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四號B星

風雲四號B星

風雲四號B星(代號:FY-4B )是中國發射的氣象衛星,是風雲四號靜止氣象衛星系列的第二顆衛星,預計於2021年發射。2020年8月4日,“給風雲衛星起昵稱”活動正式啟動,面向社會公眾有獎徵集“風雲四號B星”昵稱。

2021年6月3日0時1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雲四號B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衛星簡介


風雲四號B星是風雲四號靜止氣象衛星系列的第二顆衛星,是現在在軌運行的風雲四號A星(FY-4A)的姊妹星。風雲四號A星屬於科學試驗型衛星,在軌性能穩定優異,已成為中國靜止氣象衛星的主力軍。在風雲四號A星的基礎上,B星進行了系統升級優化,各方面技術更為成熟,將成為中國第一顆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業務星。
風雲四號B星作為一顆能力更強的衛星,風雲四號B星攜帶了一個快速成像儀,可以提供優於1分鐘間隔的區域高解析度晝夜連續監測,這將在短時的天氣預報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測量精度


風雲四號B星的測量精度更高了,可以更好的服務於氣象預報。風雲四號B星入軌以後能提供250米解析度的測量,比風雲四號A星提高了一倍,能提供0.05K(開氏溫度)的測量靈敏度,比風雲四號A星也提高了一倍。
2021年7月1日,中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B星成功獲取首批高精度高時效可見光觀測圖像。

昵稱命名


2020年8月4日,由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中國氣象報社聯合主辦的“給風雲衛星起昵稱”活動正式啟動,面向社會公眾有獎徵集“風雲四號B星”昵稱。

關鍵技術


成像間隔小於1分鐘、可感知大氣0.05攝氏度變化、解析度比A星提高1倍。

技術特點


風雲四號衛星是中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可實現多光譜、高精度定量化測量,可獲取高質量多通道地球表面和雲的圖像,實現大氣溫濕度三維結構探測、閃電探測,進行雲圖等遙感產品的廣播。
風雲四號B星是風雲四號靜止氣象衛星系列的第二顆衛星,是在軌運行的風雲四號A星(FY-4A)的姊妹星。風雲四號A星屬於科學試驗型衛星,在軌性能穩定優異,已成為中國靜止氣象衛星的主力軍。在風雲四號A星的基礎上,B星進行了系統升級優化,各方面技術更為成熟,將成為中國第一顆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業務星。
風雲四號B星搭載有快速成像儀,面向短時臨近預報需求提供優於1分鐘間隔的區域高解析度晝夜連續快速監測;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面向天氣預報預警提供高精度多光譜監測服務;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為數值天氣預報提供三維大氣變化信息;空間環境儀器包,可開展太陽和空間環境綜合探測。
風雲四號B星,是風雲四號A星的升級版,增加了一台快速成像儀,可以更快速對地球進行掃描成像。同時風雲四號B星的測量精度更高了,可以更好地服務於氣象預報。風雲四號B星入軌以後能提供250米解析度的測量,比風雲四號A星提高了一倍,能提供0.05K(開氏溫度)的測量靈敏度,比風雲四號A星也提高了一倍。
風雲四號B星在繼承A星技術狀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大氣變化識別精度、空間解析度等有效載荷的觀測性能,新增快速成像儀載荷大幅提升了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能力。該星與A星組網后,將對洪澇、高溫、寒潮、乾旱、積雪、植被、沙塵暴等災害進行多要素動態監測,觀測區域將覆蓋亞洲、太平洋中部和印度洋地區,大幅提升我國對颱風、暴雨等災害天氣監測識別時效和預報準確率。

發射情況


2020年8月4日,由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中國氣象報社聯合主辦的“給風雲衛星起昵稱”活動正式啟動,面向社會公眾有獎徵集“風雲四號B星”昵稱。
2021年6月3日0時17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劃破夜空,隨後,將風雲四號B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2021年6月3日00時17分,風雲四號B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風雲四號A星終於盼來了可以並肩作戰的好兄弟。
2021年6月10日17時7分,風雲四號02星成功定點於東經123.36度赤道上空靜止軌道位置,正式命名為風雲四號B星。與此前發射的風雲四號A星進行組網,構成中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觀測系統。

工作記錄


2021年7月1日,中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B星成功獲取首批高精度高時效可見光觀測圖像。
風雲四號B星
風雲四號B星
2021年7月17日以來,河南省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極端強降雨天氣。2021年7月21日10:30分,由中國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地面系統牽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衛星總體密切協同,按照“邊測試、邊應用、邊服務”的原則,在確保衛星安全的前提下,緊急啟動風雲四號B星快速成像儀高頻次連續觀測模式,將視野對準河南上空,實時監測河南雨勢、雨情變化,為實時天氣形勢研判和後續災情評估提供高技術天基觀測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