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發展戰略

非均衡發展戰略

非均衡發展戰略,是將有限的資源首先投向效益較高的區域和產業,以獲得區域經濟的高速增長,並帶動其他區域、其他產業的發展的戰略。由於各國及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的差異性和社會資源配置的非均勻性,存在經濟發展的區域空間差異。區域經濟發展的非均衡性是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西方經濟學家在研究區域經濟發展規律時提出了許多有關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的理論,主要有循環積累因果原理、增長極理論以及區域經濟梯度轉移論。循環積累因果原理由經濟學家繆爾達爾提出,認為在市場機製作用下,發達地區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積累對自己有利的因素,落後地區則不斷積累對自己不利的因素,循環積累的作用使經濟在空間上出現了“地理二元經濟”結構,即經濟發達地區和經濟不發達地區同時存在。繆爾達爾認為必須依靠政府干預來限制地區差異的擴大。

目錄

學說


增長極理論由法國經濟學家佩魯於20世紀50年代提出,后經法國地理學家布德維爾和美國經濟學家赫希曼進一步發展完善。佩魯認為在某一特定的經濟空間存在著若干經濟中心或極,它會產生類似磁極作用的磁力場。增長極的形成是通過具有創新能力的主導企業在某些地區聚集而形成的一個集生產、科技、人才、金融等多種經濟功能於一身的經濟中心。增長極具有兩方面的效應,一是極化效應,即向心力,在極點地區產生規模經濟效益,增強極點的自我發展能力和競爭能力;另一是擴散效應,即離心力,增長極的生產要素向外圍轉移,對周圍地區產生輻射作用。區域經濟梯度轉移論是最具代表性的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理論。該理論由美國經濟學家弗農等人首創,其主要內容是:在一個大區域範圍內,由於地理環境、發展條件、歷史基礎等原因,區際間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客觀上存在經濟技術梯度。經濟創新活動所包含的新興產業、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管理方法的創建和運用首先發源於高梯度地區,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向低梯度地區轉移。我國的非均衡發展戰略借鑒了西方發展經濟學的理論,是鄧小平經濟發展理論的重要內容,包括“先富帶后富”、“先沿海后內陸”和“三步走”等內容。它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