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門作風

衙門作風

國家公職人員在上班期間,閑聊天、玩遊戲、打撲克,說話態度惡劣,或是濫用職權、推諉扯皮、無故拖延辦理時限等,被公眾形象地稱為“機關病”,有群眾毫不客氣將其稱為“衙門作風”。對於“衙門作風”,恐怕經常到機關辦事的人體會更深。 “門難進,話難聽,臉難看,事難辦”、“磨破嘴,跑斷腿”等坊間流傳的話語,就是群眾對機關“衙門作風”的形象描述。這種“衙門作風”,直接導致機關部門辦事效率低下,成為政府機關提高行政能力的障礙,雖是少數,卻直接影響了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和公信力。中國政府對“衙門作風”出重拳、動真格,體現了一個以民為本的責任政府的膽識和魄力。

表現及危害


衙門作風是行政領導幹部官僚作風的一種形象比喻。在對待人民群眾上總是"臉難看、話難聽、門難進、事難辦";有的甚至還"捶桌子打板凳嚇唬人";有的則將前來辦事的人"推之門外、拒之門外"或"一拖再拖、一延再延";有的是見了辦事者"有表示"才肯動手辦,"沒表示"則"此路不通";有的則"當面答應得乾脆,過後就是不辦理",哄弄欺騙辦事者;有的見了前來要求解決矛盾困難的群眾就"能躲則躲",等等。凡此種種現實表現,均是"衙門作風"之"怪症",而其"根子"仍是"官僚主義"、"官老爺作風"在"作祟弄怪"。因為有些"為官者"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高高在上"、"豈是一般老百姓能隨便見面的"、"辦事總不能動不動就找我們領導"、"我們領導是辦大事的,豈能為你小百姓辦些雞毛蒜皮之事"。有些辦事的工作人員則認為"有事找領導,我們'小蘿蔔頭'算個啥"、"有禮則辦、無禮休想"、"是好事就辦,是困難就拖、是矛盾就躲"、"有所表示就快辦、沒啥'意思'就拖辦"。凡此種種,都是"官僚主義"與"官老爺作風"的"真實面目",說穿了就是嚴重地脫離了人民群眾、背叛了人民群眾,其結果自然是這些衙門及官員們在人民群眾心目中"大打折扣"甚至"印象極差",這也自然影響著黨和政府的威信與形象。由此可知,"衙門作風"是"百害而無一利"。
"衙門作風"不但"令人生厭",且"害人不淺"。不予剷除是不行的。而要剷除這種"衙風作風",根本在於各級領導幹部務必要牢固樹立起"一切為著老百姓、為了老百姓一切"、"想為群眾所想、憂為群眾所憂、急為群眾所急、干為群眾所干"的意識觀念,並讓這種意識觀念指導實踐,貫穿於行動之中,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事為民所辦";其次是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各級領導幹部務必要帶好頭、表好率,不僅是要求下屬如何如何去做去干,而自己仍是"面目依舊、江山依舊",要真正做到凡是下屬應做到的,領導應先做到,凡是下屬不能做的,領導更應"令行禁止",千萬莫再是各項紀律制度只"寫在紙上、貼在牆上、講在口上,就是難落實到行動上",再就是各級領導幹部不可"坐等"群眾"上門來求",而應主動、自覺地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看群眾需要什麼、問群眾求什麼,儘可能地把困難解決在基層、把矛盾解決在現場,如這些年來不少地方推行的"墟場聯合辦公制度"、"首問責任制"、"辦事公開制度"就值得推廣和發揚,且要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並不斷完善創新,儘可能地減少群眾"進城辦事"、"上門求人",而應是領導"下去辦事"、"下去多問"。唯有這樣,才會使衙門作風"銷聲匿跡",才會使機關單位成為"門易進、事易辦,一臉笑容待人,一腔熱情辦事"的"陽光地帶"。

成因


之一,特權心態。不把自己當作人民公僕,而是當作人民老爺,內心深處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什麼時候他們能夠把自己當成真正公僕了,這樣的特權心態才會消失。
之二,人浮於事。機構臃腫,人多事少,實在沒有什麼可乾的事情。
之三,規範寬鬆。有的是有規範不遵守,有的是根本沒有嚴格的規範,這必然導致人員的自由散漫。
之四,監督失落。上級監督,人民監督,輿論監督等都不夠,需要進行加強。
之五,素質不高。這個素質指的是公僕素質,即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不足。
之六,示範匱乏。其實,有些地方、有些部門的普通幹部職工有衙門作風,關鍵還是他們的領導沒有做出很好的表率。領導做好了,下屬自然嚴格要求自己。
之七,評價單調。重視上級評價、量化評比等,卻忽視了百姓評價。
機關衙門作風,是一些地方機關單位的通病,河北省的強力治理開了好頭。期盼今後不僅從現象治理,更要從根源上治理,讓衙門作風在我們的機關單位徹底消失。

轉變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建立,政府的身份由“為民作主”的“家長”轉變為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而公眾則是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購買者。公眾通過繳納賦稅保證政府的正常運轉,政府則通過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獲得賦稅,政府變成了一個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大管家”。在封建時代官吏還要講“食君祿報君恩”,一些政府工作人員對待職責範圍內的工作拖拉推諉扯皮,辦事效率低下,在位不謀政,實在是有愧提供自己每月薪水的納稅人。優秀共產黨員吳金印曾說:“老百姓養個母雞還會下個蛋,幹部不給老百姓辦事,連個老母雞都不如,要你有啥用?”
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小禮堂召開的徵求民意的座談會上說,“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們的權力是人民給的,我們應該對人民負責。” “中南海的大門是面向廣大群眾的”。溫總理的話,是對現代服務型政府的深刻理解和清醒認識,是對“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最好的詮釋與註解。
風”開刀的“效能風暴”中,一些“老爺”下崗,一些“庸官”讓位,這是建設效能政府必須的懲戒措施,於國於民有利。在其位,就要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謀其政,盡其職。否則,為了“一路人”的利益,只能選擇“一家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