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超脫的結果 展開

超脫

托尼·凱耶執導美國電影

《超脫》是2011年4月於美國上映的劇情類電影,由托尼·凱耶執導,卡爾·隆德編劇,艾德里安·布洛迪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主演。

該片講述孤獨的代課老師亨利·巴赫特來到一所散漫的高中任教,在和學生的相處中看到了世界美麗的生活和人性的故事。

獲得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 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劇情簡介


插圖
插圖
影片的主人公亨利·巴赫特(飾演)是一個代課老師,他接觸的是問題少年教育,因他知道要把一個人從某種問題的精神牢籠中完全拯救出來是很難的,並且這種徒勞的失敗感讓他選擇當一個職業的代課老師,不用背負太多的責任感來做一些讓他感覺徒勞的事。他接了一份新的工作,到一間特殊的公立學校任教。這所學校集中了那個區最多問題的少年。他告訴自己應該在代課這一個月期間只需照本宣教,在課堂上不出現殺人事件,一切如常進行,他一個月後就可以拿到薪水功成身退。但最後還是逃不過內心對這些少年的同情和某種意義上的責任,開始嘗試著引導和教育他們面對和改變這種內心病症。最後在影片結尾一個女孩的死亡又一次讓主角陷入這種無力感。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HenryBarthes阿德里安·布洛迪----
EricaLous薩米·蓋爾----
PrincipalCarolDearden馬西婭·蓋伊·哈登----
Mr.CharlesSeaboldt詹姆斯·凱恩----
Ms.SarahMadison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
Dr.DorisParker劉玉玲----
Ms.Perkins布萊思·丹納----
Mr.Wiatt蒂姆·布雷克·尼爾森----
Mr.SargeKepler威廉·彼德森----
Mr.Dearden布萊恩·科蘭斯頓----
Meredith貝蒂·凱耶
GrampaLouis Zorich
Mr. MathiasIsiah Whitlock Jr.
Dr. HartChris Papavasiliou
AndyKowade Cross
Angry DadDavid Hausen
Angry MotherRoslyn Ruff
Cafateria WorkerJerry Walsh
Male Child Services WorkerJohnny C.
Female Child Services WorkerBrenda Pressley
CindyTiffani Holland 
DavidLucian Maisel 
DennisAlex Boniello
EllenCelia Au
Female OrderlyMary Joy

職員表


製作人阿德里安·布洛迪
導演托尼·凱耶
副導演(助理)Charlie Foster

角色介紹


  • 亨利

    亨利

    演員阿德里安·布洛迪

    亨利·巴赫特是一位社區學校的代課老師,學校里的學生十分叛逆、愛鬧事,所以亨利的第一節課就受到了學生的挑釁。但他十分的耐心,並且都十分巧妙地化解了,並且贏得了同學們的好感。然而事實上,亨利的內心十分抑鬱,壓力巨大,她母親自殺的陰影一直在他腦海中縈繞。

  • 艾瑞卡

    艾瑞卡

    演員 薩米·蓋爾

    艾瑞卡是一位未成年的性工作者,他碰巧看見了亨利因為在公車上因為心事而煩惱傷神獨自流淚,於是一路尾隨他,希望能夠幫助他,一開始亨利拒絕了她,但是後來亨利又將她帶回了公寓

  • 麥迪遜

    麥迪遜

    演員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

    麥迪遜是一位老師,亨利的同事,對待學生十分的耐心溫柔。她的因為學生因為被她開除,於是帶著自己的母親來學校理論鬧事,對她進行辱罵。

  • 梅麗迪斯

    梅麗迪斯

    演員貝蒂·凱耶

    梅麗迪斯是一位具有繪畫天賦的學生,平時喜歡攝影和畫畫,但是她的繪畫才能卻被家裡人認為是沒用的。梅麗迪斯身材很胖,因此一直默默地承受著因體重帶來的各種責罵與嘲笑。

演員表信息來源

幕後製作


幕後花絮

托尼·凱耶
托尼·凱耶
在這部名為《超脫》的講述一個代課教師生命故事的影片中,編劇卡爾·隆德用了三個女性和這個代課教師的情感關係,講述了某些人群一種渴望自我救贖和被拯救的精神牢籠困擾。毫無疑問,這個有情緒、有內容,又有劇情的劇本,打動了曾經執導了《美國X檔案》的托尼·凱耶。
托尼·凱耶相當關注美國的社會問題,這從講述種族主義的《美國X檔案》和那部講述墮胎的紀錄片《墮胎權之爭》中就能看出端倪。托尼·凱耶說:“我很喜歡在影片中關注重大的社會問題。而《超脫》就講述並探索了教育問題。我在影片中所關注的這些問題,都能算的上是大問題、道德問題。比如那部我沒能拍完的《黑水船運公司》,就是一部講述環境問題的電影。拍攝電影,對於我來說,絕對不僅僅是提供一種娛樂的產品,我更希望能在電影中展示出人們的道德觀和這種社會問題所帶來的家庭問題。除掉教育,《超脫》還是一部家庭電影,無論是男主角還是三位女主角,都在尋找一種家庭的情愫。其實,對於一個人來說,家庭就是一切,就是生活的全部和未來的希望。”
很多人認為托尼·凱耶的影片非常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畫面表述和鏡頭語言上,幾乎一眼就能將其與其他導演的作品區別開來。可是,托尼·凱耶自己卻並不這麼認為,他認為自己的這種“風格化傾向”,並不是刻意為之的,而只是一種追求真實化影像的結果。他說:“我並沒有要把自己的影片拍攝得具有某種特質,所以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認為我的影片很風格化。實際情況是,我只是希望把事情的本來面目展示給你看而已。我在拍攝電影的時候,從來沒有考慮過太多的關於畫面風格的事情,只是想著要把環境、人物、事件等等內容交代清楚。拍下來人們的哭啼、笑聲、恐懼、低語,所愛的和所恨的事情。我覺得只要這樣,電影才有意義。對於我來說,鏡頭既是顯微鏡又是望遠鏡,它可以被用來研究一切關於人的食物。這就是我拍攝電影的一貫的原則。”演員老少配
艾德里安·布洛迪
艾德里安·布洛迪
影片除了詹姆斯·凱恩阿德里安·布洛迪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這三個知名演員,也有薩米·蓋爾、貝蒂·凱耶這樣的新人演員。其中,在影片中扮演最重要的人物艾瑞卡和梅雷迪恩的,都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而且,貝蒂·凱耶還是導演托尼·凱耶的女兒,對於這群老少組合的演員和自己的女兒,導演托尼·凱耶說:“選角是一個艱辛的工作,對我來說,這部電影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艾瑞卡,她是萬里長城上的第一塊磚。幾年的尋找之後,我們發現了薩米·蓋爾。她有著棕色的頭髮和良好的自然反應,而且連外貌和習慣都和影片里的艾瑞卡如出一轍,那種不服管教的衝勁,是她自然的底色,所以這個角色是最適合她的。至於梅雷迪恩,我一直都希望能由我自己的女兒貝蒂·凱耶來扮演。雖然她和劇中的人物在生活上沒有什麼交集,但是她的童年生活還是非常不快樂的。因為我是個自私的人,而且非常自我。貝蒂小時候的生活非常不幸,能表現出那種與梅雷迪恩同樣的創傷感來。實際情況是,如果我能找到更合適的演員,我一定不會讓貝蒂來扮演這個角色,因為我不想拿她的前途和我的職業生涯來冒險。應該說,他表演得很不錯,演出了那種極有味道和感情的戲。至於影片的中心人物,那個老師,他既冷靜又穩重,而且還有很多表面之下的秘密和情緒。這個角色,最適合阿德里安·布洛迪來扮演了,所以我找到了他。在這部電影中,貝蒂·凱耶喚醒了阿德里安·布洛迪心中的一絲溫情,讓他重新變成了父親--當然,這也是我對我自己的一種勉勵。”自從《鋼琴師》為阿德里安·布洛迪摘得奧斯卡影帝的桂冠之後,這個外型極有特色的演員似乎就找不到了北,這次,他在影片中扮演了一個“不願面對過去”的教師,算是一次演技上的挑戰。阿德里安·布洛迪說:“我很喜歡這個角色,而且也很欣賞這個劇本,這其中有太多的內容和情感可供挖掘了。在表演的時候,我總是在想,人類的情感是不是總是如此的隱忍和無奈,人們是不是一定要這樣折磨自己才能得到救贖。做演員的好處,就在這裡,我們能體驗到相當不一樣的人生。和我配戲的有老演員也有年輕演員,其中還有導演的女兒。應該說,托尼·凱耶相當會選擇演員,無論是誰,都很符合我對人物的設想。而且,這部電影具有非常棒的質感,能和這樣的一群人在一起合作,真的是我的榮幸。”

播出信息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
Kingsgate Films
Appian Way
Paper Street Films

發行公司

發行公司國家時間
Pretty Pictures法國2012
Mongrel Media加拿大2012
Celluloid Dreams法國2011
Tribeca Films美國2012
Officine UBU義大利2012
G2 Pictures英國2012
Wild Bunch Benelux荷蘭2012
CANIBAL networks墨西哥2011
Sookie Pictures韓國2012

上映時間

插圖
插圖
美國2012年3月16日比利時2012年5月2日
中國台灣2012年9月14日俄羅斯2012年5月3日
法國2012年2月1日墨西哥2012年6月15日
德國2011年9月29日義大利2012年6月17日
法國2011年10月12日英國2012年7月13日
日本2011年10月26日加拿大2012年7月24日
墨西哥2011年11月16日瑞典2012年8月29日
波蘭2011年11月18日荷蘭2012年9月13日

獲得榮譽


時間獲獎全稱獲獎人所獲獎項結果
2011年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托尼·凱耶主競賽單元-最佳藝術貢獻獎獲獎
托尼·凱耶主競賽單元-東京電影節大獎提名

作品評價


插圖
插圖
影片《超脫》,名不副實般無法給人帶來超脫的感覺,影片壓抑而沉重。總體來說,該片的感情基調是苦澀的,殘酷和絕望的。正常觀眾就不用想電影里找到任何多餘的希望和救贖。整部電影的主體情境基本上都是發生在美國的校園裡,除去與現實生活的無縫接軌,電影本身也探討了諸多重要社會議題如青春期教育,對於女性的社會認同等。(騰訊娛樂評論)
影片中存在主義的荒誕感,令該影片雖然主題沉重,但影像卻很“輕”。片中的信息量很大,但碎片式的處理反而消解了整體上的絕望感。(網易娛樂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