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堤亭

沙堤亭

沙堤亭建於清康熙年間。此亭形式獨特,亭分上下兩層,上層中空,四邊有虛閣,八個角的飛檐上各懸鐵馬飛鈴,微風吹動,叮噹作響。從不同角度看,每個平面均為八角,故又名“八角亭”。

景點簡介


沙堤亭風光
沙堤亭風光
沙堤亭現屬於省重點保護文物。它上下共三層,中空,上有迴廊。因為它是一種鎮風水的標誌性建築,不是用來攀高遊玩的,所以沒有上樓的樓梯。站在東面進村的路上可以看見“沙堤”二字出村時的西面可以看見“雲路”二字,這都是分別蘊涵深意的:古時候唐模村有許多人在外經商、為官,逢年過節都衣錦還鄉,村人為表示歡迎,往往在這亭前路上鋪上一層黃沙,相當於現在隆重場合的紅地毯。這條路又在溪邊堤上,故名“沙堤”;出村離開時,踏在我們腳下的青石板路上,抬頭望亭,便見“雲路”二字,寄託從此將平步“青雲”,步步高升的美好願望。沙堤亭的獨特造型可謂舉世無雙,全國原樣就這一座。1991年,安徽省發生特大洪水,為感謝全國人民的無私捐助,特複製了此亭於北京陶然公園,取名“風雨同舟亭”,意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團結精神。

景點特色


步出沙堤亭,有一條青石板路,它是一種采自浙江的上乘石料—— “茶源石”鋪築而成。從這裡一直到村西頭的主街,都是採用這種石料鋪路,共有3360塊,一年365天,十年約3360天,這也寓意著唐模村學子經十年苦讀,一朝中榜,走出村去,從此平步青雲。如此精細嚴謹的建築構思和建築體系的完成,也可以反映出當時唐模村經濟的繁榮、財力的富足和建造的艱辛。

唐模村簡介


唐模村
唐模村
唐模村,始建於唐、培育於宋、元、盛於明、清。歷史上因經濟活躍、民風純樸,而被譽為“唐朝模範村”,是徽州歷史悠久,人文積澱深厚的文明古村。該村位於黃山之口,毗鄰歙縣牌坊群。檀干溪穿村而過,全村夾岸而居,村內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橋九貌”之勝及“一村三翰林”之譽而聞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