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癰

頸癰

頸癰,中醫病名,是發生在頸部兩側的急性化膿性疾病,俗名“痰毒”。相當於西醫的頸部急性化膿性淋巴結炎。特點是初起局部皮色不變,腫脹,疼痛,灼熱,腫塊邊界不清。

簡介


● 英文名稱:Cervical Abscess
● 又稱:時毒、痰毒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外科

古籍摘選


● 頸癰生於頸之兩旁,多因風溫痰熱而發,蓋風溫外襲,必鼓動其肝木,而相火亦因之俱動,相火上逆,脾中痰熱隨之。頸為少陽絡脈循行之地,其循行之邪至此而結,故發癰也。(《瘍科心得集·辨頸癰鎖喉癰論》)

名詞解釋


● 頸癰是指生於頸部兩側的癰。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頸癰是一種急性化膿性疾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階段,但更多發生於兒童,冬春季節易發。發病部位多在頸兩側,頜下、耳後、頦下亦可出現。

病因病機

● 本病的發病因素主要是外感風溫、風熱、濕熱等邪氣,毒邪蘊結少陽、陽明經脈,致氣血凝滯,久鬱熱毒而發病。
● 頸癰亦可因喜食膏粱厚味、辛辣酒水,導致濕熱內蘊,循經上行於頸部而發病。
● 頸癰還可因顏面、頭項部癤瘡、齲齒、膿耳、鼻疔等病邪熾盛,毒邪流竄於頸部而發病。

癥狀表現

● 本病發作較急,初起膚色不變,局部腫脹,結塊腫大如雞卵,腫塊邊界清楚,后腫塊變紅漸大,堅實,漫腫無頭,邊界不清,灼熱疼痛,可伴有惡寒發熱、頭痛項強,全身不適等全身癥狀,舌質紅,苔白厚,脈見滑數。
● 病至3~5天,病勢漸進,腫勢加重,半頸通腫,色紅焮熱劇痛,痛如雞啄,伴有高熱、口渴、煩躁、便秘、尿赤等症,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此為欲化膿,當腫塊軟而有波動感時則表示成膿。
● 瘡面潰後排出稠厚黃白膿液,腫漸消,熱漸退,則病情向愈;若體質較弱,膿水較稀薄,傷口不易收斂。

中醫施治

● 頸癰初期宜疏風清熱、化痰消腫,宜用牛蒡解肌湯或連翹消毒飲加減;外治可用玉露膏、四黃膏,或金黃散外敷等。
● 中期治療宜清熱解毒、活血托毒,宜用五味消毒飲加軟堅活血葯,如赤芍、穿山甲、當歸等;外治宜切開引流,用摻七三丹或九一丹的線條引流。
● 膿盡腐肉脫落後,可選用生肌膏、太乙膏外用等。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陳紅風。中醫外科學.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