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教學
協同教學
協同教學(Team teaching)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在兩個以上教師的合作下,負責擔任同一群組學生的全部教學或其主要部分。
增派一個教師歸屬在一個班級里,和班導師共組教學班群的方式。若是沒有增派教師,則教務或特教班導師,甚至圖書館員、地方義工等也可以加入教學群。此種方式以班級導師為主導,再另外增加教學助理員來提供支援。研究者認為以目前國內國小教師編製而言,增派一個教師歸屬在一個班級里頗有難度,除非是實習教師的分派,但此現象並非所有班級的常態情況。
以同學年的教師組織起來做跨班級性的指導,即庄秀貞(1977)所提出相關科目的分組教學,以一學年為單位,打破班級的界限進行分組教學活動,不同的科任教師可分別擔任不同年級的協同教學教師。此組織模式對傳統包班制的教師組織變動較小,班級教室緊鄰、任教年級相同,平時便多有接觸機會,所以目前許多學校便采此種模式來組成協同團隊,如高雄市港和國小、民權國小即採用之此種學年班群教學團模式。
當人員不是很充裕的情況下,由不同年級的教師組成教師群,有時也可能需要校長或教務主任的協助,而加派老師的角色也可以是科任教師或家長義工。研者認為以目前國內國小教師排課情形而言,每位教師皆有固定分配之授課節數,其他有限的空堂時間必須準備教材、批改作業及處理行政業務,所以要加派教師參與教學在實際層面有諸多困難。
此模式需要充裕的時間做全校性綜合學習或無學年制的學習,而增派教師也會加入教師群中。研究者認為此種模式要在現行的國小教育體制內實行難度較高,必須將全校各年級的教材做縱向及橫向的統整。
● ● 配合學校本位課程和課程統整的方式,來決定協同教學的
● ● 與教師和家長進行理念的溝通。
● ● 組織教學群。
● ● 訂定教學群規劃
● ● 規劃協同教學設計。
● ● 進行教學與評量工作。
● ● 進行課程與教學評量。
進行某一個教學活動的時候,可能小朋友對不同的主題有特殊興趣,老師可以依照小朋友的興趣來分組,不同的組別由不同的老師來指導,讓每個主題都可以深入地探索,然後將研究的心得報告分享給同學。這樣,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大的收穫。
同一個班上,可能總是有些小朋友學得比較快、有些小朋友學得比較慢,因為每個孩子學習的長處不一樣。如果兩三個班級聯合起來,按照小朋友的學習狀況、學習成效的差異稍加分組,然後兩三個老師分別針對不同情況孩子的需要來指導他們,就有效率多了。
這堂課該用戶外參觀?分小組搜集資料?還是…等,或許每個老師有不同的想法,如果一個老師要進行三種不同型態、內容或項目的教學活動,實在是“Mission Impossible”,但按照協同教學的方式,就可以讓老師各自選擇自己專長的活動內容或項目來發揮,準備起來必定是有效率多了,小朋友也會因為活動的豐富性而增加學習興趣。甚至在親師合作的關係之下,家長也可以參與,提供給小朋友更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