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葉癲癇

額葉癲癇

額葉癲癇是起源於額葉的具有單純部分性發作、複雜部分性發作以及繼發性全身性發作或這些發作的混合性發作特徵的癲癇。大部分額葉癲癇屬於繼發性癲癇,可以繼發於腦皮質發育不良、腦損傷、腦血管疾病、腦腫瘤、顱內感染等。少數為病因不明的原發性額葉癲癇。額葉癲癇占各類部分性癲癇的20%~30%。主要癥狀是局灶性陣攣性發作、非對稱性強直性發作、失神性發作等。治療上主要用抗癲癇藥物,也可通過手術治療。可出現癲癇持續狀態,長期發作會出現不可逆的腦功能受損,也會出現抑鬱,智力下降等併發症。有明確病灶者術后可治癒,非病灶性癲癇療效差。

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神經外科

病因


● 大部分額葉癲癇屬於繼發性癲癇,可以繼發於腦皮質發育不良、腦損傷、腦血管疾病、腦腫瘤、顱內感染等。
● 少數為病因不明的原發性額葉癲癇。

癥狀


● 額葉癲癇發作類型描述如下:
● 輔助運動區發作
● ● 在輔助運動區的發作,其形式為姿勢性的局灶性強直伴有發聲、言語暫停以及擊劍姿勢。患者的頭部和眼球轉向癲癇起源的對側,致癇灶對側的上肢外展,肩部外旋,肘部屈曲,其外觀好似患者正在注視自己的手。還可表現為同側的上下肢強直性外展,上肢遠端的動作比下肢遠端更明顯,被稱為“擊劍姿勢”。
● 扣帶回發作
● ● 發作形式以複雜部分性伴有發病時複雜的運動手勢自動症,常見自主神經征,如心境和情感的改變。
● 前額極區發作
● ● 前額極區發作形式包括強迫性思維或起始性接觸喪失以及頭和眼的轉向運動,可能伴有演變,包括反向運動和軸性陣攣性抽動和跌倒以及自主神經征。
● 眶額區發作
● ● 眶額區發作的形式是一種複雜部分發作伴有起始的運動和手勢性自動症,嗅幻覺和錯覺以及自主神經征。
● 背外側部發作
● ● 發作形式可能是強直性的或者較少見的陣攣,伴有眼和頭的轉動以及言語停止。
● 島蓋發作
● ● 島蓋發作的特點包括咀嚼、流涎、吞咽、喉的癥狀、言語停止,上腹部先兆恐懼以及自主神經征現象。味幻覺在此區特別常見。
● 運動皮質發作
● ● 運動皮質癲癇主要的特點是單純部分性發作,在較低的前Rolando區受累可能有言語停止、發聲或言語障礙,對側面部強直-陣攣運動或吞咽運動、全身性發作經常發生。在外側裂區,部分運動發作不伴有進行性或Jackson癲癇發作出現;特別是在對側上肢開始。旁中央小葉受累時,發作呈同側足部出現強直性運動,有時對側腿部也出現強直性運動,發作后Todd癱瘓常見。

檢查


● 確診額葉癲癇還需要行腦電圖、影像學檢查等。
● 腦電圖
● ● 發作間歇期可無明顯異常,動態腦電圖有可能觀察到癲癇波。為癲癇提供診斷依據。
● 影像學檢查
● ● CT、磁共振可發現額葉及相鄰部位病灶,有利於致癇灶定位。

診斷


● 醫生主要依據臨床表現來診斷癲癇。出現下列特徵中的一種即可診為額葉癲癇:
● 全身性強直-陣攣性驚厥發作后即刻意識喪失。
● 癲癇發作初期,頭和眼轉向對側,繼而全身性驚厥,發作后意識喪失常提示致癇灶位於額葉前1/3部位。
● 初期頭和眼轉向病變對側,意識清楚和逐漸意識不清,繼而意識完全喪失及全身性驚厥發作,提示致癇灶起源於額葉凸面的中間部位。
● 表現為身體某部份的姿勢運動,如對側手臂強直高舉,同側手臂向下伸展及頭轉向病變對側,提示致癇灶位於額葉中間部位的內側面。
● 常表現無表情感,或有短暫的動作停頓,思維紊亂,並凝視繼而全身性驚厥發作。
● 經磁共振確診存在病變的癲癇病人,大多數病例在癲癇手術切除病變后,獲得良好的療效。而對於磁共振檢查無陽性發現的非病灶性癲癇,術后療效並不理想。

鑒別診斷


● 一些疾病可能出現抽搐、全身性強直-陣攣性驚厥發作、意識喪失等表現,容易與額葉癲癇相混淆。這些疾病包括其他類型的癲癇發作,腦血管病,癔症,低血糖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進行詳細檢查,請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治療


● 有明確病因的額葉癲癇,需要先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 病因不明的額葉癲癇,如果只發作過一次,而且癥狀比較輕微,可以暫時觀察,不進行特殊處理。
● 如果癲癇多次反覆發作,或出現癲癇持續狀態,需要採取治療措施,控制癲癇發作。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抗癲癇藥物治療、切除性手術治療等。

危害


● 可出現癲癇持續狀態,長期發作會出現不可逆的腦功能受損,也會出現抑鬱,智力下降等併發症。

預后


● 存在明確病變的癲癇病人,在癲癇手術切除病變后,獲得良好的療效。對於磁共振檢查無陽性發現的非病灶性癲癇,只能依靠藥物治療。

預防


● 在日常生活中,癲癇患者要注意預防癇性發作,並儘可能不到危險場所,不從事高空、水中及高溫作業,注意生活規律化。
● 避免精神刺激、調節飲食等。
● 遵守醫囑,按時定量服藥,不能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