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單純皰疹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臨床以簇集性水皰為特徵的皮膚疾病。有自限性,但易複發。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是世界範圍內流行最廣泛的感染之一。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分原發性感染和複發性感染,單純皰疹病毒1型感染主要以兒童多見,主要累及腰以上的皮膚黏膜,常見表現為單純皰疹性唇炎,通過直接接觸傳播。單純皰疹病毒2型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或經產道傳播給新生兒,主要表現為外生殖器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包括局部外用藥和口服藥物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皮膚破損,可繼發細菌感染;具有傳染性,可傳染給他人。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經過規範治療后,多數患者可以痊癒,但易複發。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

病因


● HSV-1型初發感染多發生在5歲以下幼兒,通過生活密切接觸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膚黏膜及腦部感染。
● HSV-2型初發感染主要發生在青年人或成人,通過密切性接觸傳播,引起生殖器部位感染。

癥狀


● 多見於1~4歲兒童,多數感染后不出現癥狀而呈隱性感染,僅少數出現癥狀。HSV-1感染多發生在口腔、唇、眼、腦和腰部以上皮膚等部位。HSV-2感染多見於子宮頸、外生殖器和腰部以下皮膚等部位。
● 急性皰疹性口齦炎。為最常見的原發性感染。起病急,有發熱,口腔和舌的黏膜及牙齦發紅、充血,並出現成群的皰疹,破裂后形成小潰瘍,潰瘍可延及咽喉、齶等處,偶可波及食管和氣管,可出現口舌疼痛,頸部淋巴結腫大和壓痛。一般1~2周后自愈。
● 皮膚皰疹。皰疹多發生在局部皮膚,皰疹周圍皮膚充血,皰疹乾燥后結痂而痊癒。發生在皮膚濕疹基礎上的稱為皰疹性濕疹。皰疹性濕疹以及皮膚燒傷病人發生的HSV感染,均可引起全身性感染,病情嚴重,病死率較高。
● 急性皰疹性角膜結膜炎。在球結膜局部可見皰疹,分泌物少。病變在角膜時,可見角膜表面有樹枝狀潰瘍,較深的潰瘍癒合后可引起角膜白斑,常影響視力,也可引起前房積膿、虹膜睫狀體炎及眼葡萄膜炎等,可以致盲。
● 生殖器皰疹。多由HSV-2引起,是一種性病,發生在婦女的子宮頸、陰道或外陰部,男子的陰莖頭、包皮、冠狀溝及其周圍的皮膚。先發生皰疹,破潰后成為淺表潰瘍,局部疼痛,可同時有發熱、排尿困難、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和壓痛。
● 急性皰疹性神經系統感染。較少見,可表現為腦炎、腦膜炎、脊髓炎、神經根炎等。皰疹性腦炎病情兇險,病死率高達50%左右,倖存者多留有永久性的後遺症。
● 全身性播散性感染。表現為腦、肝、肺、眼、腎上腺及全身皮膚黏膜等皰疹性病變,病人有高熱、咳嗽、呼吸困難、發紺、黃疸、抽搐、昏迷和全身皮膚黏膜皰疹等,病死率極高,可達60%~70%。
● 先天性感染。患生殖器皰疹的婦女,其胎兒可先天性感染HSV,結果引起流產、早產、死胎及先天性畸形如小頭、小眼、脈絡膜視網膜炎、發育遲緩和智力低下等。
● 複發型感染。指部分患者原發感染消退後,在誘發因素刺激下,於同一部位反覆發作,多見於成人。好發於口周、鼻周、外陰,也可見於口腔黏膜等部位。發作早期局部常自覺灼熱,隨後出現紅斑、簇集狀小丘疹和水皰,可相互融合,數天後水皰破潰形成糜爛、結痂繼而感染。病程1~2周。在外陰複發通常稱為生殖器皰疹,屬性傳播疾病。

檢查


● 主要是視診,病毒培養鑒定可作為診斷依據。

診斷


● 醫生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病毒培養陽性即可確診。
● 根據簇集性水皰,好發於皮膚黏膜交界處及複發等特點。
● 病毒分離;特異性抗HSV抗體檢測;從組織標本、腦脊液或皮膚黏膜刮片中檢測典型的細胞病變、病毒抗原或核酸。

鑒別診斷


● 需要與帶狀皰疹、膿皰瘡、手足口病等疾病鑒別,可通過病史、臨床表現、血常規檢查等區別。

治療


●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

外用藥物

● 外用藥物主要包括3%阿昔洛韋軟膏、1%噴昔洛韋乳膏或爐甘石洗劑;繼發感染時可用0.5%新黴素霜、莫匹羅星軟膏。

口服藥物

● 可口服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

危害


●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皮膚出現破損,可繼發感染;具有傳染性,可傳染給他人;部分患者會複發,影響正常生活。

預后


●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經過規範治療后,多數患者可以痊癒,但易複發。

預防


● HSV-1型初發感染多通過生活密切接觸感染,因此避免接觸單純皰疹急性發作期患者的皮損可有效預防。
● HSV-2型初發感染主要通過密切性接觸傳播,因此潔身自好可有效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