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三聖街道的結果 展開

三聖街道

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轄街道

三聖街道地處成都市錦江區東南部,三環路嬌子立交外側,幅員面積16.31平方公里。北鄰成華區保和街道,東北連龍泉驛區大面街道,南接雙流區新興鎮,西毗錦江區成龍路街道辦事處。成龍大道自西向東從轄區內穿過。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錦江區三聖街道辦事處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東南部,東與龍泉驛區接壤,南與雙流區交接,西連柳江街道辦事處,北鄰成龍辦路街道辦事處,面積16.3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275.97畝,人均耕地面積0.6畝。

行政區劃


三聖街道轄1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三聖街道辦事處駐喜樹路社區成龍大道一段1166號。
 社區居民委員會  
510104037001幸福社區510104037002江家堰社區510104037003大安橋社區
510104037004駙馬社區510104037005紅砂社區510104037006萬福社區
510104037007梔子街社區510104037008喜樹路社區510104037009銀木街社區
510104037010楊樹街社區510104037011白樺林路社區

人口民族


人口

三聖街道總人口27401人,其中農業人口17300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78440人。

政治


領導分工
區委常委、黨工委書記:李旭負責主持全面工作。
三聖街道地圖
三聖街道地圖
黨工委副書記、主任:朱文飛主持景區管委會、街道辦事處行政工作,主管財稅、審計工作。
黨工委副書記:冉衛協助分管辦公室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工作,負責維生公司工作,對口聯繫萬福社區。
副主任:常慶協助分管城鄉統籌辦公室和推進土地產權改革辦公室工作,對口聯繫江家堰社區。
副主任:曾志勇協助分管社會事業科和社區服務中心工作,對口聯繫駙馬社區。
副主任:田東協助分管社區管理科、司法所工作,負責農業工作、花鄉花卉總公司工作,對口聯繫幸福社區。
副主任:肖福明協助分管景區管委會和百花園鄉村酒店工作,對口聯繫紅砂社區。
街道武裝部長:胡揚協助分管城市管理科和城管執法中隊工作,協助分管街道財務工作、花香小城鎮開發公司工作,對口聯繫大安橋社區。
街道調研員:毛遠樹協助田東同志工作,對口協助聯繫幸福社區。
街道副調研員:鄧秀蓉協助肖福明同志工作,對口協助聯繫紅砂社區。
街道副調研員:代家蓉協助冉衛同志負責人大、紀檢、婦聯、工會工作;協助常慶同志工作,對口協助聯繫江家堰社區。
街道副調研員:馬代林協助肖福明同志工作,對口協助聯繫萬福社區。
政務發展
2008年10月14日上午,三聖街道組織全體機關幹部、社區兩委主要負責人集中傳達學習了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轄區推進土地產權制度制度改革、城鄉一體化建設等方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同時,結合轄區實際就貫徹會議精神提出了具體措施:一是繼續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根據區委、區政府及區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小組的要求,繼續通過完善組織機構、健全工作機制、細化工作步驟等方式,積極探索通過土地流轉、區域整體規劃、項目引進等方面實施居民持續增收的有效途徑。二是繼續實施土地整理工作。全面推進轄區“198”土地整理、高威體育運動休閑公園項目及外環路200米生態帶拆遷工作,促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有序上市和農用地二次流轉。三是繼續推進試驗區重點項目建設。積極協調許燎原博物館二期、高威體育運動休閑公園項目開工建設,完成藍頂藝術中心項目畫家入住並對外開放;積極協調新居辦與大安橋新居一期項目投資業主的回購談判力度,儘快實施大安橋新居一期居民入住工作。四是繼續完善街道職能調整。通過有效整合社區資源,增強幹部公僕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將街道社區管理重心向社區下移、公共服務職能向社區延伸、工作陣地向社區前移,加大對涉及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的需求服務,同時,深入開展服務發展、服務經濟、服務企業為主題的“三服務”活動,切實推進落實企業後續服務,努力營造轄區良好的投資軟環境,進一步深化街道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經濟


2009年三聖街道轄區居民人均純收入12544元。
三聖街道鄉村旅遊區
三聖街道鄉村旅遊區
該處按照區委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部署,因地制宜,成功打造了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三聖花鄉”,走出了一條農村土地不徵用、不拆遷,農民不失地、不失業、不失利,農民變市民、農村變新貌的道路;奮力開拓,成功打造畫意村,引入了藍頂藝術中心、許燎原創意設計博物館等文化產業化項目,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基地項目建設初見雛形;搶抓機遇,在各社區順利組建了新型集體經濟組織,深入開展了“198”區域農村集中居住區企業拆遷和宅基地及房屋置換工作,同時,加大了農村土地二次流轉力度,著重發展以現代商貿、文化創意、旅遊觀光和運動休閑為主的現代服務業,有力地盤活了農村生產要素,優化了產業結構,發展了集體經濟,增加了農民收入,從縱深不斷深化了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的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基本實現了城鄉同發展共繁榮、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