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
漢語漢字
謙,漢語常用字,讀音qiān,最早見於先秦時代。基本含義為虛心,不自滿,不自高自大;引申含義為謙虛和藹。此字始見於《說文》中的小篆文字中。
謙的常用組詞為謙讓。包含謙的常用成語為謙躬下士。
“謙”字是形聲兼會意字。此字始見於《說文》中的小篆文字中。篆文的整體是一個比較纖細的形象。到了漢代前期,字的整體就變得比較方正。到了漢代後期,左部變成了“言”字,右部變成了較接近“典”的形象。而楷書中的“謙”字,左部沒變,右部變成了“兼”字。但隨著漢字的發展,就發展到了現代漢語中的“謙”字。
謙
“謙”字由“訁”和“兼”兩部分構成的。“謙”字字形採用“訁”作形旁,有說話之義,“兼”作聲旁。兼也指一手拿著兩束禾苗,也引申為合併。一個人說話時能把對方的想法合併思考,就能替對方著想,自然就能謙虛。“謙”本義是指謙虛之義,后引申指對自己的失誤或不完善表示愧歉不安。
謙 qiān ㄑㄧㄢˉ
虛心,不自滿,不自高自大:~下。~讓。~沖(謙虛)。~和。~卑。~厚。~遜。~恭。~虛。~受益。
〈形〉
● ● (形聲。從言,兼聲。本義:謙虛,謙遜) 同本義 [modest;humble;self-depreciatory]
謙,敬也。——《說文》。按,側重於內心上的恭順謹慎。
謙,遜讓也。——《玉篇》
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又,謙者,德之柄也。——《易·繫辭》
謙謙君子,用涉大川。——《易·謙》
皆謙而禮交之。——《史記•魏公子列傳》
謙得益。——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非苟為謙。——清· 劉開《問說》
● ● 又如:謙洽(謙虛和藹);謙光(雖謙抑而輝光益顯);謙沖(謙虛);謙克(謙遜自製);謙厚(謙遜溫厚)
〈動〉
● ● 通「嫌( xiān)」。嫌疑 [suspicion]
貴而不為誇,信而不處謙。——《荀子•仲尼》
● ● 喪失 [lose]
爵位不謙,田宅不虧。——《逸周書•武稱》
● ● 假借為「兼」。同時具備若干方面 [hold two or more… concurrently]
齊君由謙殺之恐不辜。——《墨子•明鬼下》
● ● 通「慊」。滿足 [satisfy]
此之謂自謙。——《禮記•大學》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兼切,歉平聲。《說文》敬也。《玉篇》讓也。《增韻》致恭也。不自滿也。
又卦名。《易·謙卦》謙亨,君子有終。《釋文》?退為義,屈己下物也。《朱子·本義》有而不居之義。《史記·樂書》君子以謙退為禮。
又姓。見《字彙》。
又《集韻》或作嗛。《前漢·藝文志》易之嗛嗛。《師古注》與謙同。
謙
又《司馬相如·封禪書》陛下嗛讓而弗發也。《史記》作謙讓。
又《正韻》胡兼切。與嫌同。《荀子·仲尼篇》信而不處謙。《注》言得信於上,不處嫌疑,使人疑其作威福也。
又《集韻》《正韻》?苦簟切,歉上聲。安靜貌。《禮·大學》此之謂自謙。《注》謙讀為慊。慊之言厭也。《朱傳》謙,快也,足也。《韻會》謙與慊通。
又《字彙》苦劫切,音怯。大學義同。朱子讀。 《六書統》一作?。
【卷三】【言部】苦兼切
敬也。從言兼聲。
謙
敬也。
敬,肅也。謙與敬義相成。
謙
從言。兼聲。
苦兼切。七部。謙或假嗛為之。
謙
謙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
先秦 | 高本漢系統 | kʰl | iam | |
王力系統 | 談 | kʰ | iam | |
董同龢系統 | 談 | kʰ | iɐm | |
周法高系統 | 談 | kʰ | eam | |
李方桂系統 | 談 | khl | iam | |
兩漢 | 西漢 | 談 | ||
東漢 | 談 | |||
魏 | 談 | iam | ||
晉 | 談 | iam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鹽添嚴凡 | iɑm | |
北魏後期北齊 | 鹽添嚴凡 | iɑm | ||
齊梁陳北周隋 | 鹽添嚴凡 | iɑm | ||
隋唐 | 擬音/高本漢系統 | kʰ | iem | |
擬音/王力系統 | kʰ | iem | ||
擬音/董同龢系統 | kʰ | iɛm |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kʰ | iɛm |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kh | iem | ||
擬音/陳新雄系統 | kʰ | iem |
字形 |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字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
廣韻 | 謙 | 咸 | 平聲 | 添 | 溪 | 開口呼 | 四 | 次清 | 苦兼切 | kʰiɛm | ||
集韻 | 咸 | 平聲 | 沾 | 溪 | 開口呼 | 四 | 次清 | 苦兼切 | kʰiɛm | |||
咸 | 上聲 | 忝 | 溪 | 開口呼 | 四 | 次清 | 苦簟切 | kʰiɛm | ||||
咸 | 去聲 | 陷 | 澄 | 開口呼 | 二 | 全濁 | 直陷切 | ȡɐm | ||||
韻略 | 平聲 | 添 | 苦兼切 | |||||||||
增韻 | 平聲 | 添 | 苦兼切 | |||||||||
平聲 | 添 | 胡兼切 | ||||||||||
上聲 | 忝 | 苦簟切 | ||||||||||
中原音韻 | 謙 | 陰平聲 | 廉纖 | 溪 | 次清 | kʼiɛm | ||||||
中州音韻 | 謙 | 平聲 | 廉纖 | 欺塩切 | ||||||||
洪武正韻 | 平聲 | 鹽 | 溪 | 苦 | 次清 | 苦兼切 | k‘iem | |||||
平聲 | 鹽 | 匣 | 胡 | 全濁 | 胡兼切 | ɣiem | ||||||
上聲 | 琰 | 溪 | 苦 | 次清 | 苦簟切 | k‘iem | ||||||
分類撮要 | 謙 | 陰平聲 | 曉 |
謙讓、謙虛、謙遜、謙卑、謙順、自謙、謙稱、謙和、謙喜、謙持。
謙謙君子、謙虛謹慎、一謙四益、謙尊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