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文化
節日文化
節日文化是一種歷史文化,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種民族風俗和民族習慣,有深刻的寓意
新年煙火
新年煙火
中華民國成立后,民國政府廢除傳統農曆(陰曆,實為陰陽曆)改行歐洲的格利高里歷(陽曆),曾試圖禁止人民慶祝農曆新年,但因民間的堅持而未果。在袁世凱主政期間,將格利高里歷的1月1日定為新年元旦,以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但老百姓照舊“過新年”,作家們照舊以“過元旦”來稱呼過農曆新年。
春節
古代中國的元旦日,並非如今通用的“格列歷”——公曆的一月一日。從殷代定農曆十二月初一為歲首,到漢代定在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曾有多次反反覆復的改變。到民國時孫中山於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為“順農時”、“便統計”,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改公曆1月1日稱為歲首“新年”,但仍稱“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統一使用“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將公曆1月1日規定為元旦節,並決定全國在此節放假一天。同時為區別農曆和公曆兩個新年,又鑒於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前後,因此改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
元旦
朱宣咸中國畫《端陽佳節》
在民國以後雖然定1月1日為新年,當時只有機關、學校以及外國經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並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曆初一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麼歡慶活動。解放后將1月1日歲首改稱為“元旦”節后,政府仍按照幾千年來使用的農曆曆法按農時節令,在立春前後冬閑時期的“春節”放假三天,民間辦“廟會”等歡慶,傳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元宵節掛燈籠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后,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了!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晒晒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於此期間掃墓。
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后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 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但有例外,東吳一帶的端午節歷來不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吳越地區以龍舟競渡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於春秋很久。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英文為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稱為端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貴州、四川一帶,端午節又分為大端午與小端午。小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
時至今日,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七夕節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中秋節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
1985年9月10日,全國的教師們迎來自己第一個教師節。18年前,新中國第一個教師節誕生了。從此以後,每年的教師節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師重教成為了一種美德。今年教師節前夕,我們走訪了85歲高齡為教師節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方明先生,讓他談談教師節的由來。教師節的建立用了5年時間,談起教師節的由來,方老說:“事情最早要從一份提案說起……” 。1981年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民主促進會的1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提案:案由: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提案人:徐伯昕、吳貽芳、史念海、李霽野、張明養、葉至善、徐楚波、鄭效洵、馬力可、霍懋征、葛志成、方明、巫寶三、張景寧、葉聖陶、雷潔瓊 柯 靈(註:原件簽名順序);理由:教師擔負著培養四化建設人才的重任,應當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胡耀邦同志在中國科協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提出了尊師問題,指出尊師,不僅是學生的問題,我們整個社會的成員,所有學生的家長,特別是我們各級政府的負責人都要尊師……現在兒童有兒童節,青年有青年節,我們認為培養他們成為社會主義宏偉事業接班人的人民教師也應該有教師節…… 該提案被全國政協編為第170號提案。政協審查的意見如下:建議國務院交教育部研究辦理。在提案人中,葉聖陶是民進中央第三任主席、全國政協第六屆副主席。雷潔瓊是民進中央第四任主席、全國政協第六屆副主席、第七屆和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徐伯昕、吳貽芳、葛志成、葉至善曾任民進中央副主席。張明養、柯靈、方明曾任民進中央參議委員會副主席。而方明又是提案的主要發起人及撰稿人。方老接著告訴我們,其實,解放前也有教師節,是每年的6月6日。1951年,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曾宣布“五一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執行的結果是教師節沒有了。文化大革命中,教師被貶為“臭老九”,社會地位極其低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從1980年起,全國教育工會開展“慶教齡”、“五講四美,為人師表”等一系列尊師重教活動,提高了教師的政治、社會地位。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像提案中指出的那樣,“尊師重教遠沒有形成一種社會風氣。毆打教師的事件時有所聞。廣大教育工作者真正樹立以教書育人為終身職業的思想也還不普遍。”要真正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應該在新中國建立教師節,讓教師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受到全社會的尊敬。於是,在1981年3月全國政協會議上,方明和民進的16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這份提案。為教師節定在什麼日子最合適,方明徵求過謝冰心、葉聖陶等民進老前輩的意見。冰心先生建議定在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葉聖陶先生建議定在每年秋季學生入學的日子,讓學生在新學年的開始就記住教師的辛勤和光榮。1981年12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習仲勛書記接見參加全國中小學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代表時,方明和教育部張承先副部長一起向習仲勛提出建立教師節的事,習仲勛問解放前有無教師節,方明告之6月6日是解放前的教師節,並介紹了1949年6月6日陳毅同志參加上海解放后慶祝教師節的情況。習仲勛聽后建議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起來寫報告請示中央。 1982年4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聯合,由張承先和方明共同簽發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送中央書記處,報告中並建議以馬克思的誕辰日5月5日為教師節。1983年3月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上,方明和民進18位政協委員聯名再次提出“為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造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建議恢復教師節案”。全國政協審查的意見如下:“建議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會同教育部研究辦理。”同年9月,中宣部辦公廳致函教育部辦公廳,經研究政協一次會議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復教師節。1983年12月,由教育部何東昌部長和方明共同簽發的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送中央宣傳部。 1984年10月,萬里、習仲勛等中央領導對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的請示圈閱。1984年12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建立‘教師節’的報告”送中央書記處並報國務院。報告中說,“根據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我們進行了研究,建議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在新學年開始,新生一入學,即開展尊師活動。……,如中央和國務院原則上同意建立‘教師節’,我們建議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頒布。”1985年1月,國務院總理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提出建立教師節的議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這一議案,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為新中國的第一個教師節。從1981年到1985年,教師節的建立前前後後經歷5個年頭。方明激動地說:“要辦成一件事還真不容易啊!”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確認普通婦女爭取平等參與社會的傳統。1997年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請每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歷史和民族傳統習俗,選定一年中的某一天宣布為聯合國婦女權利和世界和平日。聯合國的倡議導致為實現男女平等建立了國家法律框架,並且提高了公眾對於迫切需要在各個方面提高婦女地位的認識。
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服裝和紡織女工舉行了一次抗議,反對非人道的工作環境,12小時工作制和低薪。遊行者被警察圍攻並趕散,兩年以後,又是在三月,這些婦女組織了第一個工會。
1908年3月8日,15000名婦女在紐約市遊行,要求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勞動報酬享有選舉權,禁止使用童工。她們提出的口號是“麵包和玫瑰”,麵包象徵經濟保障,玫瑰象徵較好的生活質量。五月,美國社會黨決定以二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做為國內的婦女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戰爭的陰影籠罩著世界,帝國主義企圖瓜分殖民地。1910年8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了國際社會主義者第二次婦女代表大會。出席會議的有17個國家的代表,會議討論的主要問題是反對帝國主義擴軍備戰,保衛世界和平;同時還討論了保護婦女兒童的權利,爭取8小時工作制和婦女選舉權問題。領導這次會議的著名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議,以每年的3月8日作為全世界婦女的鬥爭日,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擁護。從此以後,“三八”婦女節就成為世界婦女爭取權利、爭取解放的節日。1917年,俄國婦女號召在2月23日 罷工以要求“麵包和和平”,抗議惡劣的工作環境和食物短缺。這天依據俄國使用的儒略曆是當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摺合成歐洲廣泛使用的格里高歷是3月8日。
1911年的3月8日為第一個國際勞動婦女節。
1917年3月8日,俄國彼得格勒的女工,勇敢地舉起了“三八”節的戰鬥紅旗,舉行了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反對沙皇制度、反對飢餓的遊行示威。
中國婦女第一次舉行“三八”節紀念活動是在1924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州勞動婦女舉行紀念會和遊行。會議由我國婦女運動的先驅何香凝主持,會上提出了“打倒帝國主義”、“保護婦女兒童”的口號。這次活動顯示了中國勞動婦女的覺醒和力量。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婦女節。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確認普通婦女爭取平等參與社會的傳統。1977年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請每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歷史和民族傳統習俗,選定一年中的某一天為聯合國婦女權利和世界和平日。對聯合國而言,國際婦女節定為3月8日。
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遊行日”(International Labor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勞動節。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
五一國際勞動節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國際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一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並公眾放假。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情人節禮物
情人節(Valentine’sDay)由來:
版本一:Valentine'sday是情人節在英語里的叫法。從字面上來看,很難看出中西方叫法之間有什麼聯繫。這裡面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大約在公元三世紀的羅馬,那時愷撒已經死去快三百年了,暴君Claudius當政。當時,羅馬內外戰爭頻仍,民不聊生。為了補足兵員,將戰爭進行到底,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齡範圍內的男子,都必須進入羅馬軍隊,以生命為國家效勞。自此,丈夫離開妻子,少年離開戀人。於是整個羅馬便被籠罩在綿長的相思中。對此,暴君大為惱火。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國人舉行結婚典禮,甚至要求已經結婚的毀掉婚約。然而,暴政禁止不了愛情。就在暴君的國都里,居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Valentine,我們的主人公。他不忍看到一對對伴侶就這樣生離死別,於是為前來請求幫助的情侶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結婚典禮。一時間,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在整個國度傳開,更多的情侶秘密地趕來請求修士的幫助。但是,事情很快還是被暴君知曉了,於是他再一次顯示了殘暴面目——將修士打進大牢,最終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2月14日,公元270年的2月14日。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敢於與暴君鬥爭的人,漸漸地使得2月14日成為一個節日。很多世紀過去了,人們再也記不得Claudius的大名,再也記不得他的權杖與寶劍,但依然會紀念Valentine修士,因為那個日子是Valentine'sday,是情人節。
版本二:在古羅馬時期,二月十四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后,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二月十五日則被“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夥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夥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夥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定為情人節。
版本三:范泰倫節(情人節)二月十四日,來源於古羅馬的牧神節。據說鳥類在這一天開始交配。那時的風俗是:在牧神節期間,每個青年男子從一隻盒子里抽籤,盒子里放的是寫有青年女子姓名的條子。抽到誰,誰就成為那個青年男子的心上人。後來這個節日改為紀念一位叫瓦倫丁的基督教聖徒。
古羅馬青年基督教傳教士聖瓦倫丁,冒險傳播基督教義,被捕入獄,感動了老獄吏和他雙目失明的女兒,得到了他們悉心照料。臨刑前聖瓦倫丁給姑娘寫了封信,表明了對姑娘的深情。在他被處死的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現在,在情人節里,許多小夥子還把求愛的聖瓦倫丁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藝品,剪成蝴蝶和鮮花,以表示心誠志堅。姑娘們晚上將月桂樹葉放在枕頭上,希望夢見自己的情人。通常在情人節中,以贈送一枝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間的感情。將一枝半開的紅玫瑰作為情人節送給女孩的最佳禮物,而姑娘則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為回贈的禮物。據說,巧克力成份之一苯基胺能引起人體內荷爾蒙的變化,跟熱戀中的感覺相似。
情人節禮物:
通常在情人節中,以贈送一支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間的感情。將一支半開的紅玫瑰襯上一片形色漂亮的綠葉,然後裝在一個透明的單支花的膠袋中,在花柄的下半部用彩帶繫上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形成一個精美秀麗的小型花束,以此作為情人節的最佳禮物。玫瑰是世界主要的禮品花之一、表明專一、情感和活力。玫瑰一般有深紅、粉紅、黃色、白色等色彩。著名品種有伊里莎白女王(紅色)、初戀(黃色)等。情人節以送紅玫瑰的最多。給情人送玫瑰以幾枝為宜?當然是越多越好,一枝取情有獨鍾之意,三枝則代表“我愛你”。送6枝、8枝代表吉祥數,送11枝,是將10枝送給最心愛的人,另一枝代表自己。至於送24枝則是國際性的常例,12枝為一打,代表一年中的12個月,有追求圓滿,年年月月獻愛心之意。
情人節的巧克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巧克力自它誕生以來就於情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相愛的人們用甜蜜的巧克力表達對愛人的濃濃情誼。
美國在1980年代,鑽石商開始針對情人節做首飾的促銷活動,使得情人節的禮物類型由巧克力和鮮花兩大類中,又多了首飾珠寶這一類。在西方,Valentine's day 是情人節。情人節不但是表達情意的最佳時刻,也是向自己心愛的人求婚的最佳時刻。在情人節的習俗中,鮮花和巧克力是慶祝時必不可少的。
時間:4月1日(April1st)
愚人節的由來:
每年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國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AprilFool’sDay)。愚人節起源於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愚人節的活動:
愚人節時,人們常常組織家庭聚會,用水仙花和雛菊把房間裝飾一新。典型的傳統做法是布置假環境,可以把房間布置得象過聖誕節一樣。也可以布置得像過新年一樣,待客人來時,則祝賀他們“聖誕快樂”或“新年快樂”,令人感到別緻有趣。
4月1日的魚宴。也是別開生面的。參加色宴的請帖,通常是用紙板做成的彩色小魚。餐桌用綠、白兩色裝飾起來.中間放上魚缸和小巧玲瓏的釣魚竿,每個釣竿上系一條綠色飄帶,掛著送給客人的禮物,或是一個精巧的賽璐珞魚,或是一個裝滿糖果的魚籃子。不言而喻,魚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魚做成的。在愚人節的聚會上,還有一種做假菜的風俗。有人曾經描述過一個典型的愚人節菜譜:先是一“quot色拉”,萵苣葉上撒滿了綠胡椒,但是把葉子揭開后,才發現下面原來是牡蠣雞尾酒;第二道菜是“烤土豆”,其實下面是甜麵包屑和鮮蘑;此後上的菜還有用蟹肉作偽裝的燒雞和埋藏在西紅柿色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飯後,客人還可以從丸藥盒裡取食糖果。
不過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還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有的人把細線拴著的錢包丟在大街上,自己在暗處拉著線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撿起錢包,他們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錢包拽走。還有人把磚頭放在破帽子下面擱在馬路當中,然後等著看誰來了會踢它。小孩們會告訴父母說自己的書包破了個洞,或者臉上有個黑點.等大人俯身來看時,他們就一邊喊“quot四月傻瓜”。一邊笑著跑開去。總之,每逢愚人節這一天,動物園和水族館還會接到不少打給菲什(魚)先生成萊昂(獅子)先生的電話,常常惹得工作人員掐斷電話線,以便減少麻煩。
時間: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母親節作為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時間是每年的一月八日,最早是古早古早的希臘人,為了榮耀希臘諸神之母Rhea而開始的節慶。而在中國、美國、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國家,則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
英國母親節的發展
十七世紀英格蘭,為表達對英國母親們的敬意,乃訂四旬齋的第四個星期日為“MotheringSunday”,人們在這一天回家探視雙親,並致禮表示敬意。(註:四旬齋是指復活節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40天)。當時,有許多的窮人必須在有錢人家裡幫討生活,而被迫離家寄宿在主人家裡,在MotheringSunday這一天,主人們會放他們假,並鼓勵他們返家與媽媽團聚。為增加歡樂氣氛,也發展了一種特別的蛋糕稱為-motheringcake。隨著基督神在歐洲的擴散,這個節日轉為對“MotherChurch”的崇敬:表達人們對賦予他們生命、保護他們免於傷害的精神力量的感謝。從此,教會的儀式便與母親節的慶祝活動相結合,以同時傳達人們對母親與教會的感念。
時間:每年的11月1日
萬聖節裝扮
感恩節
每逢11月第四個星期四,美國人民便迎來了自己最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這個節日始於1621年。那年秋天,遠涉重洋來到美洲的英國移民,為了感謝上帝賜予的豐收,舉行了3天的狂歡活動。從此,這一習俗就沿續下來,並逐漸風行各地。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正式宣布感恩節為國定假日。屆時,家家團聚,舉國同慶,其盛大、熱烈的情形,不亞於中國人過春節。
由來:感恩節的起源有一段有趣但很複雜的歷史,這一段歷史要從英國的宗教史說起。大約16世紀中葉,在英國教會內出現了改革派。他們主張清除教會內殘留的天主教舊制和煩瑣的禮儀,取消教堂內華麗的裝飾,反對封建王公貴族的驕奢淫逸,主張過勤儉清潔的簡樸生活,因而被人稱為清教徒。清教徒中又分為溫和派和激進派。溫和派主張君主立憲,代表大資產階級和上層新貴族的利益。激進派則提倡共和政體,堅持政教分離,主張用長老制改組國會,代表中小資產階級貴族的利益,後來遭到當局的迫害,部分清教徒於是被迫逃亡國外。1620年9月,102 名英國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木船(Mayflower)從英格蘭的普利茅斯(Plymouth)出發,經過將近3個月的海上漂泊,於當年12月23 日來到美洲的 Massachusetts 東南部的 Plymouth 港口,並在附近意外地找到一個印地安人的村落,他們發現村內無人於是定居下來。但是當時是冬天,又人生地不熟,白手起家,缺衣少食,以及疾病的侵襲等原因,到第一個冬天結束時,活下來的只有50來人。但有幸的是,第二年的春天,這批倖存下來的移民得到了當地印地安人的熱心幫助。善良的印地安人給他們種子,教他們打獵,教他們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種莊稼等。就這樣,在印地安人的幫助下,再加上移民們的艱苦奮鬥,終於迎來了1621年的大豐收。
為了感謝上帝賜予的大豐收,移民們決定舉行一次盛大的慶祝活動,同時也是為了感謝印地安人的熱心幫助。於是他們在1621年的11月下旬的一個星期四,與邀請來的曾幫助過他們的印地安人一起舉行了一個慶祝活動。他們在天亮時鳴放禮炮,舉行宗教儀式,虔誠地向上帝表示感謝。然後他們用自己獵取的火雞以及自己種的南瓜、紅薯、玉米等做的美味佳肴,隆重慶祝上帝的賜予,這便是美國歷史上的感恩節的開始。1789年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正式宣布將11月26日作為過感恩節的日子。但一直到1941年由國會通過了一項決議,將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作為全國統一慶祝感恩節的日子。
時間:12月25日(December25th)
復活節
時間:3月21日或此日後月圓的第一個星期日
復活節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