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媯
陳宗媯
陳宗媯(1854~1922)清朝財政大臣。原名建中,字麓賓。今山東省東阿縣魚山鎮青苔鋪人氏。光緒六年(1880)進士。
初任戶部主事,補福建司主事,開山西員外郎、廣東司郎中、度支部左丞。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進犯北京,慈禧帶幕僚西逃長安,陳宗媯留在北京。后歷財政事宜被詔赴長安,所問及之處對答如流。大學士張之洞奏謂:“天下財政在陳部郎一人胸中。”次年10月,隨慈禧回京,由河南巡撫于蔭霖保薦,認四、五品京堂候補,加二品銜擢升。回家奔喪期間,被戶部尚書張為熙專電調京,委派調查南方財政,並於上海開辦國家銀行。後任光緒皇陵監修官、大清銀行監理官。其間,曾奉旨赴日本考察財政。不久,掛職回鄉,不問國是,課孫自娛。陳宗媯居官清正,凡饋送敬贈,概不收受。他用節省的俸祿為本村興建小學1座,為曲山寺院植松樹千棵,並於辛亥革命后將私蓄捐贈國家財政學堂。
親家羞愧
傳說一次陳宗媯前去,與親家攜手進城,親家沿途遍指山林土地店鋪字型大小誇富。陳宗媯坦然自若。來到衙門,州官親自迎接,將陳宗媯作為上賓,而親家卻被擋門外。飯畢,陳宗媯告辭,州官派轎子相送,親家備受冷落,餓著肚子步行回家。見面后,親家羞愧不已,待陳宗媯態度大變,不敢再輕視陳家,自嘆家產雖豐,不過土鱉財主而已。
“卅載憂勞退食余,金朝穩夢入華胥。名山召我將行矣,薄宦羈人何去諸。遍地情懷同野馬,還鄉況味問河魚。官無長物身粗健,緩步懶騎湖上驢。”(陳宗媯:《辭歸故里》)陳宗媯晚年,由於“國體變更,遂掛冠歸里”,結廬秀麗的曲山腳下,不問時事,在家以讀書課孫,濟世扶貧為樂。並把節省下來的俸祿,給本村建起一處小學,造福鄉梓,蔭及子孫。又在曲山寺院周圍,植柏樹千餘株,森森蒼蒼,為一地勝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如今時過境遷,曲山禪寺已不復存在,曲山山體、植被也沒有昔日風光,但現存的幾十株度支部左丞陳宗媯大人手植的蒼柏,以及巍峨聳立的陳氏故居,仍遺跡凸顯,古風猶存,似乎在向後人訴說著昔日的故事和輝煌。
陳家在青苔鋪是一個比較大的家族,最多時達80餘口人,四世同堂。在人們眼裡,陳家沒有官宦家庭的顯赫和霸氣,與鄉親四鄰和睦相處。這種良好的生存環境,全在於陳宗媯的身體力行和治家有方。據說陳宗媯的一個侄子進京找他要錢準備買幾畝地。他問侄子:“你現在每天吃幾頓飯?”侄子回答:“吃三頓飯。”他笑著說:“有三頓飯吃就行啦,還買地幹啥?你還準備吃四頓嗎?”陳宗媯分文沒給,就把侄子打發回家了。他還告訴家裡人,要時常周濟鄉鄰,憐恤窮人。並讓家人在自家的柴草垛旁邊,常年放著把三齒耙,本村和鄰村的鄉親沒柴燒的時候,可以隨便取用。陳宗媯雖然在京身居要職,可他從不濫用職權,居官自傲。而是嚴以律己,克勤克儉。他每年都要家人給他做兩雙布鞋捎去,表示不忘過去的艱苦生活。回故鄉探親時,車馬轎騎到大劉村時(離家鄉青苔鋪約二里地),都是棄轎步行進村,以一個平民的身份走在鄉間的土道上。和家鄉父老執手相見,親切攀談。既不顯示衣錦還鄉的榮耀,也不擺當官為宦的架子。辛亥革命后,他在北京將私蓄悉數捐贈給了國家財政學堂,自己則過著布衣粗食的清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