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太華
歷史人物
毛太華,男,漢族,祖籍在江西吉州龍城(今吉水縣八都鎮)。
元末明初因避亂遷至雲南瀾滄衛(今麗江市永勝縣),在瀾滄衛生活了多年並留下後裔,立下軍功偕二子內遷,毛太華是瀾滄衛毛氏和韶山毛氏的共同始祖,麗江是韶山毛氏與吉水毛氏的中轉站等。
人物經歷
不堪忍受盤剝欺詐,便背井離鄉,向人煙稀少、蠻荒之地的西南方向尋求生路。
毛太華從江西吉水西遷大約在元末明初,即1366年(丙午年)之後。因是逃難中,兵荒馬亂,前途未卜,沒有確定的目標,走到哪裡算哪裡,有活干能維持生計就停下來,沒活干又往前走,故而途中滯留時間較長,約有兩三年,到達永勝時,已是明朝初年。永勝當時叫北勝,除了海拔較高,達2400米左右外,地理、氣候、自然條件與故土龍城相差不大。加上當地世居的是彝、僳僳、白、納西、普米、傣和苗等土著民族,社會相對安定。
毛太華等人來到此地,為謀生計,靠幫工度日,屬“打工仔”之列。由於年輕,身強體壯,特別能吃苦耐勞,又掌握了先進的農耕技術,深受當地土著民族的賞識和好評,日子過得很安穩。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壬戌年)),明軍平定雲南,北勝土知府高策率眾內附,朝廷實行“改土設流”,北勝府降為北勝州,明軍留下部分軍士駐守北勝州。為鞏固領地,確保一方穩定,留守北勝州的明軍就地招募了一批軍士擴充隊伍,毛太華應招從軍,開始了農耕、練兵、作戰的屯戍生涯,其屯戍地在鳳山山麓。毛太華娶當地納西族王氏為妻,安家落戶,這期間已提升為管轄120名軍士的百戶長,居住地也即命名為“毛家灣”。在民間,凡是這一時期進入麗江永勝的外籍人都稱作是“洪武調衛”來的,他們是當地農耕文明和中原文化的早期傳播者。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乙亥年)),明王朝為統攝金沙江上游的土司地界,調雲南中衛(當時雲南每衛官軍編製6500人)於滇西北邊關要地北勝州,設置軍政合一的瀾滄衛軍民指揮使司,正式推行“寓兵亦農,屯民實邊”政策。次年,首任瀾滄衛指揮使王佐率督本衛官兵和所轄北勝、永寧、蒗蕖三州土司軍民在州治南構瀾滄衛城(即今永勝縣城)。毛太華率本百戶軍士參加了規模空前、聲勢浩大的築城工程,並立下軍功,受到嘉獎,賜封為“武德將軍”。
此時,毛太華從避亂討生計到從軍作戰、築城建軍功,從為人耕作到娶妻生子,從毛頭小伙到“鄉音無改鬢毛衰”,在永勝已經生活了三十餘年,他已是年過半百的中年人了。故鄉離他萬水千山,龍城只是他魂牽夢繞的所在了。
家族內遷
據考察,毛太華內遷湖南,原因有二:其一,由於元末戰亂,湘潭人口在明初時減少很多。明朝政府為了填充湖南人口之不足,於是從鄰省(主要是江西)遷入大量人口。毛太華雖從雲南瀾滄衛來,但原籍江西,也在填充之列,即“以軍功撥入楚省”。其二,瀾滄衛軍屯將士中以湖南長沙府人口居多。至今的永勝人口音頗似湖南腔,辭彙也和湖南話基本相同。毛太華的軍屯戰友中,湘鄉、湘潭人極力介紹、鼓動他一同前往,對故土漸漸模糊的毛太華便隨同他們遷到了湖南湘鄉縣北門外居住。十餘年後,毛太華去世,其子毛清一和毛清四便遷到湘潭的七都七甲定居,這便是後來揚名天下的韶山沖了。
家族後代
毛太華的長子、四子入楚,二子清二、三子清三留下來繼承軍戶、延綿嗣續,繁衍生息。在鳳羽毛家灣北灣毛華詩老人家,筆者還發現了毛清二(號用)的墓碑,碑文如下:“吾族原籍江西吉州龍城,始祖太華宦遊從戎,屯戍瀾滄衛,后以軍功奉調,攜長子、四子內遷。明故一世祖旌表忠義、武德將軍毛公諱用、字清二老大人之墓。”毛清二等兄弟在永勝毛家被尊為一世祖,永勝境內相對集中居住並以毛氏命名的村莊有河口毛家村、鳳羽毛家灣、西湖毛家灣、翁彭毛家村、清河毛家井和片角毛家灣等。
毛太華,被韶山毛姓奉為始祖,在《毛氏族譜》中,處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二修一卷載:“始祖太華,元至正間避亂,由江西吉州龍城遷雲南瀾滄衛。娶王氏,生子八。明洪武十三年庚申以軍功拔入楚省,惟長子清一、四子清四與之偕,解組僑居湘鄉北門外緋紫橋。十餘年沒,葬五里牌道士山,后清一、清四二公卜居湘潭三十九都,今七都七甲韶山家焉,開種韶山、鐵陂、烏塘、東塘等處,共田四百餘畝,編為一甲民籍。”
二修卷首《會宗說》載:粵自吾祖太華公,元至正年間避陳友諒之亂,由江西吉州仙茶鄉遷雲南,因與鄉人蔡姓者共躲瀾滄衛,亂定后,洪武十三年庚申,奉朝廷招募之令,公偕蔡及子清一、清四來湘鄉北門緋紫橋。蔡亦分道下屯攸縣之陸田。其時同族人命傳公亦由仙茶鄉徒雲南,后因開闢黔省,公與劉姓共頂補洪武躲籍三戶軍人李良保,奉調貴州平壩衛右所第十百戶。蓋當時大亂之後,以軍為重,初不計,后之為子孫累也。
命傳以軍功拔入湖廣長沙府湘潭縣三十九都,標立石羊塅毛家灣,給田四百有奇,娶王氏,生子三,全山、受山、凹山。受山創業湘鄉四十三都,地名快溪。子孫繁衍,至今傳為扶州得道毛公受山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