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真菌感染

肺部真菌感染

肺部真菌感染指由真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指肺和支氣管的真菌性炎症或相關病變。引起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分致病性真菌與條件致病性真菌。肺部真菌感染的癥狀可輕可重,決定於病原體和宿主的狀態。抗感染治療是肺部真菌感染治療的關鍵環節,包括經驗性治療和抗病原體治療。肺部真菌感染會合併或繼發併發症,如起肺炎、肺膿腫、肺栓塞等。預后與多方面因素有關,早期、規範治療,有利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就診科室


● 呼吸內科

病因


● 發生肺部真菌感染取決於兩個因素:病原體和宿主因素。引起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分致病性真菌與條件致病性真菌。引起肺部真菌感染的常見原因如下:
● 患有某些慢性基礎疾病,如肺結核(結核空洞)、支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惡性腫瘤、糖尿病、營養不良、燒傷等,或臨床上進行某些創傷性檢查,如導管插管等。
● 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
● 臨床上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放射性治療或化學治療等。
● 器官移植后(腎移植、肝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等)。

癥狀


● 肺部真菌感染的癥狀可輕可重,決定於病原體和宿主的狀態。肺部真菌感染常見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難等癥狀,常伴有發熱。
● 體格檢查:呼吸急促,肺部聽診可聞及濕啰音。

檢查


● 確診肺部真菌感染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
● 侵襲性肺麴黴病:感染早期胸部X線和CT檢查可見胸膜下結節樣高密度影影,病灶周圍可出現暈輪征,發病10~15天後,肺實變區液化、壞死,影像學檢查可見空腔陰影或新月征。
● 肺孢子菌肺炎:胸部CT檢查可見磨玻璃樣肺間質浸潤,伴有低氧血症。
● 實驗室檢查:可行痰或氣道分泌物的塗片(鏡檢查找真菌菌絲)、真菌培養,還可以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檢測(GM試驗),必要時根據病情及患者耐受情況行組織活檢以明確病原微生物。

診斷


● 醫生診斷肺部真菌感染,主要依據危險因素、典型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等。

危險因素

● 1.無免疫功能抑制的基礎疾病的患者,經抗生素治療72~96小時仍有發熱等感染徵象,並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 患者因素:年齡大於65歲、營養不良、肝硬化、胰腺炎、糖尿病、COPD、腎功能不全、嚴重燒傷、腸功能減退或腸麻痹等基礎情況。
● 治療相關性因素:近期內進行各種侵入性操作,如機械通氣>48小時、留置血管內導管、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等,長時間使用3種或3種以上抗菌藥物、全胃腸外營養、持續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3周以上等。
● ● 2.存在免疫功能抑制的基礎疾病的患者(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HIV感染、骨髓移植或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等),當出現體溫>38℃或<36℃,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 免疫功能抑制的證據:中性粒細胞減少(<0.5×10⁹/L)且持續10天以上,60天內出現過中性粒細胞減少並超過10天,之前30天內接受過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或放療等。
● 高危的實體器官移植受者、腎功能不全、皮質類固醇治療、移植後繼發細菌感染、巨細胞病毒(CMV)感染等等。

臨床特徵

主要臨床特徵


● 侵襲性肺麴黴病:感染早期胸部X線和CT檢查可見胸膜下的結節樣高密度影,病灶周圍可出現暈輪征,發病10~15天後,肺實變區液化、壞死,影像學檢查可見空腔陰影或新月征。
● 肺孢子菌肺炎:胸部CT檢查可見磨玻璃樣肺間質浸潤,同時伴有低氧血症。

次要臨床特徵


● 持續發熱>96小時,經抗生素治療無效。
● 具有肺部感染的癥狀及體征: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難等癥狀;肺部啰音或胸膜摩擦音等體征。
● 影像學檢查可見除主要臨床特徵之外的新發非特異性肺部浸潤影。

微生物學檢查


● 留取氣管內分泌物或合格痰標本直接塗片染色鏡檢發現菌絲,且培養連續≥2次分離到同種真菌。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經直接鏡檢發現菌絲,真菌培養陽性。
● 合格痰液或BALF直接鏡檢或培養發現新生隱球菌。
● 隱球菌莢膜多糖抗原呈陽性結果。
● 血清(1,3)-β-D-葡聚糖抗原檢測(G試驗)連續2次陽性。
●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檢測(GM試驗)連續2次陽性。

微生物學或組織病理學依據


● 肺組織標本檢出菌絲或球形體,肺組織標本、胸液或血液黴菌培養陽性。肺組織標本檢出酵母菌細胞和(或)假菌絲,或經鏡檢發現隱球菌。另外肺組織標本、痰液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發現肺孢子菌包囊等。
● 組織病理學是診斷的“金標準”。

鑒別診斷


● 肺部真菌感染需要與其他病原體肺炎相鑒別,如流感嗜血桿菌、肺炎克雷伯桿菌、變形桿菌引起的肺炎等。另外,還需要與肺結核進行鑒別。
● 典型者可通過發病年齡、起病急緩、痰的顏色、痰塗片、胸部X線等檢查加以初步鑒別。各型不典型肺炎的臨床鑒別較困難,最終的鑒別均需病原學檢查。
● 如果出現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難等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治療


● 預防性治療
● ● 高危患者可使用特定藥物預防某種特定的真菌感染及其所致真菌病,如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患者,使用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TMP-SMZ)預防肺孢子菌肺炎。
● 經驗性治療
● ● 當高危患者臨床表現和影像學徵象提示真菌性肺炎時,在還未獲得病原學結果之前,可考慮進行經驗性治療。醫生應充分綜合考慮可能的感染部位、病原真菌、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因素后,開始進行經驗性抗真菌治療。
● 先發治療
● ● 對於臨床考慮侵襲性肺真菌病,已經具備微生物學陽性證據,即符合臨床診斷,其抗真菌治療已有較強的選擇性用藥指征;對於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開展連續監測,包括每周2次胸部攝片、CT掃描、真菌培養及真菌抗原檢測等。如發現陽性結果,都應立即開始抗真菌治療,即先發治療。
● 確診治療
● ● 又稱靶向治療,確診侵襲性肺真菌病的患者,針對真菌種類進行特異性抗真菌治療。以葯敏結果為依據,採用有針對性的治療,也可適當根據經驗治療的療效結合葯敏結果來調整給葯。

危害


● 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反覆發作,會影響患者生活和工作。
● 肺部真菌感染會合併或繼發併發症,如空洞咯血、肺膿腫、肺栓塞等。
● 肺部真菌感染有時病情危重,甚至威脅生命,發現肺部真菌感染需及時到醫院進行積極治療。

預后


● 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療效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如年齡、是否有癥狀及併發症、基礎身體狀況等。有時會出現真菌耐葯情況,治療難度大。總體來說,早期、規範治療,非常重要。

預防


●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 減少危險因素如吸煙、酗酒。
● 積極控制原有基礎病,改善免疫低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