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

英國電視劇

《黑鏡》是由查理·布洛克編劇及製作,Paul Popplewell等主演。

《黑鏡》(Black Mirror)是英國電視4台(Channel 4)及美國NetFlix公司出品的迷你電視劇。由英國製片人查理·布洛克編劇及製作,包括第一季、第二季、聖誕特輯和第三季構成。

該徠劇分別以多個建構於現代科技背景的獨立故事,表達了當代科技對人性的利用、重構與破壞。

該劇第一季於2011年12月播出,第二季於2013年2月13日播出,聖誕特輯於2014年12月6日在英國首播。第三季於2016年10月21日開播。

劇情簡介


第一季
《黑鏡第一季》是一部3集的迷你劇,每集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不同的演員、不同的故事背景、甚至是不同的現實社會,但都圍繞當今的生活展開。在過去10年間,科技就已經改變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個家庭、每張桌子、每個手掌之間都有一個屏幕、一個監視器、一部智能手機都是一面反映時下現實的黑鏡子。人們膜拜谷歌和蘋果、Facebook等,認為它們比父母更了解自己。人們能夠訪問全球所有的資訊,但腦子裡卻裝不下超過140字的微博。
第二季
《黑鏡第二季》由3個故事組成,向觀眾展現了一個殘酷而又現實的未來世界。
《馬上回來》:一次車禍奪走了瑪莎(海莉·阿特維爾飾)的男友艾什(多姆納爾·格利森飾)的生命。在朋友的推薦下,瑪莎利用艾什在社交網路上留下的信息塑造了一個具有人工智慧的假艾什。剛開始瑪莎只能通過手機聽到合成的艾什的聲音,不久之後,那個聲音告訴瑪莎,有一個方法可以讓艾什“真正”的回到她的身邊。
《白熊》:托尼(勒諾拉·克里奇洛飾)從昏迷中醒來,發現自己在一間陌生的房間里並且失去了記憶。在她昏迷的這段時間中,世界顯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街道上充斥著無情的看客,而她竟然成為了殺人狂追殺的獵物。
《沃爾多一刻》:沃爾多是一隻虛擬的藍熊,出現在深夜的喜劇節目中,而站在它背後的,是配音演員傑米(丹尼爾·里格比飾)。沃爾多極高的人氣讓節目組產生了以它的形象參加國會競選,而傑米發現自己逐漸變成了被操控的傀儡。
聖誕特輯
七十分鐘的特別版用類似《一千零一夜》的方式展開劇情,馬特·特蘭特和喬·波特在聖誕節被困在冰天雪地中一座小木屋裡,他們各自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馬特·特蘭特(喬·漢姆飾)白天是一個人工智慧訓練師,他所在的公司為客戶創建一個虛擬的自我,讓這個虛擬人幫助客戶安排每天的工作、生活行程,馬特負責訓練虛擬人服從實體人的命令;晚上,馬特是一個泡妞社區的諮詢師,在線為客戶提供泡妞建議。但這個夜間工作給他惹來了極大的麻煩,讓他嚴重觸犯了網路時代的法律準則。喬·波特(拉菲·斯波飾)是個心事重重的人,他被自己的女朋友屏蔽了多年。這裡所謂的屏蔽並不僅僅只是網路中的拉黑,劇中背景設定在近未來的某個時間,每個人都被安裝上了智能眼,只要你不喜歡一個人,你可以直接屏蔽他,自此以後他就會在你面前變成灰白色的人影輪廓,你雖然聽得到他的聲音,但是並不知道他具體說了什麼。
第三季
《急轉直下》:社交評分系統主導了人們的生活。獲得高評分,例如 4.8 分的人受人尊重;而低評分,例如 3.2 分的人則被眾人排擠。女主角為了搬到心儀的公寓,需要短時間獲得更多“點贊”……
《遊戲測試》:男主角應聘某遊戲測試員,進入了一個VR 升級版的恐怖生存遊戲中。電腦所製造的恐怖,全部來自你自己的記憶。
《閉嘴跳舞》:男主的電腦攝像頭被黑客入侵,一個神秘組織以此要挾他。
《聖朱尼佩羅》:聖朱尼佩羅是一座“城市”。
《人與武器的對抗》:士兵在體內植入“感知封閉系統”來增強作戰能力。
《為國所恨》:一系列謀殺案發生了,警察發現兇手的靈感來自一系列推特的標籤。隨著調查的深入,女主角發現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
第四季
《卡里斯特號》:羅伯特是一家遊戲公司的技術總監,卻因為內向怯懦的性格而無法得到同事和下屬們的尊重。然而這一切都無關緊要,因為在家裡,有一個甜美而又邪惡的秘密等待著他去享用。
《大天使》:馬莉為了保護自己的女兒不受傷害而加入了“大天使”計劃。
《鱷魚》:面對曾經犯下的錯誤,是勇敢地面對,還是不惜一切手段消滅所有會導致秘密曝光的可能性?
《DJ下台》:當人們的相愛分離全部交由精密的科學計算和管理軟體來定奪,會迎來一個更好的世界嗎?
《鐵頭》:在一個人類快要被機器狗趕盡殺絕的世界里,為了得到唯一的希望,大家願意付出什麼?
《黑色博物館》:妮希步入了一間神秘而又古怪的博物館之中,在那裡,一件曾經人人趨之若鶩的稀世藏品等待著她。
第五季
《Smithereens》:趕時間的專車司機突然成為所有人的焦點,事態迅速急轉直下。打車需謹慎!
《Rachel, Jack and Ashley, Too》:一位孤獨少女渴望獲得她最愛的流行歌手的青睞,然而少女偶像阿什利在她迷人的外表下深藏秘密。
《Striking Vipers》:兩位疏遠的大學好友重聚,觸發了一系列徹底改變兩人的生活的事件。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丹尼爾·卡盧亞
托比·凱貝爾萊姆
湯姆·庫倫Jonas
茱蒂·惠特克Ffion
羅里·金尼爾米迦勒·邁克爾
傑西卡·布朗·芬德利艾比
海莉·阿特維爾瑪莎
魯伯特·艾弗雷特Talent Show Judge
艾倫·里奇皮克
湯姆·古德曼-希爾Tom Blice
Donald SumpterJulian Hereford
琳賽·鄧肯Alex Cairns
多姆納爾·格里森艾什
朱莉亞·戴維斯Judge Charity
艾米·貝絲·海耶斯Lucy
Rebekah StatonColleen
安娜·威爾遜·瓊斯Jane Callow
Jaimi Barbakoff後台工作人員(拿飲料女)
拉菲·斯波喬·波特
喬·漢姆馬特·特蘭特
帕特里克·肯尼迪Section Chief Walker
奧娜·卓別林葛麗泰
古古·瑪芭塔勞Kelly Booth
麥肯茲·戴維斯Yorkie
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Lacie Pound
愛麗絲·伊芙Naomi Jayne Blestow
亞倫·保爾Gamer691
雯葉特·羅賓遜Liza Bahar
拉斯科·阿特金斯Scientist (uncredited)
克爾斯滕·鄧斯特Callister Employee (uncredited)
阿倫·瑞奇森Paul
萊蒂希婭·賴特Nish
克林特·戴爾Anthony
切莉·瓊斯Susan
本尼迪特·王Shaun Li
菲·瑪賽Blue Colson
保羅·布萊克威爾Police Officer (uncredited)
漢娜·喬恩·卡門Selma Telse
山村健Shou Saito
烏米·馬薩庫Katie
傑羅姆·弗林Hector
亞里安妮·拉貝德Catarina
李·尼古拉斯·哈里斯White Bear Van Driver (uncredited)
蘇菲·吳Jamie
Deborah RockAirline Passenger (uncredited)
凱莉·麥克唐納Karin Parke
本·邁爾斯Tom Pickering
伊麗莎白·貝林頓Jo Powers
邁克爾·凱利Arquette
Grainne KeenanClaire

職員表


製作人查理·布洛克、Annabel Jones、Emma Pike、Barney Reisz
導演奧托·巴瑟斯特尤柔斯·連恩布萊恩·威爾許、Owen Harris、Carl Tibbetts
副導演(助理)Alex Jeffrey、Hayley Longhurst
編劇查理·布洛克
攝影Jake Polonsky、Damian Bromley、Zac NicholsonMike Spragg
剪輯Christopher Barwell、Jamie PearsonAlastair ReidBen Yeates
選角導演Shaheen Baig
藝術指導Joel CollinsRobyn Paiba
美術設計Caroline Barclay
服裝設計Jane Petrie
布景師Robert Wischhusen-Hayes

角色介紹


  • 賓

    演員丹尼爾·卡盧亞

    虛擬屋子中,男主角賓無意中聽到女主角唱歌,被她的真實所打動。他決定拿出自己的全部一千五百萬點數幫女主角買一張類似於達人秀的選秀入場券,讓女主角實現唱歌的夢想。

  • 萊姆

    萊姆

    演員托比·凱貝爾

    萊姆在朋友聚會發現蛛絲馬跡,懷疑自己的妻子和她的前男友還有染的時候,他便拚命的詢問妻子他們倆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交往了多久。

  • 瑪莎

    瑪莎

    演員海莉·阿特維爾

    瑪莎的男友艾什不幸遇難,而Sarah沒經過瑪莎的同意就幫她註冊了服務並建立了一個虛擬的艾什。通過使用對方過去的在線聊天記錄和網路媒體資料來塑造一個全新的“數字艾什”,由於其“人工智慧”相似度高,對於逝者的伴侶將是一個很好的慰藉。

  • 傑米·索爾特

    傑米·索爾特

    演員丹尼爾·里格比

    傑米是個事業失敗的喜劇演員為一隻虛擬的藍熊配音,這隻名叫Waldo的藍熊專門對名人和政客進行電視訪談。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一個兒童節目,事實上它是一個午夜喜劇節目。藍熊Waldo越來越火,最後得到了屬於自己的電視試映集。

  • 艾什

    艾什

    演員多姆納爾·格利森

    瑪莎的男友艾什是個社交媒體迷,艾什不幸遇難,而Sarah沒經過瑪莎的同意就幫她註冊了服務並建立了一個虛擬的艾什。

  • 馬特·特蘭特

    馬特·特蘭特

    演員喬·漢姆

    馬特·特蘭特白天是一個人工智慧訓練師,他所在的公司為客戶創建一個虛擬的自我,讓這個虛擬人幫助客戶安排每天的工作、生活行程,馬特負責訓練虛擬人服從實體人的命令;晚上,馬特是一個泡妞社區的諮詢師,在線為客戶提供泡妞建議。但這個夜間工作給他惹來了極大的麻煩,讓他嚴重觸犯了網路時代的法律準則。

  • 喬·波特

    喬·波特

    演員拉菲·斯波

    喬·波特是個心事重重的人,他被自己的女朋友屏蔽了多年。這裡所謂的屏蔽並不僅僅只是網路中的拉黑,劇中背景設定在近未來的某個時間,每個人都被安裝上了智能眼,只要你不喜歡一個人,你可以直接屏蔽他,自此以後他就會在你面前變成灰白色的人影輪廓,你雖然聽得到他的聲音,但是並不知道他具體說了什麼。

音樂原聲


黑鏡
黑鏡
時間劇集歌曲
2011-2012第一季Stephen McKeon
2011-2012第一季Stuart Earl
2013第二季第一季Jon Opstad
2013-2014第二季第二集Vince Pope

幕後製作


拍攝過程

《徠黑鏡》第二季劇照
《徠黑鏡》第二季劇照
黑鏡製作團隊運用了真實的3D技術和逼真的特效技術向觀眾們展示了未來的科技,和這些黑科技所反映出來的人性的弱點。拍攝鏡頭也多帶黑色濾鏡,使場景顯得更加陰暗,顯示出了低沉的效果。

幕後花絮

《黑鏡》第一季劇照
《黑鏡》第一季劇照
1、《黑鏡》第二集的黑人男主角是英劇《皮囊》編劇之一,在第一季裡面有客串戲份。另外第一季第一集里的首相在第三集也有客串,首相的女助手在第二集也有客串。
2、小羅伯特·唐尼親自擔任電影版《黑鏡》的製片人,把《黑鏡》搬上大熒幕。

播出信息


製片公司

製作公司發行公司
ZeppotronCinemax(2012) (Hungary) (TV)
VPRO Television[荷蘭](2014) (Netherlands) (TV)
Sveriges Television (SVT)[瑞典](2012-) (Sweden) (TV) (SVT1)
Sky Cinema(2012-) (Italy) (TV) (Sky Cinema 1)
Channel 4Channel 4 DVD (2012) (UK) (DVD) (season 1)
Channel 4(2011-) (UK) (TV)
Just Bridge Entertainment(2015) (Netherlands) (DVD) (seasons 1 and 2)
Home Box Office(HBO)(2013) (Netherlands) (TV) (HBO3) (limited)
Netflix(2015) (Japan) (video) (internet)

播出時間

第一季第二季聖誕特輯第三季
國家時間國家時間時間時間
英國2011年12月4日英國2013年2月11日2014年12月18日2016年10月21日
瑞典2012年4月22日荷蘭2013年2月13日
匈牙利2012年7月6日中國2013年5月8日
義大利2012年10月10日德國2013年12月11日
黑鏡劇照
黑鏡劇照

獲得榮譽


時間活動屆次所獲獎項獲獎/提名
2011年第64屆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BAFTA Awards電視獎-最佳藝術指導 Joel Collins提名
2012年第65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BAFTA Awards電視獎-最佳藝術指導Joel Collins,Daniel May For episode "15 Million Merits"提名
2017年第69屆艾美獎限制劇及電視電影類最佳電視電影、最佳編劇獎獲獎
2018年第70屆艾美獎限制劇及電視電影類最佳編劇獲獎

作品評價


《黑鏡》聖誕特輯劇照
《黑鏡》聖誕特輯劇照
劇中的一些鏡頭和道具運用也是相當值得玩味的。第一集中,首相出現的鏡頭畫面基本都是光線偏暗的,而首相基本是處於背光的狀態,營造了一種冷峻,沉重的效果,與全片狂歡鬧劇似的基調形成鮮明的對比,也反襯出首相的可悲。第二集中,企鵝摺紙和企鵝雕塑的對應,青蘋果和果汁的對應,碎玻璃前後功能的變換都是隱喻。還有,三集的故事都是運用章節的方式展開的,每章之間有明顯的分界,如同我們在讀小說一般。這或許是為了使三集在形式上更像是同一部劇集吧,畢竟三集的具體內容都大不相同,這樣起承轉合相似的架構使得三集更具有整一性。(新浪網評)
《黑鏡》特別篇《白色聖誕節》通過一種特別有效的方式諷刺了把妹達人和把妹文化。《廣告狂人》中的Matt Trent,他充當倒霉蛋的把妹教練,通過顧客的眼睛感受世界並加以指引。當事情的發展開始脫軌時,Hamm就像我們經常看到的那些愚蠢的把妹拍檔一樣落荒而逃。《黑鏡》另一個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它並沒有對色情描寫進行簡單的妖魔化處理,也沒有說藉助於網際網路,它是如此的唾手可得。《一千五百萬》一集的故事線中有很強的色情元素,它批評了某些色情明星明顯直白的廣告營銷,最終色情只是被描繪成了多種傳播形態中的一種,人們藉助這種方式讓自己從壓抑的日常中得到釋放,也體現出了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面前我們的無能為力。(搜狐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