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中醫基礎理論的結果 展開
- 張安玲,徐胤聰合著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 學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 陳利國、紀立金編著書籍
- 分冊
中醫基礎理論
陳利國、紀立金編著書籍
● 英文名稱: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
● 中醫基礎理論是指研究和闡明中醫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規律、基本原則的學科。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中醫學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她以自然科學為主體,藉助陰陽、五行等哲學體系,又融合了當時先進的天文學、曆法學、農學、軍事學等知識體系。
● 中醫基礎理論是中醫學及其相關學科的專業基礎課和入門課程,為繼續學習中醫診斷學、方劑學及中醫臨床醫學各學科奠定基礎。
●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有氣一元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等。
● 中醫學對人體生理活動的認識尤其獨特的理論思想,如藏象理論、經絡理論、精氣血津液理論等。
● 中醫學對疾病基本規律及防治原則的認識尤其獨特的學說,如病因學說、病機理論、防治原則等。
● 中醫基礎理論作為基礎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剛接觸本學科的人,需要進行思維方法的轉變。
● 現代人習慣於分析還原等西方思維模式,對中華民族傳統的象思維模式知之甚少。中醫學在認識人體時多採用司外揣內的方法,即通過外在的徵象去推及內在的臟腑病變。如口舌生瘡會推及心火旺盛,耳鳴如蟬會歸屬於腎虛,視物昏花會歸屬於肝血不足,牙齦紅腫會歸屬於胃火熾盛,這是中醫基礎理論的精髓,她需要學習者在頭腦中建立模型。
● 現代人習慣於實證,即需要去找到肉眼可見的證據。而在學習中醫病因理論時,需要明白中醫理論隱喻的特點,如中風病,其並非病人被風颳了一下,只是病人得病時來勢急迫、突然昏倒、變化迅速,與我們熟知的風變動不居的特點相類似。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印會河。中醫基礎理論.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 [3]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