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村鎮

江西省玉山縣轄鎮

玉山縣樟村鎮坐落在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三清山腳下,距縣城45公里,東連懷玉鄉、南接臨湖鎮、西鄰上饒縣鄭坊鎮、北攘德興市,總面積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917畝,山場10.6萬畝,轄有10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9230人。素有“小玉山”之稱的樟村鎮,是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西鄉片經濟文化中心和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境內群山環抱、山清水秀、交通便捷、通訊發達、市場繁榮。

文化


歷史文化

樟村鎮
樟村鎮
樟村鎮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享有“小玉山”之稱和“板燈之鄉”美譽。樟村板燈始於盛唐,興於清朝康熙年間,久負盛名,已被江西省文化廳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申報名錄。樟村鎮黨委、政府舉辦板燈文化節旨在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著力加強先進文化建設,弘揚優秀傳統民俗文化,充分發揮樟村歷史文化資源優勢,通過板燈文化節搭台,實現經濟唱戲,塑造樟村新形象,推動樟村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自然資源


樟村鎮
樟村鎮
主擁有豐富的青石、石煤石英石、長石、石灰石、螢石、磁鐵礦、雲母和高嶺土等礦產資源,水利資源更是得天獨厚。樟村鎮擁有水電總裝機容量5980千瓦,年發電量3000萬度,擁有豐富的青石資源,是全國最大的青石桌球桌面生產基地,石煤儲量2億噸以上,燃燒值2000卡以上。特產主要有:油炸蕃薯片、白玉豆、高山茶油、高山野生葛粉、廣平茶葉,其中“玉京”牌白玉豆榮獲中國農業博覽會“綠色產品”證書,廣平茶葉暢銷海內外。懷玉山脈多羅紋石,紋理似絲羅,唐大曆元年(766年)已有開採,製成硯台,名羅紋硯。據清同潔《玉山縣誌》載:“石之屬有體青而帶白,紋直而理精者,出沙溪嶺(樟村境內),可研。朱子(熹)稱為懷玉硯。”羅紋硯結構縝密,紋若水波,石面泛著光澤,呵氣成汗;將其沉入水中,則濕潤如玉。羅紋硯具有發沫細快,久磨無粉雜入墨中、貯水不涸等特點。樟村有一大部分農村藝人專事生產羅紋硯。生產的品種繁多,造型有方、圓、橢圓形等多種;施藝可分素硯和雕硯兩大類。素硯規格有長方硯、方墨海、圓墨海、圓嘴、圓盒和半月形等;素硯價廉物美,是大宗產品,年出口和內銷達數十萬方;生產的雕硯,被文人墨客視為文房必備之寶,技藝由浮雕、淺雕、陰刻發展到精湛的圓雕,備受國內外行家讚譽。80年代產量達10萬方以上,除暢銷國內市場外,還遠銷日本、東南亞、歐美各國。

經濟


農業發展

樟村鎮
樟村鎮
一是打亮“玉京”白玉豆牌,對連片種植50畝以上的大戶給予前期資金扶持,免費提供技術服務,並成立農業流通服務隊,形成白玉豆產前、產中、產後一條龍服務。二是打響廣平茶品牌,著手引進資金對廣平茶進行全面懇復,擴大面積,提高產量,改進生產工藝、產品設計、包裝,讓廣平茶走出樟村;三是打好山區藥材牌,在原有1000畝基礎上,利用好退耕還林政策,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改革開放以來,樟村鎮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樟村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跳出樟村求發展、跳出資源謀發展,堅持“工業強鎮、商業興鎮、農業穩鎮、旅遊旺鎮”的發展戰略,以江西省重點建制建設為載體,以招商引資為抓手,全面提升了“小玉山”新形象。2005年末,樟村鎮實現GDP1.4億元,實現財政收入515萬元,完成招商引資5070萬元,農民人均年收入達3520元。

特色產業

樟村鎮
樟村鎮
玉山縣樟村鎮的板燈(又稱橋燈),相傳始於盛唐,興於明清,尤以清朝康熙年間為最,久負盛名,稱譽四方。樟村板燈由頭燈、子燈、尾燈三部分組成。頭燈分五穀頭與龍頭兩種。五穀燈因燈頭有五盞燈而得名,五盞燈分三層排列,第一層兩燈,中間安萬歲位,第二層兩盞燈。第三層即最高層,上裝一盞燈,比其餘四盞大,稱萬歲燈,燈頭的五盞燈寓有喜慶五穀豐登之意。龍頭燈燈頭高約四米,龍額當中有醒目的“王”字,長長的龍角上披掛著大幅紅布,威武壯觀。龍口含珠,龍珠由一百零八個正三角形細篾組合成圓珠,製作非常精巧。五穀頭燈,龍頭燈式樣不同,子燈、尾燈及舞燈形式則基本相同。子燈由長兩米、寬二十厘米的木板(每塊稱一橋)連接而成。每班燈少的有百來橋,多的達三百六十餘橋。每橋上綴兩盞彩燈,彩燈(當地稱燈鼓)分裡外兩層,外層呈八方形,上貼剪鏤精細、圖案美觀的燈花;裡層呈四方形,俗稱火堂,上面貼彩紙並繪有花鳥山水或書寫詩句俗語,火堂中心點燃蠟燭。燈鼓頂部飾有常青樹枝或五顏六色的紙花做成的花冠,非常美觀。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手藝高超者別出心裁地製作出精巧的花籃燈、鴛鴦燈、子孫燈、狀元燈、荷花燈、花瓶燈、酒罈燈、戲檯燈等特色燈,格外引人喜愛。尾燈有太極圖形(如蝸牛狀)、風扇形、龍尾形(例如S形)虎尾形、魚尾型,內燃五支蠟燭。樟村板燈從農曆正月十三日開始起燈至元霄節圓燈,連鬧三晚。抬燈時先由三響銃前頭報信,燈頭前有一對嗩吶開路,燈尾後有串堂鑼鼓班壓陣,一路吹拉彈唱,燈火輝煌,繞村走鄉,穿街過巷,熱鬧非凡。燈頭所到之處,各家各戶擺香案,放鞭炮接燈。家中的主事者肩披紅布,手托燭台等待著與燈頭互換蠟燭表示換來吉祥如意、豐收,並為燈頭披上大紅彩布。樟村板燈共有15個社,分別是臨江社、浦江社(又稱隱漿社)、永興社、祿社、禮作社、禮源社、暖水社、歇馬社、上吳社、白石社、坳口社、周公源社、牛頭社、魯村社、東源社,18班板燈,每班都有各自的串堂鼓。“打旋”是樟村板燈最熱烈最精彩的舞燈場面,也是觀燈者最嚮往、最興奮的時刻。一般在廣闊的曬場或河灘上進行。常見的打旋形式有“單旋”、“雙旋”、“折經摺”、“眼鏡旋”等,此外還有較為複雜巧妙的“龍頭虎尾旋”、“金盤托荔枝”、“雙馬旋”、“梅花旋”等。幾百米長的燈龍蜿蜒纏繞,盤旋騰舞,一會兒疊成金碧輝煌的燈山,一會兒又延伸舒展成一條璀璨奪目的金龍,千姿態百態,變幻無窮,令人目不暇接,樂不可支。

經濟發展

2011年國民生產總值增長18%,達到4.6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15%,達到7245元;財政收入2100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57‰以內。
農村經濟穩步增長
一是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基礎上,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共發放各種糧食直補、農資直補、良種補1808688.35元,極大促進了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全年種糧面積達到萬畝,實現了糧食大豐收;二是引導農民組建專業合作社,組建樟村鎮鴻潤茶葉專業合作社,進一步做大做強“廣坪茶”品牌;組建樟村鎮汪氏農產品專業合作社,進一步開拓樟村紅薯粉絲、紅薯片銷售市場;扶持做強盛大養殖專業合作社,促進了生豬、肉牛、山羊和禽類養殖業的發展;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龍頭帶動和溝通市場的橋樑紐帶作用,有力地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三是積極推廣種植業政策性保險,提高糧農抵禦風險能力,完成早晚稻保險11227畝,油菜保險2986畝,最大程度減輕了自然災害給農民帶來的損失。四是以大興水利建設為主抓手,投資24萬元,完成了營盤、雙溪兩村的水土流失崩崗治理工程;投資85萬元,完成了樟村、百果、雙溪三村河堤修復430米,渠道硬質化1650米工程;投資192.9萬元的懷塘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正在施工中,預計今年四月底完成。五是以“一大四小”造林綠化工程建設為載體,做好了造林綠化工作:全年共完成造林綠化5630畝,其中山上造林4700畝;以新農村建設點為依託,完成村莊綠化40畝,其它綠化890畝。同時,嚴厲打擊亂砍濫伐行為,處理盜伐案件6起,清繳盜伐林木35立方,有效制止了亂砍濫伐現象;加強森林防火,投資3萬元,修建28處永久性防火宣傳牌,處理野外用火21起,做好公益林管護及水源地闊葉林保護工作,改善了樟村的生態環境。
二、抓支柱、強後勁,項目強鎮步伐加快
過去的一年,我們始終堅持“立足樟村謀發展,跳出樟村求發展”的思路。對樟村鎮20個重點項目實行掛鉤領導責任制,以項目建設為重點,把引進大項目、好項目作為做大鎮域經濟總量的“一號工程”來抓,成功引進投資5000萬元的傑元機械有限公司,年產10萬台汽油發電機項目。江西省新光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程5000平方米的廠房建設項目。龍成機電有限公司鋁加工項目;樟村星華集團20畝企業用地續租項目;玉峰礦業公司技改項目。廣平電站以電代燃項目已獲省水利廳審批,姚源站、四級站增效擴容項目報批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爭取省發改委的支持,對電價進行了調整,增加了效益。對已引進的江西金龍電子、鵬盛紙業等項目,繼續做好跟蹤服務,加強協調,促進擴容增產見效;並出台相關措施,整合民間資本不斷投入創業,鼓勵鎮域內現有的個私企業上檔次、上規模、上水平,形成“人人創業、各顯其能”的局面。

政治


民主評議

村鎮自實行鎮務民評制度以來,對反映上來的“民情”進行集中梳理,並及時予以解決。對反映的78條意見和建議,通過辦理回復卡,解決問題70件,滿意率達到90%以上。通過實行鎮務民評,拓寬了群眾參政、議政的渠道,推進了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促進了幹部工作作風的轉變,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社會


教育事業

玉山縣樟村中學創辦於1957年,學校佔地面積100畝,現有在校學生3439人,教職工178人,建校50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模仿執行教育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辦學思想端正,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學校的硬體設施建設水平在上饒市同類學校中屬一流水平。學校為大中專院校輸送了6000多名優秀人才,其中在中央部委工作的20多人,考取博士研究生10人(其中博士后3人),考取碩士研究生100多人。2004年、2005年學校的高考質量在上饒市同類學校中名列榜首。完善的硬體設施和良好的教學質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和充分可定,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都對學校的事迹作了報道,稱讚學校是“大山裡的一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