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軍公所
淮軍公所
淮軍公所,坐落在保定舊城區西南隅。氣魄壯觀,具有明顯的江淮建築風格。有四個高大的院落,是李鴻章為紀念淮軍在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陣亡的“將士”而建的昭忠祠,併兼有安徽會館之功能。
淮軍公所北門牌樓
淮軍公所規模宏大,整體呈不規則矩形,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40米,佔地面積約40畝,建築面積約5000平方米。分7個區域。一是正門以內的前院,為辦公和迎送客人之所。二是戲樓和公祭區,位於前院的後部。三是生活住宅區,有三個院落,位於戲樓的後部。四是神廚庫,即伙房,位於前院的東側。五是死亡將士紀念區,兩個院落,位於前院的西側,兩個院落東西廊的牆壁上,刻滿陣亡“將士”的生平。六是荷花塘,即花園區,位於該所的西南部。七是停放車馬的馬廄區,位於該所的西北區。由以上布局可以看出規模之大。
令人注目的是祭場後院的兩個垂花門。門為月亮門,上有門樓,下邊的戧柱為透雕的獅子滾繡球,兩個垂柱,為花籃形,中間的倒掛楣子,滿刻花鳥,極為別緻。上邊的屋脊,高高翹起,看去玲瓏剔透,整個門樓,純系一組工藝品,讓人讚嘆不已!
淮軍公所
在看那具有北方風貌的建築群,雕工雖見不多,但那磚砌的山牆,磨磚絲縫,至今雖經歷世紀風雨侵蝕,其形絲毫未動,使人嘆為觀止。窗欞的花樣,有工步錦、冰裂紋、龜背棉、套六角菱花等等,巧出心裁,花樣翻新,件件做工精心到位,別無挑剔。總之,這組不俗的院落群體,總體布局錯落有致,雅而不俗,比例得當,實為一組佳作。在古建築界有一句讚美徽派建築的話,稱作為“一宇之上,三雕駢美”,從淮軍祠堂實際的藝術成就上來看,這句話得到了印證。
該所建築分兩種形式,前半部的幾個院落為徽式建築,房屋高大、寬敞,兩邊的牆壁為高大的馬頭牆,即階梯式的牆壁,一般高達8米,最高處高達14米,看上去雄偉壯觀。後半部的幾個院落為北方四合院式建築,低矮古樸,便於居住。
各院有巷道相同,布局合理,即婉轉又方便。前部幾個院落,尤其是戲樓,挑梁畫棟,極為典雅。前廄都是馬鞍橡,上邊雕有各種動物、花鳥、典型別緻。門窗也極為講究,華飾各門扇的下部都雕有石榴花、牡丹花、菊花、纏枝花、福壽圖案,萬字不到頭圖案,看去高雅華貴。
1991年淮軍公所被國家建設部、文化部公布為“中國近現代優秀建築”,1993年被省政府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淮軍公所正在整體維修,不久將向公眾開放。
淮軍公所
這座具有南北方特色的古建群體,在我國北方是少有的,而保留到現在更是幸運的,目前它是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從歷史的角度看“淮軍公所”更有其獨特的內涵,是任何事物不能替代的。在中國近代軍事發展史上,了解和研究“淮軍”這一軍系的興亡盛衰,對於那些已經消失的人和事,扣問歷史,總結歷史經驗,是有著一定現實意義的。如果說淮軍興起於安徽省的安慶,而終止就在直隸省的保定,“淮軍昭忠祠暨公所”為準軍畫了一個圓滿句號。它傳承著豐厚的歷史內涵,集史料和建築藝術於一身,是一座活生生的歷史課堂,也是一處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基地。有人把建築稱之為“石頭的史書”、“凝固的樂章”,比喻是非常恰當的。
淮軍公所建築風格南北兼容,別具一格,規模宏大。從現存建築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迎賓院、戲樓、享堂、昭忠祠均為徽式建築風格,而北部的幾個院落則是北方的四合院形制,兩種風格形成鮮明對照,既能感受到北方建築的古樸渾厚,也能欣賞到南方建築的精巧秀美。每幢建築上,無論是磚雕、石雕或木雕,件件都稱得上藝術品。隨著歷史長河的流逝,從全國範圍看,作為記敘近代淮軍歷史的古建築,如今多蕩然無存,而充分體現晚清徽派祠堂建築風貌,在我國北方唯一保存完好的就是保定淮軍公所了,實是難得。因此,淮軍公所自然就成為具有較高文物價值和研究、欣賞清代徽派祠堂建築的最好實物史料。1984年,保定市政府公布此處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擬定維修和保護措施;1993年被河北省政府核定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被國家建設部、文化部聯合評定為河北省唯一的一處國家級優秀近現代建築。
自同治七年,直隸總督大權掌握在湘淮兩系總頭目曾國藩手中,曾國藩曾派人在保定城外購義地設置了義冢,用來埋葬和祭祀死亡的將士。到了清光緒中期,李鴻章的政治地位以及在朝廷中的作用和影響已開始走向他一生中的巔峰。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李鴻章在山東威海奏准成立“海軍公所”之後,又奏請奉詔在保定城內修建“淮軍昭忠祠暨公所”。該祠堂和公所選址在保定舊城區的西南隅的一片菜園處。該處原為清苑縣城隍廟、土地祠的故址。清咸豐初年(公元1851年),廟宇廢棄,被清苑縣平陵村的一位名叫胡漢秋的人向官府出資購為私產,闢為菜地。菜地的西南角有一水塘,總面積約30畝,后被李鴻章強行購買。
李鴻章對修建該祠堂很為重視,他自己為修建祠堂捐款1.5萬兩白銀,並號召各地淮系將領為修建該祠堂捐款。於是,先後共有包括周盛波、周馥、丁汝昌、葉志超等高級淮軍將領63人捐資5.5萬多兩白銀。很快從江南找來能工巧匠,仿照他老家徽式祠堂樣式修建而成。自光緒十四年五月至光緒十七年十月(公元1888年一1891年),歷時3年有餘,工程才得以告竣。據保定老人傳說:當年修建祠堂時,轟動了省城,特別是保定府的建築行業不服,但限於權勢又無法將南方工匠攆走,最後折衷辦法是南北工匠比翼雙飛,在施工中兩派工匠各自爭奇鬥巧,力顯其能。其結果是把這座大院建成了一座具有南北風韻的藝術載體,頗具觀瞻性。
祠堂建成后,隨即舉行了盛大的典禮活動。曾從京城請來戲曲名角在剛建成祭場內的戲樓上演戲數天,以表慶賀。一般淮系要人興高采烈,自居功臣,熱鬧非凡。當時有曾國藩門人、蓮池書院院長桐城吳汝綸為祠堂書對聯云:“此鄉仍俠窟遺風,萬盪白虹馬生角。何處訪戰場餘事,一堆黃土豹留皮。”意味深長。
該祠堂建成后規制很高,直接由李鴻章的親信衛汝貴領導,重大事宜要報李鴻章批准。祠堂內設總理一名,正副值年各二名,每年春秋至祭,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並制定了明細的規章條例,刻石於牆上。按此規章條例第二條:“自同治四年以後,淮軍剿捻陣亡傷故將士;同治九年以後,分調淮軍來直防海,間有在北洋積勞病故人祠襯(查)祀者”的規定。入祭本祠堂的准系將士只總督、提督、巡撫、總兵等職銜者達60多人,其中有抗法保台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劉銘傳;有不屈於日寇而臨危服毒就義的丁汝昌;有在甲午海戰中拚死一搏的鄧世昌、劉步蟾;有為抵禦八國聯軍入侵,血戰天津八里台英勇殉國的直隸提督聶士成等等,這些愛國的英靈永遠值得我們敬佩和懷念。但該祠堂只運行了10年,到了公元1901年,李鴻章死後,奉詔將祠堂的東路主體建築改做“李文忠公祠”(李鴻章專祠),西路徽院仍保留為淮軍祠堂。清朝遜位后,該祠廢棄。
1926年,保定私立志存中學移入該祠。學生達400餘人,至1937年,盧溝橋事變時解散。建國后,河北省軍區駐此。省會遷石,遂變成機關家屬宿舍至今。
近年,河北省和保定市各級領導對修復准軍公所非常重視。相信不久,這座古建奇葩,將以歷史的原貌新容展現給世人。
迎賓院大門
進入正門第一進院落為迎賓院,為當時公所主持人員和賓客活動的場所。呈四合院形制,配房與正房之間有廊相接。倒座七間,中間三間為門廳,其餘四間為倒坐,后牆封后檐與牌樓門牆體平齊。整個迎賓院做工極為考究,橫披窗均為透雕花板,梁架雕工精細,屋面陰陽瓦,兩山碼頭牆,花瓦脊兩端置正吻。雖然屋面瓦節鬆動脫落,已經布滿塵土,但依然能看到形象的雕刻。
戲樓內部
然歷經百年風雨,戲樓破損嚴重,中間池子及戲台部位屋架於解放初期被人字屋架取代,經現場發掘已清理出該部分屋架的柱網及戲台的基座,布局已清晰可見。記者現場看到四周牆體,包廂及看台梁架結構保存基本完整。
正殿院
東西迴廊各有一月洞門通往東西兩路,其門罩是一組磚木合璧的群雕,巧用一對獅子滾繡球的透雕做戧柱支撐垂柱,構思新穎,雕工玲瓏剔透,精巧入微。現東廊月洞門於2000年搶修復原,西廊月洞門已毀,僅留有痕迹。
淮軍公所的西路與李鴻章專祠暨中路建築隔一火巷,為淮軍昭忠祠,坐北向南,徽式建築。分前後兩進院落。是擺放淮軍將士神主和祭祀的場所。昭忠祠的大門尤其引人注目,五開間,進深3間,中間3間梁架滿軒正貼式,軒梁滿浮雕,雕各種花草樹木,飛鳥走獸及人物故事。南檐柱為透雕花罩,雕福壽萬字。兩稍間與東西迴廊相接。大門現僅存四開間,西稍間已毀,屋脊為魚龍吻花瓦脊,東端吻脊完好保存。屋面陰陽瓦,鬆動脫落嚴重,屋檐部分坍塌,有滲漏現象。裝修基本無存,牆內柱根糟朽,地面方磚細墁十字縫,破損嚴重。另外還有損壞嚴重的前院正房、東西迴廊、昭忠祠後院、後院正房、東西配房的建築中,也是無論是磚雕、石雕或木雕,件件都稱得上藝術品。
公所院
東西兩路四合院的兩座大門,與倒座房連成一體,形成一組沿街建築,除大門外座北朝南。東路兩進院,前後院均為正房三間,東西配房各三間,正房兩側各有一間耳房痕迹,已拆毀。四套院落均為小式硬山式建築,清水脊、跨草盤子、蠍子尾,墀頭、檻牆或干擺或細絲縫,大門墀頭上的深雕獅子滾繡球,技藝嫻熟而精湛,可與祠堂內雕刻競技比美。裝修格扇門上的欞花式樣多種多樣,均為北方風貌。四套院落雖風貌猶存,但破損也極為嚴重。
義學、廚房、役房、大校場、荷花塘區
火巷
原神廚庫區
淮軍是李鴻章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創建的一支地主武裝,在鎮壓太平天國農民運動中發展起來,日益強盛,逐漸由地主軍事武裝組織演變為左右時局的政治集團。李鴻章和他的淮軍為晚清政府支撐了近40年的局面,在對內對外戰爭、鞏固近代國防、開展洋務運動、維護祖國統一、發展近代文化等方面做出了貢獻,其興亡盛衰對於近代社會50年的歷史有不可磨滅的影響。在中國近代軍事發展史上,了解和研究淮軍的興亡盛衰,具有一定現實意義。淮軍公所集史料和建築藝術於一身,是一座活生生的歷史課堂,也是一處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基地。
晚清在曾國藩指示下由李鴻章招募淮勇編練的一支軍隊。淮軍出於湘軍。1861年(咸豐十一年),太平軍向上海進軍,上海守備清軍不能抵抗,外援英軍未到,是時曾國藩為兩江總督,湘軍駐安慶,上海地方官紳派代表向他求援。曾國藩早有用湘軍制度練兩淮勇丁的計劃,即命他的得力幕僚李鴻章招募淮勇,於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在安慶編成一軍,稱“淮勇”,又稱“淮軍”。其後,淮軍乘英國輪船,闖過太平天國轄境,前往上海,與英、美各軍合作對抗太平軍。淮軍成立時有六千五百人。1862年4、5月間抵上海后,又以外軍的支援和上海海關稅收購置洋槍洋炮,擴編部隊。至1864年,淮軍先與英、法軍和常勝軍相勾結,在上海附近對抗太平軍,繼配合湘軍在蘇、浙等地進攻太平天國。太平天國首都天京(今南京)陷落後,1864年秋冬,淮軍經過裁撤,尚存一百零四營,五萬餘人。1865年至1868年間,作為清軍主力,在曾國藩、李鴻章率領下,先後在安徽、湖北、河南、山東、江蘇、直隸(約今河北)等地,與捻軍作戰。捻軍被鎮壓后,淮軍擔負北自天津、保定,南迄上海、吳淞,南北數千里江海要地的防守。李鴻章以淮軍勢力為基礎,掌握了國家外交、軍事和經濟大權,成為晚清政局中的重要人物。
淮軍營制,出自湘軍。每營五百人,用抬槍、小槍一百二十餘桿。1863年,各營於營、哨官外別延西洋軍官充任“教習”,訓練洋操,並改抬槍、小槍等隊為洋槍隊;其劈山炮隊亦改為開花炮隊。因使用新式兵器需人較多,故每營人數連長夫在內增至七八百人不等。1877年(光緒三年),又參照德國營制,建立克虜伯炮隊。因此,在中國近代兵制史上,由湘軍創立的勇營制度,到淮軍則發展為參用西法的制度。淮軍雖承襲湘軍制度,但訓練用洋操,兵器是洋器,並聘有西洋軍官為教習,這和當年湘軍用土法土器與由書生自任教練者迥然有別,成為中國軍隊近代化的開端。但淮軍並未改變勇營舊制,因而體制本身存在種種矛盾和弊端,例如,營以上指揮困難,統領與統領之間各不相下。淮軍延聘西洋軍官僅用於平時教練,戰時調度仍由將弁。淮軍的統領、營官、哨官都未習西法,作戰時由他們妄行調度,軍隊平日所學全歸無用。
1884年中法戰爭時,淮軍在廣西戰敗,張樹聲、潘鼎新被革去督、撫職;中日甲午戰爭中,丁汝昌指揮的北洋海軍和葉志超、衛汝貴統率的陸軍遭到慘敗,淮軍勢力遂逐漸衰落。袁世凱的新式陸軍產生后,淮軍即失去了國防軍的地位,變為次要的巡防隊。光緒、宣統之交,革命軍圖謀在長江起義,清廷乃調北洋淮軍巡防隊一部移防長江,後來張勳曾指揮這支部隊在南京與革命軍作戰。淮軍巡防隊迄清亡而尚存。
2016年11月27日8點左右,河北省保定市淮軍公所失火,據了解,起因是由隔壁一家住戶使用電熱毯取暖時不慎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