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潘公戲

德安潘公戲

徠德安潘公戲(布帳儺)源於唐末宋初,以“請神”、“驅鬼”、“捉蛇”、“尋醫”、“關公打大刀”、“豎楊樹樁”、“單、雙杠翻杠”、“倒立表演”、“拜天拜地”等表演形式,於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分白天游春和晚上表演兩項,演出內容主要是祈神保佑、驅鬼逐魔、消禍滅災、保佑合家平安、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增延福壽,並雜有農事生活、四季時調娛樂,亦有一定的宗教禮儀、雜技表演色彩。

簡介


徠德安潘公戲(布帳儺)源於唐末宋初,以“請神”、“驅鬼”、“捉蛇”、“尋醫”、“關公打大刀”、“豎楊樹樁”、“單、雙杠翻杠”、“倒立表演”、“拜天拜地”等表演形式,於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分白天游春和晚上表演兩項,演出內容主要是祈神保佑、驅鬼逐魔、消禍滅災、保佑合家平安、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增延福壽,並雜有農事生活、四季時調娛樂,亦有一定的宗教禮儀、雜技表演色彩。其特點是開棚做戲,棚為布帳(幕),做戲即表演演員頭戴儺面(鬼臉殼),語言及唱歌均屬當地原生態的民歌唱段,樂器僅限鑼、鼓、笛三種,表演器具有木偶(裝有三根支杆、二尺來長杖頭),面具用樟木雕刻的各種人頭像,以油漆化妝。游春和表演都有嚴格的程序和各種儀式,既有人物故事、場次故事,又有歌舞,唱、唸、做、打、雜技等綜合性表演手段,所唱段子的音韻都是儺歌《柳七娘子游春》音韻的主旋律。

地理位置


德安潘公戲(布帳儺)流傳於德安縣境內吳山、愛民兩鄉,主要分佈在樟楊柳村“六桂”、“三胡”、“二李”、“一陶”共12個村落,位於東經115°23′—115°50′,北緯29°10′—29°30′,地處幕阜山脈中段。據唐人崔令欽所著《教坊記》中記載,傳承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

特點


德安潘公戲(布帳儺)歷史悠久。其形式、表演藝術、內容、口白等都具有獨特濃郁的地方特色,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在整個中華民族古文化系列中佔有重要位置,是民俗和人類生存發展史的一個縮影,是江西贛北丘陵山區祭祀文化活動的寶貴資源,為儺文化的學術研究提供了極有價值的依據,並可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推陳出新,古為今用,不斷提高民俗、祭祀文化的品味,充實豐富中華民族“儺”文寶庫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