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錦元

原汪精衛秘書,中共地下黨員

汪錦元(1909—1992),江蘇蘇州人。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地下情報工作。1940年打入汪偽政府內部卧底,擔任汪精衛秘書,搜集汪偽政府和日本“交易”的各種情報,及時上報黨組織。

人物生平


汪錦元
汪錦元
汪錦元少年時,因其父早逝,被其母送到日本。
1929年隨母到上海謀生,並改名汪錦元。
后受日籍中共黨員西里龍夫等人的影響,於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初,奉命打入偽上海市政府秘書處。由於其有一半日本血統,日語熟練,辦事認真負責,深得汪精衛私人秘書周隆庠的信任和欣賞。
1940年9月,汪錦元因周隆庠推薦去了南京,並打入“汪公館”,做了汪精衛的隨從秘書兼日語翻譯。
從1940年到1942年的兩年多中,汪錦元隨汪精衛參加了和日本人的一些會談。汪錦元抓住一切時機搜集汪偽和日本軍國主義“交易”的各種情報。
1942年8月,汪錦元等人因西里龍夫牽連被日本警方逮捕。
1945年5月,汪錦元等人獲釋后隨新四軍聯絡部部長揚帆來到新四軍淮南根據地。經了解審查和上級組織批准,汪錦元恢復組織關係。
1945年9月,汪錦元受命到國民黨統治區長期潛伏,相機打入國民黨機關,開展對敵隱蔽鬥爭。從此,汪錦元與黨組織失去聯繫。
上海解放后,汪錦元曾在東方經濟研究所和保衛部門任職。
1955年夏,他因所謂“潘揚案”被捕,關在北京。
1982年8月,潘漢年、揚帆案得到徹底平反,汪錦元的問題也得到昭雪。
1992年3月26日,汪錦元因病去世。

人物事件


汪錦元
汪錦元
1942年7月29日上午7時許,一輛汽車急馳穿過南京城,向城西方向駛去,突然停在了一座豪華宅院門前。這座宅院是當時偽國民政府主席、大漢奸汪精衛的公館。緊接著,從汽車裡跳下幾個身穿便服的日本憲兵,他們徑直闖進汪公館,在負責警衛該宅院的日本憲兵隊的配合下,不一會兒帶走了一位三十齣頭、白凈清秀的年輕人,他的名字叫汪錦元。汪錦元是汪精衛的隨從日文秘書。他平時謙恭有禮,辦事認真,深得汪精衛、陳璧君夫婦的賞識,汪公館上下對他的印象也很好。日本憲兵司令部不打一聲招呼就把身邊的人捉去,這使汪精衛非常生氣,但也無可奈何。汪精衛的夫人陳璧君向來器重汪錦元,現在日本憲兵在她眼皮底下公然逮捕汪錦元,更使她火冒三丈,她不顧汪精衛的勸阻,再三要求偽外交部次長周隆庠出面和日本方面交涉。就在當時,眾人並不知道,汪錦元的真實政治身份是中共秘密黨員、中共上海情報科派駐南京的戰略情報員。
從1940年到1942年,汪錦元隨汪精衛參加了和日本人的一系列會談,又曾隨汪精衛“出訪”日本和偽滿洲國。汪精衛和陳璧君把這個沉默寡言、和善親切的青年當作心腹,以此為掩護,汪錦元抓住一切機會收集汪偽政府和日本軍國主義進行各種骯髒“交易”的情報,例如日本與汪精衛簽訂的《日支新關係調整綱要》賣國密約,汪精衛從日本政府得到的武器裝備情況,汪精衛身邊來往人員情況等絕密情報。這些情報被迅速送交南京情報組負責人,又由可靠機敏的政治交通員張明達送往上海情報科,再經秘密電台報送延安黨中央,得到了周恩來等領導人的稱讚。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汪錦元先後在上海市的東方經濟研究所和保衛部門任職。他工作積極勤奮,但很少談及自己的革命經歷,特別是給汪精衛當日文秘書這段歷史,更是從不提及,甚至連他的子女都不知道他過去的工作情況。汪錦元的默默無聞,表現出了一個無產階級戰士畢生忠誠於事業、奉獻於人民的極為可貴的精神品質。1992年3月26日,汪錦元因病逝世,上海市有關部門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

人物評價


中共有關部門對其的評價是:在從事黨的情報工作期間表現積極,認真負責,對革命事業有一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