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盾

革命烈士

張盾原名張儒珍,1923年出生於河北省束鹿縣周家營的一個農民家庭,貧困的農村現實和沉重的封建重壓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形成了不甘於現狀的反抗精神,農民家庭和農村的環境造就了他耿直、樸實和不畏艱難的性格。

人物經歷


1937年他畢業於村小學,此時正值“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大舉侵略中國,河北首當其衝,成為日本侵略軍首先進攻的省份。十四五歲的張盾怒火中燒,決心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投身到抗日鬥爭中。

革命經歷


1938年8月,張盾加入了束鹿縣農會,直接參加到抗日救亡工作中。他曾擔任農會勤務員、民宣隊宣傳員,由於他工作積極努力,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9年8月,根據他的表現和他有一定文化的實際,組織上讓他到滄石游擊二大隊任文藝幹事。他懷著對日本侵略者的深仇大恨,積極工作,利用文藝形式宣傳鼓動人民奮起反抗,有人出人,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打敗日本侵略者,不當亡國奴。
1940年10月調寧晉縣工作,時值日本鬼子對冀中抗日根據地進行分割封鎖,反覆掃蕩,實行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之際,抗日戰爭處於極其艱難階段,不少革命同志被抓走,抗日組織遭破壞。張盾工作的五區交通站也被破壞,部分同志產生悲觀情緒。張盾不怕困難,積極工作,按區委指示很快把交通站重新建立起來,傳送信件,搜集敵情,及時為部隊提供日偽活動情報。還創造性地在交通站挖了地洞,掩護和接送抗日人員。並利用在地洞隱蔽的時間,組織其他同志學習政治,宣傳抗日必勝,日本必敗的道理,堅定抗戰到底的信心和決心。五區馬家莊的地主、偽村長韓老衛依仗兒子在寧晉縣當憲兵之勢,在村裡耀武揚威,欺壓百姓,敲詐勒索,要老百姓給他送錢送物。他經常給日本鬼子送情報,破壞抗日工作。區委決定除掉這個惡霸漢奸。1944年冬的一天,區委得知韓老衛進縣城吃喝玩樂后回到馬家莊,派張盾帶幾個區幹部去抓韓老衛。張盾同志與馬家莊抗日幹部研究,用計將韓老衛抓獲送交縣抗日政府處決,為當地人民除了一害。
1944年冬,在五區開展減租減息和反瞞地鬥爭中,張盾和兩個區幹部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對以楊海彥為首的舊村政權代表地富利益,反對減租減息,以及支持這些人的3個區幹部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堅決支持馬家莊農會進行減租減息和僱工增資的工作。縣委知道後派敵工部長林楓到馬家莊調查了解。林楓弄清情況,向縣委彙報后,縣委肯定張盾等3個同志的鬥爭是正確的,批評和調走了另外3個有錯誤的區幹部,使馬家莊的減租減息和反瞞地鬥爭迅速開展起來。
1945年秋,張盾調任寧晉縣委秘書。此時,縣城剛剛解放,工作十分繁忙,他在廢寢忘食地協助縣委工作的同時,還組織縣委機關幹部學習政策和時事,帶領大家種菜,改善生活。冬季,又按縣委決定,主持分期分批培訓全縣基層幹部和黨員積極分子工作。
1946年夏,張盾調任城廂區委副書記,他帶領區委一班人努力工作,按照積極慎重發展黨員的方針和建立健全黨的基層組織的要求,從貧僱農積極分子中發展了大批黨員,在全區每個村都建立了黨支部或黨小組。同時還建立健全了村農會和村政權,使五區的除奸反霸和清算鬥爭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懲處了一些罪惡嚴重的地主、惡霸、漢奸、特務,使黨在城廂區的基礎進一步鞏固。
張盾把黨的工作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從不計較個人得失。1947年“三查三整”運動中,由於“左”的政策影響,他被迴避到三區任秘書,仍和往常一樣積極工作,白天在區政府處理日常事務,夜晚有空就走訪貧農團,傾聽貧僱農的意見和要求,協助區委做好工作。他勤於學習和自我修養。從1946~1950年3月他的日記中,記錄了其努力學習的許多心得體會和思想修養的內容。如1948年2月21日寫到“堅持寫日記,主要是做檢討,改造弱點,爭取做到發現弱點就改,不重犯。抓緊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和文化水平,使為人民服務做的更好”。
1949年6月,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國主要戰場的一個個勝利,全國形勢飛速發展,蔣家王朝的部分殘餘勢力退縮到西南的幾個省區。按中共中央的部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從山東老解放區和皖南、北京、河北等地以及部隊抽調了六千多名幹部,從南京、上海、湖南等省市吸收了一萬多名大、中學生,組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服務團。服務團的宗旨是隨軍南下,挺進大西南,配合部隊解放西南各省區,並為建立新政權,為新解放區的革命和建設準備各方面的幹部。同年9月,西南服務團雲南支隊成立。9月27日,張盾調西南服務團任雲南支隊一大隊一中隊中隊長。這個中隊的學員大多數是剛出校門的大、中學生。他關心學員,做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並以自己的言行影響學員克服困難。10月,在劉鄧大軍的率領下,西南服務團緊隨第二野戰軍從南京出發,向西南進發。行軍開始,上級要求輕裝,部分學員認為“出門萬事難”,想多帶點衣物用品。張盾親自檢查每個學員的背包,超重的就耐心教育,使學員們愉快地留下超重的部分物品,輕裝南下。從湖南湘潭開始徒步行軍,每天走幾十里,張盾時兒走到隊伍前邊,時兒走在隊伍中間,觀察了解情況,發現體弱的學員走路吃力,就幫著背背包,到達宿營地就召集分隊長、班子彙報研究行軍中學員的思想和存在的問題。當得知學員陳錦菖在路上叫苦,落在隊伍後面,便和分隊長、班長去看望。原來是陳錦菖同志的腳已被鞋底的釘子戳破,走路一拐一拐的。張盾同志一面表揚陳錦菖堅持同大家一起走路;一面找了個石頭幫他把鞋底上的釘子敲平,讓陳試試不再戳腳才離開。他不僅關心本中隊的學員,還在學員中開展互助活動,互相關心,互相照顧,對其他中隊的學員也同樣關心、照顧。三中隊的女學員韓幗雄途中生病,他動員本中隊的蔡陛寰等用門板作擔架,抬著韓幗雄越過2500米高的湖南雪峰山。隨著團結互助活動的開展,學員們邊走邊談心,行軍中有說有笑有唱,生動活潑,整個行軍過程變成了比學先進,爭取入黨入團的過程。到行軍結束時,一中隊團員由7人發展到30多人,有的還入了黨。
張盾很重視宣傳黨的政策,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尊重民族風俗習慣,搞好和群眾的關係。如行軍到湖北省戴家灣宿營時,派學員龍石州了解當地群眾習俗,到貴州省盤縣,又了解當地苗族的風俗習慣。他教育學員要尊重當地群眾的風俗習慣,搞好聯繫群眾工作。離開宿營地時,都派人檢查住地是否打掃乾淨,水缸是否挑滿,借群眾的東西是否歸還。有一次炊事員在路上發覺忘記歸還借用群眾的一把菜刀,張盾同志即派專人送還,物主很感動。
由湖南榆樹灣剛出發,忽聽前面傳來“打前站的3個同志被國民黨殘匪殺害了”,原來這股敵人約200人,是被我軍擊潰后又聚集起來的。張盾同志根據上級指示,向全中隊動員說:敵人數量雖多,但曾被我軍擊潰過,已成驚弓之鳥,只要我們不驚慌失措,拿出精神來,隊伍整齊,敵人用望遠鏡遠遠觀察,是分不清我們是什麼部隊,有多少兵力的,我們快步走過去就是勝利。如果我們膽虛、退縮,反會引來敵人。隨即大家上好子彈,隊伍浩浩蕩蕩地走過去了。正如張盾估計的,敵人沒敢來惹我們。
1950年3月,張盾被分配到通海擔任縣委書記。他堅持執行“團結第一,工作第二”的方針,團結本地幹部共同工作。他十分強調外來幹部要團結、幫助本地幹部,本地幹部要和外來幹部搞好團結,互相尊重。工作中他經常注意聽取本地幹部的意見,有什麼問題主動承擔責任。在他的帶動下,南下幹部和本地幹部的團結很好。
通海剛解放,舊社會遺留下來的爛攤子千瘡百孔,百廢待興,工作千頭萬緒。張盾以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高度責任感,夜以繼日地工作,常常忙得連飯也顧不上吃。
當時的工作首先是建立新政權,組建新政權管轄下的各種組織,但中心工作是征糧,沒有糧食就無法維持新政權的正常運轉,支持還在繼續打擊敵人的前線部隊。由於當時情況複雜,社會還不穩定,參加工作的人實行供給制,只管個人吃飯,不發薪水,很多人不願參加工作。張盾多方徵求地方同志意見,根據地方同志的建議,請來了一批小學教師參加征糧工作,並在地方同志的指引下,有針對性地動員各階層進步人士參加征糧。
共產黨內的良好風氣熏陶和鍛煉了張盾,使他養成了謙虛謹慎,講究民主,和群眾打成一片的好作風。當時南下的同志和地方新參加工作的同志多是十幾歲二十來歲的小青年,大家見到張盾都親切地稱他“張盾同志”,而不叫他的官名,他總是笑嘻嘻地和大家打招呼,一點也沒有官架子。他常到城區區政府指導檢查工作,看到區政府里南下的同志和地方的同志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親密無間,十分高興。看到地方的一些女同志幫助南下的軍隊的同志 縫補衣服,他有時還會說幾句詼諧風趣的話,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張盾善於做思想工作,關心同志,關注新同志的成長。一位剛從學校出來的姓呂的小同志當時才十五六歲,精力旺盛,活潑好動,愛唱愛鬧,難以 安靜,張盾肯定了他熱情樂觀的一面,同時又耐心地幫助他:“小呂,活潑是好的,是優點,但要分場合,該嚴肅的時候要嚴肅,要多花點時間學點為人民服務的本事。”小呂通過他的幫助,有了很大進步。一位姓代的女教師參加工作時已有一個小孩,孩子已失去父親。為了工作,她把孩子交給婆婆帶領,自己很少有時間去管。張盾同志知道后,關照周圍的同志要關心代老師,儘可能地幫助她解決一些困難。
張盾同志工作艱苦,深入實際,注重調查研究,經常深入基層檢查指導工作,親自向群眾宣傳講解征糧政策。在機關時,每天都要用電話和區委書記或區長聯繫一次,掌握征糧工作的具體情況。給地委的工作報告和講話稿都是自己起草,不要秘書代勞。他經常工作到夜裡一二點。
1950年4月18日,地霸吳光鼎、郭增壽與集中在碧溪村關押整訓的少數反動軍官串聯勾結,糾集反動勢力,分別在九龍、大興發動反革命暴動,殺害了三十多名南下和地方的征糧幹部。危急關頭,張盾沉著鎮定地組織護鄉團的戰士和南下的、地方的工作人員打擊敵人,在玉溪軍分區獨立團一營和解放軍支持下很快平息了暴亂,活捉匪首郭增壽,捕獲叛亂分子300餘人。在縣城,為防範敵人暴動,張盾日夜堅守崗位,並派縣委一位領導帶領武裝人員,在一天早上突擊檢查收繳了城關鎮一些可疑人員的槍枝彈藥,打擊和威懾了城內的敵人,使城內的敵人未敢輕舉妄動。
張盾原則性很強,平時待人謙和,不擺架子,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旗幟鮮明,決不含糊。1950年3月16日,縣委擴大會議宣布了到各區征糧人員的名單,進山區高大河邊征糧隊由副縣長和區工委書記帶隊,另外還有四位南下幹部和30名平均年齡只有十四、五歲的民運隊員組成。高大河邊山深林密,一些村寨十分偏僻,但它處於峨山、龍武、曲溪、通海、華寧等縣的交界處,是物資交流的重要通道,歷史上也是土匪和盜賊經常出沒的地區。臨近解放,一些經濟土匪變成了與共產黨為敵的政治土匪。考慮到高大河邊的匪情,縣委加派了60多名護鄉團員隨征糧隊進駐河邊。征糧隊在河邊深入發動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警告地富分子必須聽從政府的政策法令,做了大量工作。一些頑固不化的土匪和地霸化整為零,躲進山中。一天,工作隊和護鄉團的幾個同志到區政府後山試槍,不料卻驚動了河對岸正在逃竄的土匪,他們以為已被發現,向區政府一帶亂槍射擊。解放軍剿匪部隊正在尋找追剿這股土匪,征糧工作隊因未與剿匪部隊取得聯繫,情況不明,錯誤判斷為土匪是在有計劃、有組織地攻打區政府,大家心情緊張,倉促組織還擊,隔著曲江河與土匪對峙了一天多。第二天下午,征糧隊和區領導決定,撤離河邊,回縣城請示縣委后再作打算。天黑后,征糧隊由區政府後門悄悄撤出,繞過土匪放槍的張老村,爬山越嶺,於第三天中午回到縣城。張盾在異常緊張的工作中了解了河邊征糧的情況,並召開河邊征糧隊會議,給大家講明了形勢,講了新生紅色政權和前線軍隊急需糧食的情況,嚴厲批評了情況末弄清,未經請示縣委就自行撤離的做法,他堅決要求原派往高大河邊征糧的全體同志立即返回河邊繼續工作,並對大家給予了熱情鼓勵。到河邊征糧的同志聽了他的講話,認識到了錯誤,又回到了河邊繼續工作。
有一次他和兩位同志到縣城裡參加群眾會議,一位同志給群眾作了講話,話講得文縐縐的,知識分子腔調很濃。在回單位的路上,張盾嚴肅地說:要多接觸群眾,學習群眾語言,對群眾講話要講得通俗些,群眾才理解。
張盾當縣委書記,不搞特殊,不謀私利,地位變了,密切聯繫群眾,為人民服務的本色不變。1950年3月,縣委研究幹部配備,副書記李志敏提議張盾同志的愛人任城區區工委書記,張盾不同意。經縣委分析認為張盾的愛人入黨多年,有工作經驗,可以勝任,才統一了意見,報地委審批。按規定張盾應吃中灶伙食,但他堅持和一般幹部吃大灶,同甘共苦。當時實行供給制,按各單位人數發給柴票,一段時間城區缺柴供應,他和工作人員一起到楊廣挑燒柴。他平易近人,態度和藹,時時關心幹部的工作和生活。當時縣委機關有個很年輕的同志,由於保長抓兵,逼死他母親,一家人被搞得東逃西散,有參加革命是為了殺掉保長報仇的思想。張盾和他談心說:天下千千萬萬窮人受壓迫,你單殺了一個保長不行,要推翻舊政權,窮人才能翻身解放。還要搞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大家才能生活富裕幸福。這個同志聽后,明白了革命道理。一些年輕同志有的不知道在群眾大會上怎麼講話,有的不會寫征糧工作總結材料,他都分別具體幫助研究怎麼講,如何寫。有的同志生病,他就去看望安慰。有幹部工作到深夜,他就叫炊事員做夜宵。他很關心基層的同志來到縣委會的食宿安排,使到縣委會的同志感到如同到自己家裡一樣溫暖。

不幸犧牲


1950年7月下旬,張盾到東區指導征糧和清匪反霸工作。7月30日下午9時左右,張盾正在電話室接電話,聽取各區彙報征糧進度、存在問題,對各區征糧工作作出指示。浪廣壩金紹雲匪部第一團副團長朱炎帶領匪徒11人,其中4人化裝為人民解放軍,詭稱有要事找領導聯繫,持假證件混進區人民政府,向正在接電話的張盾同志開槍射擊,張盾欲拔槍還擊,但因傷勢過重,身體不支而倒地,為黨和人民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張盾犧牲后,通海的幹部、群眾十分悲痛。省委派宣傳部副部長孫康,玉溪地委書記岳肖峽、行署專員孫振華等親臨通海弔唁或送葬。為了徹底消滅作惡多端的金紹雲匪部,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九、一一六團,省軍區炮兵部隊和玉溪軍分區獨立第一、二營,在江川、華寧兩縣武裝配合下,連續對金紹雲匪部進行清剿,於8月20日消滅了金匪第一團,活捉了殺害張盾的匪副團長朱炎。9月8日,在撫仙湖孤山消滅了金匪殘部,活捉了匪首金紹雲。9月17日,玉溪地區專員公署召開徵糧剿匪死難烈士追悼大會,槍決了匪首金紹雲和朱炎,為死難烈士報了仇。
張盾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人民的忠實兒子,他將永遠活在人民心中。為了紀念烈士,1955年,通海縣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決定,將張盾烈士墓由縣城西郊桑園遷至風景如畫的秀山公園,以便瞻仰,寄託哀思。

日記摘抄


1946年1月27日
1?我有時愛訓人,對同志態度是不大好。……從這裡可以看出咱左的思想,存在統治思想,英雄主義,我這樣想:1?要想正人,首先正己;2?態度不好,對方定會不滿。人家所以不立即反駁,還是認為有黨分配給自己相應的地位嗎?要想叫人真心佩服自己,應該改正不良態度;3?出下風頭,老想讓別人稱讚自己,實際上多半得到相反的影響,要想叫別人稱讚,只有積極工作,你看!哪個人被大家尊敬與擁護,不是因為自己做出工作成績呢?
2?遇到自己不順心的事,愛說氣粗的話,實際內心也不是那樣想,更不能那樣辦,你說那幹嗎?只有讓別人誤解自己,可得注意改正,不負責任的話還是別說了。
1948年2月28日
可得進步呀!家裡來信也囑咐我好好學習,怎樣為人民服務,怎樣做一個人民的長工,並說我六叔立了一等功。家中見了立功報,歡喜得不得了。雲彩也來信讓自己踏實工作,為貧僱農服務。從他們信里這些話,看出他們是進步了,同時也在勉勵我前進,我要決心干。
1948年2月29日
作一個有原則性的人,就是說不怕得罪任何人,而直率地誠懇地揭出他們的缺點。有原則性的人,他本身也不怕原則性坦白的客觀的批評。一個工作人員不能把布爾什維克的有益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侮辱,看作是對自己威信的損害。他應當有勇氣去批評別人,也善於勇敢地去接受批評。
1948年3月1日
處理問題總認為自己是官,群眾是兵,自己是上司,群眾是小卒,以這種態度待人,其實自己怎樣了不得呀!就算當個負責人,也不過是為群眾辦事呀!既為群眾辦事,那還有什麼必要在人民面前顯出自高呢?如果自己覺得高起來,那還不是愈來愈孤立嗎?讓熟人見了說起話來,人家也會見外,把自己當作才來的客一樣那麼對待,甚至人家不願意和自己說話。讓人不願接近自己,可讓個人孤立的高去吧!人家不高,人家和別人說起話來有聲有色,你說我笑地說話無拘無束,顯得感情融洽,咱這“高”的和人家一說,人家立刻就會冷了起來,你說這能算高嗎?可是個人也沒把這事當成回事,這樣不但不去防止,個人自足的念頭是會成了個孤人的。
1948年3月9日
怎樣才能提高自己,學習時不光是看看就算了,應該看它的新精神。個別鬧不清的地方應該反覆思考或把問題記下同別人研究。如果學到了新字也該好好記住。如有好的詞句,自己不熟練,就要記下來。前自己在學習中看的東西是不少。學習就是看書,沒有照著那樣細緻的做,這樣下去不但在政治上、文化上沒有顯著的提高,雖然在工作上固然有了進步,干是干著哩!要想進步快,我覺得自己該把了解問題與研究問題,推動工作與總結工作結合起來。要想做到這些,個人就必須糾正自己懶於動腦,不耐心,庸俗而過的惡習。不然說了就算了,事情不能辦,也會使自己陷於現有的水平,停止不前。
1948年3月23日
有人說我“能說”、“能幹”,個人聽了不由覺得滿意。其實真的他人是對自己說的真心話嗎?不一定,不管真假我自己應該力戒自滿。應該認識到個人幹了多長時間的工作啊!才成了這樣,自己進步太慢了,有什麼可以自足的地方?
1949年9月13日
加強自己對缺點的嚴肅性認識與不調和性,絕不與那不正派的人阿諛奉承,同流合污,根除互相包庇及溫情主義,為了完成自己的志願,應堅決的向錯誤進行鬥爭。偉大的人物是忠實自己的事業,待人態度好。但堅持黨的原則,別人才會贊成,如果自己順水推舟,總是無原則的和平相處,當人家的應聲蟲,怎能有利於革命事業,怎會讓人尊重。
1949年9月14日
我學習了《論布爾什維克的原則性》、《論忠誠與老實》。我應:
1?經常檢討自己,別顧面子,那怕是一點小事也要檢討出來,並要做出顯著成績。
2?對他人不阿諛奉承,不與他人同流合污,站穩立場,尖銳勇敢地批評他人的錯誤。
3?為了辦好黨的事業,應該積極工作,別犯錯誤,只有不斷地改正錯誤才能前進。
1949年10月14日
這次到雲南,讓縣級幹部每人有一個通訊員,又說原則上不背東西,四人給一匹馬,吃中灶,衣服不同於一般人,這樣一來,不由得我覺得自己大了。這裡應該防止自滿情緒。比小的是大,比大的自己還小哩!個人工作這樣長時間了,進步這樣慢,請看有多少民國三十幾年以後參加工作的同志,黨齡並不長,歲數也不大,也是負著不小的責任。自己有什麼了不起的,文化不行,理論不高,向低者去擺老資格有什麼用。
1950年1月19日
宋(任窮)政委號召全體赴滇人員去前(出發前)應進行宣誓,表明態度。我寫的全文錄后:
甲、工作態度與工作作風上
一、首先抱定決心,以老老實實的態度為雲南人民服務,為建設新的雲南而努力。
二、明確認識雲南是新區,民族多的複雜情況,決不固執地把老區經驗照搬新區,積極進行調查研究,尤其是初期應採取穩步前進的工作態度,嚴防自己急性病與單純的任務觀點。
三、遇事多思考,多和大家商量,認真執行請示報告,嚴防沒把握地答覆與處理問題。
乙、會師團結上
一、明確認識此次赴滇會師的複雜性與重要性。
二、嚴防只看或多看對方的缺點,不去分析缺點造成的原因,不去看對方的優點、功績,應該充分認識人家的功績,虛心學習人家的優點和經驗。
三、對起義人員,嚴防產生多餘的戒心,與人疏遠,忽視對人家的團結、改造、教育。
四、認真學習黨的政策與上級指示,從學習中提高認識,做到掌握原則,防止不顧政策、原則而一味的和氣相處。
1950年3月11日
分配我到通海任縣委書記,責任是太大了,腦子裡不由想到自己是不夠資格的,假如不是雲南幹部這樣缺,絕不會讓自己負此種責任。我真不願向原來的老同志講我怕,讓他們恥笑我。同時,想到自己工作這樣長了,但沒做過這樣大的工作,這專區別的縣委書記,資格都是很老的,自己可得好好地干,從實際中來充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