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南縣

隸屬於吉林省通化市

輝南地處吉林省東南部、通化市北部、長白山西麓,是長白山脈與松遼平原的過渡帶,是進出長白山的重要通道和門戶,轄區面積2275平方公里,人口36萬,有19個民族(少數民族主要有朝鮮族、滿族、回族、蒙古族等)。

轄3街10鎮1鄉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43個行政村,耕地面積121萬畝,糧食產量常年穩定在11億斤左右。輝南縣朝陽鎮距離長白山機場187公里、長春龍嘉機場200公里、通化機場94公里,沈吉鐵路、撫長高速、國道G504(原長輝線)和輝三(原營白線,輝南至白山三道溝)、永新(原樺輝線,永吉至新賓)兩條省級公路穿境而過,沈吉高速緊鄰縣境,是聯結長白山和松遼平原的交通樞紐。 

2019年,被列為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歷史沿革


1909年(清宣統元年)清政府設立輝南直隸廳(治所設在謝家店,今輝南鎮),因其縣域大部在輝發河以南,故名輝南,1913年改為輝南縣。
1945年成立輝南縣民主政府,1949年5月更名為輝南縣人民政府,同年11月縣政府由輝南街遷至朝陽鎮。 
1954年6月,遼東省撤銷,輝南縣劃歸吉林省通化地區專員公署管轄。
1985年3月,國務院決定撤銷通化地區建制,實行市管縣體制,梅河口市晉陞為地級市,輝南縣隸屬之。
1986年1月,梅河口市改為縣級市,輝南縣劃歸通化市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輝南縣位於吉林省東南部,通化市境東北部,東與靖宇縣相接,西與梅河口市毗鄰,南和西南與柳河接壤,東北與樺甸市交界,北與磐石市隔江相望。
輝南縣東西長66千米,南北寬60千米,總面積2278.7平方千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25°58′49″~126°44′39″、北緯42°16′19″~42°49′15″之間。

氣候

輝南縣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5℃,最低氣溫為零下17℃,最高月平均氣溫為7月,22.4℃。≥10℃的有效積溫2200~2800度。年均降水量737.4毫米,最多降水量為987.2毫米,最少降水量為436.5毫米,日最大降水量為124.2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年平均無霜期為138天;年平均日照時間2,296小時。

地形地貌

輝南縣屬半山區,分為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三種地貌類型。長白山支脈龍崗山脈斜卧縣境東南部,構成東南高向西北漸低的地勢。東南部低山區平均海拔500~700米;中部丘陵和半山區海拔為400~500米;西部和西北部河流沿岸為河谷平原,海拔為300~400米。山地丘陵佔全縣總面積的67.9%;河谷平原佔23.1%;河流佔1.7%。

自然資源


綜述

輝南縣 3張
輝南縣
輝南縣耕地面積100餘萬畝,林業資源富裕,原木蓄積量1250萬立方米。水利資源充沛,流域面積2138平方公里。特產資源繁多,有經濟價值的動、植物600多種。礦產資源可觀,多達25種。

動物資源

吉林龍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長白山北麓龍崗山脈中段,輝南縣境內,在中國動物地理區劃上屬於古北界東北區長白山地亞區。由於該地區地形、地貌比較複雜,河流湖泡水源充足,植物類型多樣,有森林、灌木、林間濕地、沼澤等,這樣便為動物的棲息、繁衍提供了極為有利的生境條件。因此,本區的動物種類繁多,組成複雜,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
據調查,本區內有野生動物279種,其中魚類2綱7目12科42種;兩棲類2目6科12種;爬行類3目4科12種;鳥類16目43科171種;獸類6目16科42種。
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3種:東方白鸛、金雕 ,紫貂。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9種,其中鳥類22種,即黃嘴白鷺、鴛鴦、蒼鷹、雀鷹、松雀鷹、普通鵟、大鵟、毛腳鵟、鵲鷂、白尾鷂、白腹鷂、燕隼、紅隼、紅腳隼、灰背隼、花尾榛雞、普通雕鴞、普通角鴞、領角鴞、長耳鴞、短耳鴞、長尾林鴞等;獸類7種,即棕熊、黑熊、猞猁、青鼬、水獺、原麝、馬鹿。

植物資源

輝南縣有林地17.1萬公頃,樹木品種達20多種,原木蓄積量48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2%。東部山區面積11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 
輝南縣植被類型屬長白山植物區系,原始植被紅松針闊混交林現已退化為次生闊葉林。據初步調查統計,本區有野生植物108科276屬462種。其中:地衣植物2科2種,苔蘚植物15科28種,蕨類植物12科21種,裸子植物3科9種,被子植物77科402種。

行政區劃


2019年,輝南縣下轄3街道10個鎮、1個民族鄉。
3街道東鳳街道朝輝街道西鳳街道       
10個鎮朝陽鎮輝南鎮杉松崗鎮金川鎮石道河鎮輝發城鎮樣子哨鎮慶陽鎮撫民鎮團林鎮
1個民族鄉樓街朝鮮族鄉         

人口民族


人口概況

輝南縣總人口3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萬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民族分佈

2011年,輝南縣有20個民族,19個少數民族人口40378人,占輝南縣總人口的10.8%。居住漢族、滿族、朝鮮族、回族等民族。除漢族外,在19個少數民族中滿族、回族為世居民族;朝鮮族為東北淪陷時期日本從朝鮮半島強遷過來的移民。

政治


職務姓名
縣委書記孫維良 
縣長王軍
副縣長孫偉
副縣長沈玉傑
副縣長崔曉東
副縣長郭曉曼
副縣長曲鐸
副縣長李俊
截至2019年8月,參考資料來源 

經濟


綜述

2018年,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80億元,同2017年持平;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8.59億元,增長4.1%;地方級財政收入實現4.44億元,增長3.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4.5億元,增長2.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4億元,增長12%;城鎮常住居民、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4012元和14250元,增長8.2%和7.8%。 

第一產業

2018年,輝南縣實施新農村建設項目287項,完成整屯打造30個。改造危房41戶、廁所1100個。全面開展“大棚房”清理整頓,拆除1077平方米。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工程,處理農村存量垃圾5500餘噸。創建達標村28個、先進村57個、標兵村58個、美麗庭院2000戶、乾淨人家2500戶,打造產業融合示範村4個、美麗鄉村精品片區3個,創建省級新農村重點村6個、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8個。 

第二產業

2018年,輝南縣協調金融機構為企業發放貸款31.6億元;兌現醫藥健康產業扶持資金5165萬元;實施技改項目11項。德商葯業進入高新技術企業行列。成功申報省級名牌產品2個;申請專利39件,授權專利25件。開發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6.1億元、稅收1.1億元,在76個省級開發區綜合評比中位列第11名。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35億元,增長2.9%。
輝南縣第二產業
輝南縣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2018年,輝南縣成功舉辦“象棋群英會”等大型活動,榮獲“全國象棋之鄉”稱號;受邀參加央視“魅力中國城”競演,獨享“年度魅力特別貢獻城市”榮譽,獲得“優秀魅力城市”稱號,火山探秘之旅被評為“年度魅力主題線路”,我縣的外部影響力和內部凝聚力得到空前提升。金川特色小鎮建設紮實推進,龍堡森林度假村、輝南龍灣熙嘉荒生態旅遊度假區 等項目初具規模,龍灣寒舍民宿度假村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全年旅遊入境322萬人次、產業收入30億元,分別增長13%和18%。“吉青家園·共享e站”實現整縣覆蓋,省級電商村達到11個。鴻豐物流園運行態勢良好,年貨運吞吐量達到30萬噸。服務業增加值實現40.9億元,增長1.8%。

交通


輝南縣交通便利,公路、鐵路四通八達,省道朝長、營白、樺輝公路與縣內公路相互交叉,形成網狀主體公路框架。撫松至長春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沈吉、宇輝鐵路穿境而過,直達瀋陽、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列車方便快捷。長春龍嘉機場座落在一小時經濟圈內。

社會


醫療事業

2018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6.8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8.4萬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險工作有序推進。完成全民參保入戶登記5.1萬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鄉人口參合率100%。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結算2.8萬人次,統籌基金支付5600萬元。城鎮新增就業8093人,轉移農村勞動力5.5萬人次。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37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3600元。 

教育事業

2018年,輝南縣全力推進職教中心、五中教學樓等項目建設,完成校舍電採暖改造5.7萬平方米,教學條件不斷改善。 

體育事業

2018年,輝南縣濱河體育場交付使用,成功舉辦首屆機關幹部田徑運動會。 

環境保護

2018年,輝南縣整改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19個,辦結省環保督察交辦案件17件。治理侵蝕溝37條,控制水土流失2萬畝。完成煤礦去產能1處、礦山恢復治理4處。嚴格落實河長制,實施智慧管河,清理沿河垃圾600餘噸。投資3564萬元實施中小河流整治工程,治理河道11.2千米,護岸22.5千米。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破獲案件335起,清收林地5.1萬畝,造林7萬畝。實現連續64年無重大森林火災。淘汰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17台,更換新能源公交車36輛,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45天。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文明示範縣。

獲得榮譽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2019年5月18日,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019年,被列為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確定為“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