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類癌
大腸類癌
大腸類癌是一種神經內分泌腫瘤,是起源於神經外胚層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上相對少見。因起病隱匿,臨床上容易發生漏診、誤診。隨著大腸鏡的廣泛應用以及內鏡醫師對該病認識的提高,胃腸道類癌尤其直腸類癌的檢出率逐年增高。發病率:國內外報道直腸類癌占直腸惡性腫瘤的0.7%~1.3%,患者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50~79歲為發病高峰,男性稍多於女性。大腸類癌早期無自覺癥狀,腹部或有間歇性隱痛,大便習慣多無改變,有時可有輕度腹瀉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目前惟一的根治性治療手段是手術切除,局限性腫瘤患者首選根治性手術切除。大腸類癌大多數雨後較好。
● 腫瘤科、普通外科
● 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有報道大腸息肉、炎症性腸病、膽囊切除術后大腸類癌發病率升高。
● 早期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絕大多數患者因查體而意外發現。
● 類癌可能引起的癥狀取決於其在大腸道中的位置。結腸類癌,多出現腹痛和體重減輕,直腸類癌多出現便血、直腸疼痛或便秘等癥狀。少數患者可能有肛周不適、便秘、大便形狀改變等。
● 多好於發直腸和闌尾。直腸類癌發生率約為結腸的兩倍。
● 早期類癌患者,腫瘤釋放的5-羥色胺和其他激素在腸中被分解為非活性物質,不產生類癌綜合征。類癌遠處轉移患者,腫瘤擴散到肝臟、卵巢或腹膜后,可引起類癌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出汗、面部潮紅、腹瀉、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腹痛等癥狀。
● 需要進行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來輔助診斷。
● 體格檢查:可通過直腸指診發現有無腫物。
● B超:對術前判斷類癌的浸潤深度及術式選擇有幫助。
● 纖維結腸鏡檢查:可發現病灶,並取活檢,病理學檢查可確診。
● CT和超聲內鏡:有助於判斷腫瘤的TNM分期,有利於選擇合適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 醫生主要通過臨床表現,結合相關內鏡及影像學檢查診斷該病。
● 大腸類癌早期無自覺癥狀,腹部或有間歇性隱痛,大便習慣多無改變,有時可有輕度腹瀉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
● 行纖維結腸鏡和病理檢查可明確診斷,術前超聲內鏡及CT等檢查可確定類癌浸潤深度及有無淋巴結轉移。
● 根據以上癥狀及輔助檢查可做臨床診斷。
● 需與結腸息肉、結腸癌等鑒別。
● 大腸類癌治療方式的選擇取決於類癌的大小、浸潤深度和局部淋巴結及遠處臟器有無轉移等。早期多以手術治療為主,晚期患者需要單獨或聯合進行手術和其他治療,包括藥物、化學療法、放射線和消融,化療對類癌治療效果欠佳。
● 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類癌直徑≤1.0cm,浸潤深度局限於黏膜固有層或黏膜下層,可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1.0cm<類癌直徑<2.0cm、浸潤深度局限於黏膜固有層或黏膜下層且無局部淋巴結及遠處轉移,可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相比EMR術,ESD術更能完整切除類癌,並能避免類癌殘留和複發
● 外科切除:類癌直徑≥2.0cm、多為進展期類癌且有淋巴或遠處轉移,需外科手術切除。
● 放療:放療通過放射線的聚焦殺滅照射野的腫瘤細胞,屬於局部治療。圍術期的放療可提高治癒的機會;姑息放療可緩解症。
● 化療:化療利用腫瘤細胞對化學藥品的高敏感性,選擇性殺滅腫瘤。給葯途徑有全身靜脈給葯、術后腹腔熱灌注化療等。化療均以氟尿嘧啶為基礎用藥,以全身靜脈化療為主。
● 其他治療:直腸類癌形成梗阻且不能手術者,可採用燒灼、激光或冷凍等局部療法,或放置金屬支架或腸梗阻導管以減輕梗阻。手術無法切除的多發肝轉移,可採用超聲或CT引導的介入消融盡量減少病灶。晚期病人應注意支持治療,以改善生活質量為原則。
● 囊腫體積較小時,對患者並無危害。
● 而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囊腫的體積逐漸增加.則可能對鄰近的臟器造成壓迫。
● 少部分患者可能自身機體的囊腫出現破裂.或是囊內發生出血,從而引發其機體腹部出現劇烈疼痛。
● 術后定期行結腸鏡檢查是大腸類癌的最佳隨訪手段,應在術后3個月、6個月、1年、2年的較長一段時間內隨訪。大多數預后良好,患者預後主要與原發灶部位及大小有關,原發灶>1cm者50%以上發生轉移,>2cm者幾乎均有轉移,結腸部位轉移率最高,達到52%~72%,直腸類癌轉移率為17%~35%。
● 無特殊預防方法。最主要還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1] 李紅,張偉斌,陸明實。大腸癌的病理類型與KRAS基因突變的關係[J].醫藥前沿,2018,8(9):178-179. DOI:10.3969/j.issn.2095-1752.2018.09.150.
● [2] 武育衛,何雙麗,師雷峰, 等。早期大腸類癌的超聲內鏡診斷及微創治療[J].實用醫藥雜誌,2017,34(2):133-135. DOI:10.14172/j.issn1671-4008.2017.02.012.
● [3] 郭秀江。大腸類癌診治研究進展探討[J].醫學信息,2014,(35):221-222.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4.35.321.
● [4] 廖山嬰,劉婉薇,沙衛紅, 等。大腸類癌45例內鏡診治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4,(23):2747-2750.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4.23.022.
● [5] 楊公利,童強,王強, 等。大腸類癌臨床特徵分析[J].中國醫藥,2013,8(5):651-652. DOI: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3.0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