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利用率

工業總產出對生產設備的比率

產能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也叫設備利用率,是工業總產出對生產設備的比率,就是實際生產能力到底有多少在運轉發揮生產作用。統計該數據時,範圍包括製造業、礦業、公用事業、耐久商品、非耐久商品、基本金屬工業、汽車業及汽油等八個項目。

詞語概念


CPI與產能利用率
CPI與產能利用率
統計該數據時,涵蓋的範圍包括製造業、礦業、公用事業、耐久商品、非耐久商品、基本金屬工業、汽車業及汽油等八個項目。代表上述產業的產能利用程度。當產能利用率超過95%以上,代表設備使用率接近全部,通貨膨脹的壓力將隨產能無法應付而急速升高,在市場預期利率可能升高情況下,對該國貨幣是利多。反之如果產能利用率在90%以下,且持續下降,表示設備閑置過多,經濟有衰退的現象,在市場預期利率可能降低情況下,對該國貨幣是利空。市場一般最為重視美國的產能利用數據。在美國,一般每月中旬公布前一個月的數據。

財務分析


競爭對手財務狀況的分析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成長性分析和負債情況分析、成本分析等等。
競爭對手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通常採用的指標是利潤率。比較競爭對手與本企業的利潤率指標,並與行業的平均利潤率比較,判斷本企業的盈利水平處在什麼樣的位置上。同時要對利潤率的構成進行分析。主要分析主營業務成本率、營業費用率、管理費用率以及財務費用率。看哪個指標是優於競爭對手的,哪個指標比競爭對手高。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提高本企業的盈利水平。
比如,本企業的營業費用率遠高於競爭對手的營業費用率。這裡就要對營業費用率高的具體原因作出詳細地分析。營業費用包括:銷售人員工資、物流費用、廣告費用、促銷費用以及其他(差旅費、辦公費等)。通過對這些具體項目的分析找出差距。並且採取相應的措施降低營業費用。
競爭對手的成長性分析
主要分析的指標是產銷量增長率、利潤增長率。同時對產銷量的增長率和利潤的增長率做出比較分析,看兩者增長的關係。是利潤的增長率快於產銷量的增長率,還是產銷量的增長率快於利潤的增長率。一般說來利潤的增長率快於產銷量增長率,說明企業有較好的成長性。但在現實市場狀況下,企業的產銷量增長,大部分並不是來自於自然的增長,而主要是通過收購兼并的方式實現。所以經常也會出現產銷量的增長率遠大於利潤的增長率的情況。所以在作企業的成長性的分析的時候,要進行具體的分析,剔除收購兼并因素的影響。
其他的財務狀況分析,如資產負債率的分析、成本分析,在很多財務管理書里都提到,這裡就不再討論。
產能利用率
產能利用率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尤其是對於製造企業來說,它直接關係到企業生產成本的高低。產能利用率是指企業發揮生產能力的程度,很顯然,企業的產能利用率高,則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就相對的低。所以要對競爭對手的產能利用率情況進行分析。
分析的目的,是為了找出與競爭對手在產能利用率方面的差距,並分析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改進本企業的業務流程,提高本企業的產能利用率,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競爭對手的創新能力分析
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是一個超競爭的環境。所謂的超競爭環境是指企業的生存環境在不斷的變化著。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很難說什麼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只有不斷的學習和創新,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所以學習和創新成了企業的主要的核心競爭力。

改進指標


可以從如下的幾個指標來進行:
1)推出新產品的速度,這是檢驗企業科研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指標。
2)科研經費佔銷售收入的百分比,這體現出企業對技術創新的重視程度。

計算公式


產能利用率的公式:產能利用率=實際產能/設計產能*100%
產能利用率的過低,造成人員、生產設備的閑置及成本的浪費;另外,產能利用率亦可評估產能擴充的需求程度,若產能利用率過高,可能表示產能有擴充的必要性,擬定擴充計劃,以免受限於固定產能而影響交期。

中國情況


中國工業產能利用率
年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全年
2018年76.5%76.8%76.5%76.0%76.5%
2021年77.2%78.4%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