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山萬佛寺

靜寄山莊內的勝景之一

盤山萬佛寺原名“石佛殿”,位於盤山南坡、石趣園西門。由照壁、天王殿、鐵鐘、大雄寶殿等四大部分組成。

盤山萬佛寺萬佛殿,殿內供奉有中國最大的三聖佛石雕,塑有10960尊佛像。1993年,韓振帶領玉石庄人依託豐厚的文化底蘊,將石佛殿重建於原址西1公里處,並更名為“萬佛寺”。它背依陡峰,下臨危崖,是京東、津北惟一的佛、法、僧三士俱全的佛門聖地,數十裡外即清晰可見。“萬佛寺”三字為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所題。

主要景觀


殿內置有全國最大的“西方三聖”石雕立佛,正中為“阿彌陀佛”,高8.1米;左右分別為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高各7.6米。殿內東北西三面牆壁,自裙牆上緣至頂為萬佛壁,有窟式小佛龕10960個,各龕內均置佛像1尊。1997年,玉石庄人改建石佛殿,增建石佛殿配殿,增建有“萬佛寺照壁、天王殿、大雄寶殿及東西配殿,九十九級水音台階。”至此,“萬佛寺”終於建成。如今,“萬佛寺”已成為天津市佛教協會指定的眾信徒開展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歷史沿革


盤山萬佛寺
盤山萬佛寺
萬佛寺是盤山重要的歷史古迹,也是佛門聖地、藝術殿堂。它是在原靜寄山莊石佛殿的基礎上建造的。萬佛寺於1993年9月1日開光,隨即對遊人開放。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為題額。
萬佛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50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修。為靜寄山莊內的勝景之一。清乾隆皇帝親為其撰聯:“如許神通推佛法;本來面目見真山”。萬佛寺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前院由山門、大雄寶殿、配殿組成。伴著神奇神秘的水音,登上九十九級台階,躍上平台,即可進入萬佛殿。殿面闊五間,面積420平米,殿內供奉三尊站立的主佛。正中為阿彌陀佛,身高8.7米。阿彌陀,梵語譯音,意無量,也譯為無量清靜佛、無量壽佛或無量光佛。佛家靜土宗以阿彌陀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凡願往生者,一心不亂,長念名號,臨終時佛即出現,前來指引,往生樂土。右邊為右脅侍大勢至菩薩,左邊為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各高6米。佛像造型古拙,線條簡潔,姿態生動,為北方所僅見。三佛合稱“彌陀三聖”。萬佛殿東、北、西三面滿布佛龕,塑有10960尊佛像。使人進入殿內,彷彿置身於莊嚴肅穆的佛國之中。萬佛殿西側,有一“聖泉”四季不涸。泉水清澈,飲后甘冽之氣沁人肺腑。
萬佛寺為天津市宗教活動場所之一,住有僧人,晨鐘暮鼓,香客雲集。每適農曆二月十九日、七月十五白、九月十九日、臘月初八日,這裡要舉辦大型佛事活動。初一、十五及春節良辰吉日,善男信女們來這裡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