贊曰:“代有完人,為如來使。龍鬼歸降,天神奉侍。聲飛五天,辭驚萬里。金烏西沉,佛日東舉。稽首皈依,肇律宗主。”
律宗在唐代傳入日本,道宣弟子弘景門下有鑒真律師,於玄宗開元年間在揚州大明寺傳戒說法。天寶元年(742),日本遣唐僧榮睿、普照來求法,請鑒真東渡入日本傳戒。鑒真六次東渡,於天寶十二年(753)終於抵達奈良。鑒真在日本築壇傳戒,從而開創了日本律宗一脈,由此道宣也成為日本律宗祖師。

三階教

三階教又稱三階宗、第三階宗、三階佛法等,隋代僧人信行創立。因受佛教其他各宗的攻訐和朝廷禁止,在隋唐數度盛行傳播300餘年後,日趨衰微,終於湮滅不傳。
雖然法脈沒有持續流傳下來,但三階教當時的影響非常大。今西安市長安區百塔寺就是該派的祖庭,寺內還有棵隋代的銀杏樹,彌足珍貴。
除了以上首傳祖庭之外,陝西現存的還有一些與宗派相關的重要寺院。華嚴宗的至相寺,法相宗的興教寺、玉華寺,律宗的豐德寺等,都與創宗祖師和該宗派的形成有密切的關係,祖師或長期在該寺講經授徒,著述立說;或圓寂后葬於該寺,這些寺院也都屬於該派的祖庭。
在佛法東漸的過程中,關中長期為佛教學術的一大重鎮。天台和禪宗兩宗在關中雖然沒有明確的祖庭,但亦有不解之緣。比如天台宗形成的中心雖在浙江天台山,但其教理仍與關中甚有干係。天台宗尊龍樹為始祖,而龍樹之學,初由鳩摩羅什弘傳於關中。此宗一個重要理論是“一心三觀”,它主要來源於由羅什翻譯的《大智度論》和《中論》;北齊慧文將其傳與南嶽慧思,慧思結合《法華經》義旨,提出“十如是相”之說。而《法華經》“十如是”說,僅為羅什譯本所獨有;至天台宗實際創立者智靑大師,在承繼“一心三觀”理論的基礎上,吸收羅什、僧肇的關河舊說,提出了“圓融三諦”的重要理論。准此,天台宗的重要學說,實肇源於關中舊義。

歷史意義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興起於公元前6至5世紀的南亞次大陸,主要流行於東方。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長安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王亞榮認為,中國佛教和印度佛教有一個顯著的區別,那就是中國佛教有宗派、有祖庭。這種宗派實際上是一種在理論和傳承上更體系化的佛學學派,反映了中國人對印度佛教的認識以及在這種認識基礎上的創新和發展,本質上和印度佛教仍然是一脈相承的。各宗各派雖然都有自己獨立的一面,如宗奉的經典、師承關係、祖庭,等等,但在理論上都有互相融攝的一面,體現了在不同角度上對佛學的認識。各個宗派的出現各有機遇,在理論上也有一種內在的次第相承的邏輯聯繫。祖庭的含義,特指這些中國漢傳佛教宗派的發源地,以及創宗祖師長期工作的地方和死後埋葬的地方。宗派和祖庭的出現,從民族特色來說,標誌著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從而完成了中國化的進程。
考察佛教傳入中國的發展史,祖師和祖庭地位的取得,不是哪座寺院、哪個人自封的,是後代對其學說發揚光大之後的認可和尊崇。玄奘從印度取經回來,向唐太宗稟告想翻譯佛教經典,弘揚佛法,並不是打算創立法相宗或唯識宗。玄奘翻譯了1300多卷經典,內容非常豐富,大小乘都有,法相唯識類的典籍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祖師和祖庭地位能長期不衰,從宗教的特點來看,各種宗教都講究正宗嫡傳,這是宗教神聖性的自然屬性,因而依靠祖師和祖庭維繫的法脈受到了一千多年來佛教徒精心的衛護。特別是這些首傳祖庭,更受到各派的重視,其地位被不斷強化。
五代之後,印度佛教急遽衰落,而中國佛教卻蓬勃發展,其原因正是由於中國佛教的宗派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已經完成了中國化的進程。中國佛教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獲取了新的生命力,從而也有了獨立發展的新的基礎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