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溪街道

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轄街

平溪街道,隸屬於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地處玉屏侗族自治縣南部,東鄰大龍街道和麻音塘街道,南接湖南省懷化市新晃侗族自治縣黃雷鄉,西連新店鄉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大有鎮,西南接皂角坪街道,北接朱家場鎮。總面積44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平溪街道總人口3.6萬人。

徠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至清雍正五年(1727年),平溪鎮為平溪衛治所。民國三十年(1941年),設平溪鎮。1984年1月,第一區改為平溪鎮。2016年1月16日,貴州省同意撤銷平溪鎮,設置平溪街道、皂角坪街道。截至2020年6月,平溪街道轄7個社區居委會和3個村委會,街道辦事處駐舞陽村。

2011年,原平溪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16億元,比上年增長3.2%。農民人均純收入3017元。截至2020年6月,平溪街道各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40萬元。

歷史沿革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至清雍正五年(1727年),為平溪衛治所。
清雍正五年(1727年),衛改縣,為玉屏縣治所。
民國十四年(1925年),設區(中區)。
民國十九年(1930年),置回護鎮。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改置一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設平溪鎮,轄東門、西門、館驛、四眼塘、茅坪、混寨、紅花坪、安坪、高家境、七里塘、野雞坪11保、107甲。
1984年1月,第一區改為平溪鎮。
1992年4月,鎮屏鄉併入平溪鎮。
2016年1月16日,貴州省同意撤銷平溪鎮,設置平溪街道、皂角坪街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4年1月,原平溪鎮轄平溪、四眼塘、舞陽、七里塘4個行政村,36個生產合作社。
1992年4月,原平溪鎮,轄四眼塘、北門2個居民委員會和七里塘、舞陽、瓮陽、野雞坪、安坪、槍木龍、皂角坪、楊柳、平溪、鐵家溪、馬頭田、茅坪、紅花、四眼塘14個行政村。
徠截至2011年末,原平溪鎮轄北門橋、紫氣山、教場壩、文水4個居民委員會,七里塘、舞陽、瓮陽、野雞坪、安坪、枸木龍、皂角坪、楊柳、平溪、鐵家溪、馬頭田、茅坪、紅花、四眼塘1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3個居民小組、131個村民小組。
2016年1月16日,平溪街道以原平溪鎮七里塘村、舞陽村、安坪村、馬頭田村、紅花村、楊柳村、平溪村7個村和文水社區、教場壩社區2個社區為行政區域。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平溪街道轄7個社區居委會和3個村委會,街道辦事處駐舞陽居委會。
平溪街道區劃詳情
文水社區康華社區平溪居委會舞陽居委會七里塘村委會
教場壩社區安坪村委會紅花居委會馬頭田村委會楊柳村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溪街道地處玉屏侗族自治縣南部,東鄰大龍鎮,南接湖南省懷化市新晃侗族自治縣黃雷鄉,西連新店鄉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大有鎮,北接朱家場鎮。總面積4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平溪街道地處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傾斜的過渡地帶,地勢西高東低。舞陽河以南屬苗嶺東段,呈起伏連綿的低山狀;舞陽河以北,向東北方向呈起伏不連綿的低山丘陵狀;中部地勢較低。

氣候

平溪街道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多年平均氣溫16.4℃,極端最低氣溫-4.2℃(1993年1月160);極端最高氣溫38.9℃(2002年7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1248.7毫米,極端年最少雨量1054.1毫米(1995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10月,5月最多。

水文

平溪街道境內有舞陽河流經。

自然災害

平溪街道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雪凝等。最大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95年6月,最嚴重的一次雪凝災害發生在2008年1月。

自然資源


截至2011年末,原平溪鎮主要礦產資源為重晶石、黏土岩、猛、石灰石、大理石、鐵、磷、石英、砂岩9種。分佈在鐵家溪、枸木城、野雞坪、安坪、舞陽、七里塘等村。
截至2011年末,原平溪鎮有耕地面積11115畝。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原平溪鎮轄區總人口42130人。總人口中,男性21638人,佔51.6%;女性20492人,佔48.64%;14歲以下11730人,佔27.84%;15~64歲26319人,佔62.47%;65歲以上4081人,佔9.69%0總人口中,以侗族為主,達33200人,佔78.8%。2011年,原平溪鎮人口出生率13.71‰,人口死亡率4.67‰,人口自然增長率54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34人。
截至2020年6月,平溪街道總人口3.6萬人,流動人口1.5萬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原平溪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16億元,比上年增長3.2%。農民人均純收入3017元。
截至2020年6月,平溪街道各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40萬元,三個貧困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都在20萬元以上(馬頭田村40.22萬元、安坪村31.44萬元、楊柳村25.34萬元)。
第一產業
2011年,原平溪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紅薯為主,生產糧食4419噸,其中水稻3024噸,薯類573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料作物、蔬菜;油料作物種植面積8100畝,產量784噸,其中花生69噸,油菜715噸;蔬菜種植面積1.56萬畝,產量11397噸。
原平溪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原平溪鎮生豬飼養量3.02萬頭,年末存欄1.13萬頭;羊飼養量2675隻,年末存欄1230隻;牛飼養量3300頭,年末存欄2550頭;家禽飼養量6.93萬羽。2011年,原平溪鎮生產肉類1857噸,其中豬肉1685噸,牛肉94噸,羊肉24噸;禽蛋52噸。
截至2011年末,原平溪鎮累計造林615畝,其中防護林115畝,經濟林615畝,竹林7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3.0萬株,林木覆蓋率46.07%,活立木蓄積量1.7萬立方米;水果種植面積520畝,主要品種有黃桃、西瓜、草莓等。
2011年,原平溪鎮水產品總產量200噸。
第三產業
2011年末,原平溪鎮有商業網點780個,從業人員88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6億元,比上年增長1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24%。

交通


平溪街道境內形成由鐵路、公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湘黔鐵路(株六複線)過境。
2011年,原平溪公路客運總量21.9萬人次,貨運總量40.15萬噸。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原平溪鎮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2120人,專任教師78人;小學11所,在校生4768人,專任教師26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488人,專任教師12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原平溪鎮有文化藝術團體6個,會員20個;各類藝術表演團體6個,演職人員248人;俱樂部2所;鎮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2平方米。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原平溪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其中鄉級衛生院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6張,固定資產總值45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3人,其中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3人。2011年,原平溪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8110人次,住院手術25台次,出院病人263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末,原平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37戶,人數712人,支出151.6721萬元,比上年增長105%;城市醫療救助7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040人次,共支出36.6066萬元;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11人次,支出430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254戶,人數3781人,支出101.59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9人,支出3.67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7人,支出12.59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3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781人次,共支出9.38萬元;農村臨時救濟92人次,支出3.14萬元。
截至2020年6月,平溪街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共有416戶1389人。其中,脫貧戶371戶1279人(2014年脫貧11戶43人、2015年脫貧32戶99人、2016年脫貧10戶40人、2017年脫貧318戶1097人),未脫貧戶45戶110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0.13%下降至2017年的0.88%。
平溪街道
平溪街道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原平溪鎮有郵政網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1家。

文化


● 名字由來
平溪街道因宋朝時此地設平溪峒而得名。
平溪街道
平溪街道

地方特產

● 玉屏茶油
玉屏茶油,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平溪街道為種植區。玉屏茶樹是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栽培二形成。茶樹高3米左右,樹冠自然圓形或塔形,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開花,果實次年10月中下旬成熟,花果同枝,有“抱子懷胎”的俗稱。油茶籽經過蒸炒、壓榨、原油、過濾、脫膠脫酸、乾燥、檢驗等工序製成成品玉屏茶油。玉屏茶油色澤黃紅,無顆粒,澄清、透明,光澤度好。
2014年10月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准“玉屏茶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平溪街道
平溪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