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不息

焦波執導的紀錄片

《川流不息》是由焦波執導的中國首部聚焦“5·12”汶川地震孤兒成長曆程的紀錄電影。

該片於2018年5月8日在北京舉行首映典禮,於5月12日在全國公映。

劇情簡介


《川流不息》從十年前孩子們因為地震變成孤兒的那一刻講起,當時片中的六個孩子最大的11歲,雖小的還不到5歲。十年來,他們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相同的是他們都被身邊的人用心用力地愛著。每一年焦波都會把孩子們聚在一起,為他們拍一組照片。孩子們漸漸長大,其中劉明富獨立拍攝完成了紀錄片《輪椅上的女孩》,“學霸”王晰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其他四個孩子也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前行著。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角色
劉明富劉明富
廖岑廖岑
王晰王晰
王海奕王海奕
何文東何文東
何美君何美君
朱楨朱楨
北川北川
田華田華
黃薇黃薇
姚明姚明

職員表

製作人焦波、袁長清
導演焦波
編劇焦波

幕後花絮


姚明在《川流不息》中也有“戲份”,他來到首映式現場時說:“當時我正在美國養傷,我想大家應該還可以記得那一刻的感受,國難興邦,大家用各自的能力撐起了災難之後的天空。而這部電影越看到後邊,越覺得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這些孩子們代表了汶川十年重生,而焦波背後的工匠精神則是社會責任的體現,讓我們看到了社會光明的一面。”姚明還帶來了簽名籃球作為禮物,送給片中的孩子們,寄語他們“勇敢前行”。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后,中國人壽決定資助國內著名攝影家、導演焦波長期持續拍攝地震孤兒災后“重生”的歷程。該紀錄電影通過長達10年的跟蹤拍攝,記錄了以6位孩子為代表的汶川地震孤兒的成長曆程,充分展現了他們在社會各界關愛下度過艱難時刻、於廢墟中重建希望的感人故事。

內容特點

《川流不息》的主人公,是6個四川孩子。10年前,他們與其他600多個孩子一同,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川”,是指四川、汶川、北川,也是指波濤奔涌、生生不息的生命長河。

拍攝過程

2008年到2009年,焦波數次赴災區拍攝期間,逐漸產生了收幾個地震孤兒為徒、教他們攝影的念頭。焦波表示,當他拍這些孩子時,他們總躲著我,充滿戒備,但當把相機給他們,讓他們自己拍,那一刻他們是快樂的。
就這樣,2009年夏,焦波收了劉明富、廖岑,以及王晰、王海奕兄妹,何文東、何美君兄妹為徒,送給每個孩子一台小相機,教他們基礎攝影知識,讓他們拍下身邊認為值得記錄的畫面。這一年,孩子中最大的13歲,最小的7歲。此後,在焦波與6個孩子的近10年往來中,一部記錄他們成長曆程的紀錄片逐漸成形。

影片評價


《川流不息》透露著一股向上和向善的力量,不但記錄了中國人在災難面前的團結和不屈,也讓大家看到了以中國人壽為代表的大型民族企業的使命擔當和社會責任感。(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媒教育學院院長羅青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