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溝腦膜瘤
嗅溝腦膜瘤
嗅溝腦膜瘤是指發生於嗅溝處的腦膜瘤,絕大部分腦膜瘤屬於良性腫瘤,生長慢,病程長。嗅溝腦膜瘤多見於青少年。嗅溝腦膜瘤起源於篩板及其附近的硬腦膜,大部分病人腫瘤位於單側。嗅溝腦膜瘤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嗅溝腦膜瘤早期即有患側嗅覺喪失,但由於健側嗅覺的存在,患者不易察覺。因此,精神癥狀、視覺障礙和癲癇通常為首發癥狀,當腫瘤體積較大時,病人可出現顱內高壓的癥狀。手術是嗅溝腦膜瘤的主要治療手段。嗅溝腦膜瘤可引起嗅覺喪失、大動脈供血障礙、下丘腦損傷、腦脊液鼻漏等併發症。早期診斷技術、顯微手術技巧和術后治療水平的進步,可進一步改善嗅溝腦膜瘤的預后。
● 神經外科、耳鼻咽喉科
● 嗅溝腦膜瘤的病因尚未明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肥胖
● 過敏性疾病史
● 嗅覺喪失:早期即有嗅覺逐漸喪失,腫瘤位於單側時,嗅覺喪失為單側性,由於對側嗅覺的存在,患者不易察覺。但如為雙側嗅覺喪失,常與鼻炎混淆。
● 視力障礙:出現視力減退、偏盲的情況。
● 精神癥狀:出現幻覺、妄想、記憶力減退、性格改變的情況。
● 癲癇癥狀。
● 顱內壓增高:腫瘤體積較大時,可以導致患者出現顱內高壓。
● 確診嗅溝腦膜瘤需要進行頭顱X線、頭顱CT和MRI、腦血管造影及病理學檢查。
● 頭顱X線
● ● 可顯示顱骨受損的程度。
● 頭顱CT和MRI
● ● 顯示腫瘤的位置、大小、形態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係,了解腫瘤周圍水腫程度。
● 腦血管造影
● ● 不僅可以顯示腫瘤與大腦前動脈的關係,還可顯示來自於頸外動脈的腫瘤血供情況。
● 病理學檢查
● ● 病理學檢查可以對嗅溝腦膜瘤進行病理分型。
● 醫生主要通過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病理學檢查來診斷嗅溝腦膜瘤。
● 臨床表現
● ● 嗅溝腦膜瘤早期癥狀即有嗅覺喪失,單側嗅溝腦膜瘤可在體格檢查時對腫瘤進行定位診斷。精神癥狀、視覺障礙和癲癇通常為嗅溝腦膜瘤的首發癥狀,當腫瘤體積較大時,病人可出現顱內高壓的癥狀。
● 頭顱X線
● ● 腫瘤內可見廣泛鈣化點,顱骨受累,包括相應骨質吸收變薄或輪廓模糊。
● 頭顱CT和MRI
● ● 前顱窩一側或雙側近中線處見圓形腫瘤影,直徑可從2cm至6cm,邊界清楚。MRI上可見腫瘤與頸內動脈的關係。
● 腦血管造影
● ● 側位相大腦前動脈垂直弧形向後移位,大部分病側眼動脈增粗,遠端分支增多。
● 病理學檢查
● ● 腫瘤呈球形生長,與腦組織周圍邊界清楚,腫瘤組織呈灰色或暗紅色,有時瘤內含有砂礫體。顯微鏡下可依據腫瘤組織的細胞成分不同將嗅溝腦膜瘤分為不同的類型。
● 內皮型
● 成纖維型
● 血管型
● 砂粒型
● 混合型或移行型
● 惡性腦膜瘤
● 腦膜肉瘤
● 嗅溝腦膜瘤會出現嗅覺喪失、精神癥狀、視力障礙、癲癇及顱內壓增高等癥狀,應當與出現這些癥狀的顱內腫瘤、嗅神經母細胞瘤相鑒別。當出現雙側嗅覺喪失時,常與鼻炎混淆。
● 當出現以上癥狀時,應當及時就醫,醫生通過臨床經驗、影像學檢查、病理學檢查來對嗅溝腦膜瘤進行科學規範的診療。
● 手術是嗅溝腦膜瘤的主要治療手段。手術治療的原則是在保留重要的神經血管和腦組織的前提下全切腫瘤。目前多應用顯微手術,可使腫瘤分離更細緻。
● 嗅溝腦膜瘤可引起嗅覺喪失、大動脈供血障礙、下丘腦損傷、腦脊液鼻漏等併發症。
● 絕大多數嗅溝腦膜瘤屬於良性腫瘤,呈膨脹性生長,一般不會轉移。
● 早期診斷技術、顯微手術技巧和術后治療水平的進步,可進一步改善嗅溝腦膜的預后。
● 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識,能對疾病做到早發現、早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