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醫大學

國內高等院校

軍醫大學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培養衛生技術人才的高等學校。1995年有4所。分別在廣州市、上海市、重慶市、西安市,均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設軍醫、中醫、藥學、護理、衛生防疫、醫學檢驗、口腔醫學、放射工程、醫學電子工程、海軍醫學、空軍醫學等系。各校均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位。主要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學制專科2年~3年,本科為4年~6年,研究生3年。

基本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華北醫科大學、長春醫科大學、西北人民醫藥專門學校、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以及接收地方的南京大學醫學院、南昌醫學院等的基礎上,組建了7所軍醫大學。1954年,合併為4所。1958年,長春第一軍醫大學移交地方。1962年,齊齊哈爾醫學院劃歸軍隊建制,改稱齊齊哈爾軍醫學院,1970年遷至廣州,1975年改稱第一軍醫大學。此後,軍隊長期保留著4所軍醫大學:第一軍醫大學,駐廣州市;第二軍醫大學,駐上海市;第三軍醫大學,駐重慶市;第四軍醫大學,駐西安市。2004年,第一軍醫大學移交地方。①機構編成。軍醫大學機關編有訓練部、政治部、校務部和科研部。內設基礎部、專業系、附屬醫院和相應教研室。其中,第二軍醫大學的海軍醫學系、第三軍醫大學的高原軍事醫學系、第四軍醫大學的航空航天醫學係為軍醫大學所獨有,體現了鮮明的軍事醫學特色。另外,第二軍醫大學和第四軍醫大學編有研究生院。第四軍醫大學還編有護理系,承擔全軍衛生士官培訓任務。②專業設置。三所軍醫大學在專業設置上特色鮮明,優勢互補。除開設臨床醫學、藥學、口腔醫學、護理學、中醫學、衛生事業管理等地方醫科大學常設專業外,還開設有空軍臨床醫學、海軍臨床醫學和高原醫學專業,培養滿足部隊需求的軍事醫學人才。軍醫大學在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課程設置中突出軍隊特色,開設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能訓練課程,強化衛生勤務學、軍隊衛生學、軍隊流行病學、三防醫學、野戰內外科學等軍事醫學學科的教育。③培養模式。分為學歷教育和任職教育兩大類。學歷教育包括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專科4個層次,學制分為2年、3年、4年、5年、7年、8年等;任職教育包括各級衛生技術人員培訓、地方大學生入伍培訓、專業職務晉陞培訓、在職幹部輪訓和各類指令性短訓班等多個層次,學制從15天到1年不等。另外,第二軍醫大學還承擔著外訓任務,每年為外軍培養一定數量的衛生專業技術人才。④招生、分配。軍醫大學招生對象為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士兵,學員畢業後分配至部隊衛生機構、醫院、療養院、門診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學科研單位等。2005年,軍醫大學開始招收無軍籍學員,入學時沒有軍籍,畢業分配到部隊后辦理入伍手續。⑤學科建設。三所軍醫大學都是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設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生物學等博士后流動站。其中,第二軍醫大學的肝膽外科、胸心外科、免疫學等學科,第三軍醫大學的野戰外科、燒傷外科、防原醫學等學科,第四軍醫大學的神經解剖學、消化內科、口腔醫學等學科,都在全國乃至世界醫學界享有較高聲望。在2001年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評估中,3所軍醫大學共有22個二級學科入選國家重點學科,其中第二軍醫大學9個,第三軍醫大學3個,第四軍醫大學10個。各軍醫大學均承擔軍隊、國家醫學科研任務,是重要的科學研究基地,在軍隊、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為適應未來軍隊建設的需要,軍醫大學將由原來以學歷教育為主向學歷教育與任職教育並重轉型,充分發揮人才和智力優勢,更加突出軍事醫學特色,全面提升整體辦學質量和水平,為部隊培養更多高素質醫學專業人才。
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附屬醫院和若干個全軍性醫學研究中心,有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在臨床和科研方面均有突出成果。如第一軍醫大學的顯微外科解剖學、休克微循環、纖維內窺鏡診斷消化疾病,第二軍醫大學的肝臟外科,第三軍醫大學的燒傷研究和野戰外科等,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第四軍醫大學的雙手十指全離斷再植成功屬世界首創。各校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方針,發揚艱苦奮鬥、嚴謹治學、勇於創新的校風,為部隊培養大批技術骨幹和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