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事件

美國製造的戰爭挑釁事件

北部灣事件,又稱東京灣事件,是美國於1964年8月在北部灣(又稱東京灣徠)製造的戰爭挑釁事件。

1964年7月底,美國海軍軍艦協同西貢海軍執行“34A行動計劃”,對越南北方進行海上襲擊,8月1日,美第七艦隊驅逐艦“馬多克斯”號為收集情報,侵入越南民主共和國領海,次日與越南海軍交火,擊沉越南魚雷艇。美國政府迅即發表聲明,宣稱美海軍遭到挑釁,3日,美總統 L.B.約翰遜宣布美國艦隻將繼續在北部灣“巡邏”,l4日,美國宣稱美軍艦隻再次遭到越南民主共和國魚雷艇襲擊,即所謂“北部灣事件”,並以此為借口於5日出動空軍轟炸越南北方義安、鴻基、清化等地區,7日,美國國會通過《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總統在東南亞使用武裝力量。這一事件是美國在侵越戰爭中推行逐步升級戰略,把戰火擴大到越南北方的重要標誌。

過程


1964年8月2日,美國海軍的馬多克斯號驅逐艦正在北部灣執行“水文地理研究”任務,三艘不明國籍的魚雷艇突然出現在海平線上,它們高速駛向“馬多克斯”號,並施放魚雷對美艦發起攻擊。頓時,警報聲響徹“馬多克斯”號,艦長奧吉爾一邊指揮躲避,一邊下令立刻開火還擊。由於雙方火力相差懸殊,很快一艘魚雷艇被美艦火炮擊沉,另兩艘受傷逃走。美艦在戰鬥中確認了魚雷艇的身份,它們是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海軍的艦隻。8月4日晚,“馬多克斯”號和另一艘驅逐艦“特納·喬伊號”報告稱,它們在同一海域再次遭到北越魚雷艇的襲擊,並用猛烈的火力擊退了對手的攻擊。

影響


這條消息立刻成了當時美國各大媒體的頭條,迅速傳遍全國。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公開發表電視演說,下令對北越政權採取報復性打擊。隨即,64架美軍轟炸機進入北越領空,對義安、鴻基和清化等地進行了狂轟濫炸。
美軍轟炸北越的第二天,美國總統約翰遜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一份咨文,要求國會允許他動用美國武裝部隊反擊北越的襲擊行動,保護東南亞的“自由與和平”,保護南越和寮國。
1964年8月7日,美國國會通過《東京灣決議》(東京灣即北部灣),批准總統採取所有必要的措施抵抗任何針對美國軍隊的武裝襲擊。國會的決議為約翰遜總統下令全面介入越南戰爭開了綠燈,大量美軍士兵和武器裝備進入越南,越南戰爭全面爆發。
“北部灣事件”成為越南戰爭的分水嶺:在此之前,美國並未直接介入戰爭,只是派遣軍事顧問和提供軍事裝備,幫助南越和寮國抵抗北越的“共產主義顛覆”;但“北部灣事件”后,美國全面軍事介入越戰,並對北越實施“飽和轟炸”和“焦土政策”,使雙方陷入長達10年的全面戰爭中。戰爭讓北越軍民傷亡超過170萬人,另有33萬人失蹤;美軍死亡5.8萬人,受傷30.4萬人;南越政府軍死傷近70萬人,另外還留下了數不清的寡婦、孤兒和殘疾人。

爭議


徠事實上,整個事件進程與美國政府公布給媒體的情況完全不符。
在1964年8月2日,“馬多克斯”號活動的海域並不在公海,而是已經進入北越領海執行偵察任務,為美軍大規模介入戰爭收集情報,同時為襲擊北越沿海港口的南越軍艦提供掩護。當北越魚雷艇試圖將美艦驅逐出自己的領海時,“馬多克斯”號竟率先開火攻擊北越魚雷艇,導致衝突發生。而在8月4日晚上,根本就沒有北越魚雷艇襲擊美國軍艦。不過,美國軍艦的確是開火了。根據美國海軍的檔案記錄,美國的兩艘驅逐艦共發射了近400枚炮彈和5枚深水炸彈,可是這些炮火統統是在無的放矢。美軍飛行員詹姆斯·斯托克戴爾當晚正在空中執行任務,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說:“我坐在駕駛艙里注視著整個事件,我們的驅逐艦隻是對著假想目標開火,那裡根本沒有魚雷艇,除了漆黑的水面和美國自己的火力外一無所有。”
“馬多克斯”號艦長稱當晚該艦聲吶發現了12枚射向自己的魚雷,但是真實的情況是該艦的聲吶在執行任務前就已出了故障,加上當晚海面上風力很大,所謂的“魚雷”不過是一些海上噪音罷了。後來,約翰遜總統自己也意識到整個事件是一個錯誤,他在1965年承認:“我們的海軍當時是對著那裡的鯨魚開火。”
美國對“北部灣事件”的強硬反應得到了美國媒體的支持,約翰遜總統在1964年8月4日晚的演講贏得了主流媒體的讚美。儘管當時有很多記者發現了“北部灣事件”中的一些疑點,但出於“愛國和安全考慮”,他們不願意或不敢對官方的聲明提出質疑,於是謊言通過美國的媒體廣泛傳播,為美國政府全面介入越南戰爭奠定了輿論基礎,而美越兩國人民也最終被謊言拖入了戰爭的深淵。
1995年,美國越戰期間的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訪問越南,在會面時,麥克納馬拉問武元甲“1964年8月4日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武元甲回答:“8月4日那天,絕對沒發生任何事。”
據《紐約時報》2005年10月31日報道,美國歷史學家馬修·艾德根據一份解密文件,揭開了1964年“北部灣事件”的真相,指出這是美國為擴大越南戰爭而精心策劃的一場騙局。製造這起醜聞的主角是美國國家安全局,它是美國最重要的情報機構之一,主要負責密碼破譯和無線電監聽工作,這個部門的情報對美國總統的決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艾德指出,8月4日當晚,國家安全局的譯電專家在翻譯截獲的北越無線電信號時犯了“誠實的錯誤”,把越南人民軍的暗號“我們犧牲了兩名同志”(指8月2日戰鬥中的傷亡),錯誤地翻譯為“我們損失了兩艘船”,從而判定北越艦艇對美軍發起了進攻。這個錯誤馬上就被國家安全局的官員們發現,但他們卻故意隱瞞,向上級提供了北越襲擊美軍的錯誤情報,結果當時的約翰遜總統據此做出讓越南戰爭全面升級的決定。

意義


北部灣事件
北部灣事件
一些歷史學家稱,即使沒有“北部灣事件”,約翰遜總統也會全面升級越南戰爭,只不過是另外再找一個借口罷了,因為美國的既定政策是消滅北越,這是由當時的國際形勢及軍事戰略決定的。當時美國和蘇聯正在東南亞地區進行激烈的軍事競爭,如果北越統一了越南,就會嚴重損害美國在那一地區的戰略利益。為此,美國必須打擊北越。
事實上,戰爭計劃在“北部灣事件”爆發前就已擬好,早在當年5月底美軍就圈定了北越的94個目標進行空襲,大規模的調兵計劃也已制定完成,因此美國全面發動越南戰爭的意圖明確,需要的只是一個借口,而國家安全局故意提供錯誤情報,捏造“北部灣事件”,為約翰遜總統提供了一個最“合理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