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胃炎

殘胃炎

殘胃炎是指胃大部切除術后的殘胃及其吻合口黏膜發生的慢性炎症,是消化系統疾病。是最為常見的殘胃病變,發生率在80%。畢氏Ⅱ式胃大部切除術后殘胃炎的發生率高於畢氏Ⅰ式術后,前者術后1年的發病率約為96.2%,後者約為69.0%。胃大部切除術后,膽汁或胰液反流、幽門螺桿菌和其他細菌感染、促胃液素分泌減少、手術損傷等都可造成殘胃炎。癥狀多於胃切除術后數月至數年內發生,可出現上腹部疼痛和燒灼感,餐后稍加重。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良性胃病手術后的殘胃本身被認為是一種胃癌前病變,殘胃炎是其基礎病變。多數患者經治療后癥狀逐步改善,但部分患者的殘胃黏膜仍可發生萎縮、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或內科、普通外科或外科

病因


● 導致殘胃炎的主要原因是膽汁或胰液反流、幽門螺桿菌和其他細菌感染、促胃液素分泌減少、手術損傷。
● 膽汁或胰液反流
● ● 是此病的主要病因,胃大部切除術后,幽門括約肌功能喪失,胃腸動力學發生改變,防禦十二指腸-胃反流的機制失常,從而使膽汁、胰液反流入胃的機會明顯增多。
● 幽門螺桿菌和其他細菌感染
● ● 是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感染誘發的炎症、免疫反應可損傷殘胃黏膜。
● 促胃液素分泌減少
● ● 殘胃黏膜細胞缺乏營養因子,削弱防禦機制,因而易發生此病。
● 手術損傷
● ● 吻合口縫合不平整、胃黏膜糾集成較大皺襞(皺襞間易積聚胃內容物)、吻合口縫線殘留長期刺激等因素也參與引發此病。

癥狀


● 殘胃炎的患者一般都發生在胃大部切除手術后,一般術后數月或術后兩年以後出現。
● 可表現為上腹痛、脹滿或脘腹燒灼樣不適、噯氣。
● 或可出現噁心、嘔吐,食后脹痛明顯,吐后痛減。

檢查


● 確診殘胃炎主要依據胃鏡檢查。
● 胃鏡檢查
● ● 可查看殘胃黏膜形態,可確診殘胃炎。
● ⁹⁹mTc-亞氨二乙酸閃爍掃描
● ● 主要是為了觀察禁食和進食后十二指腸胃反流量和殘胃清除反流的能力,可輔助診斷。
● 空腹胃液膽酸測定
● ● 主要是為了測定膽酸的數值,對診斷膽汁反流性胃炎的意義重大。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可查看胃黏膜的組織學改變,有助於診斷殘胃炎。

診斷


● 醫生診斷殘胃炎主要是依據病史、臨床表現和胃鏡檢查。
● 有胃大部切除手術史。
● 患者出現上腹脹痛、燒心、嘔吐膽汁等癥狀。
● 胃鏡檢查見吻合口充血水腫、糜爛,或出現隆起結節,病理組織學檢查為慢性淺表性炎症,甚則萎縮性胃炎。

鑒別診斷


● 殘胃炎需與輸入袢綜合征、吻合口潰瘍、殘胃癌等疾病相鑒別。
● 這些疾病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分,需到醫院就診。
● 醫生會根據胃鏡檢查等結果,排除癥狀相似的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殘胃炎非手術治療可改善部分患者癥狀,對長期內科治療無效的鹼性反流癥狀患者可手術治療。

一般治療

● 適當休息,低脂飲食,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和暴飲暴食,採用少食多餐的方法以利於胃排空。
● 吸煙可促進十二指腸胃反流,應戒除。

防止反流

● 常用藥物有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比利和伊托必利,此類葯可調整殘胃十二指腸運動、促進胃排空,從而減少膽汁、胰液反流,減少十二指腸反流物與胃黏膜接觸時間。

根除幽門螺桿菌

● 胃黏膜炎症可明顯改善,一定程度上防止胃黏膜萎縮或腸上皮化生的發生、發展。

防止膽酸損害和保護胃黏膜

● 熊去氧膽酸可改變膽汁中的膽汁酸成分。
● 考來烯胺、鋁碳酸鎂等可結合或吸附膽酸。
● 硫糖鋁、替普瑞酮等可保護胃黏膜。

抑制胃酸

● H2受體阻斷葯,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 短期應用質子泵抑製藥,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或埃索美拉唑等。

外科治療

● 適用於藥物治療無效的鹼性反流,癥狀持續1年以上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症病例。
● 手術方式主要有兩種:將畢氏Ⅱ式手術改為畢氏I式、Roux-en-Y胃-空腸吻合術(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手術方式)。

危害


● 殘胃炎引起的上腹痛、燒心等癥狀,可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可能引起胃癌。

預后


● 殘胃炎治療后的效果與病情的嚴重程度、治療方法等因素有關。
● 多數患者經治療后癥狀逐步改善,但部分患者的殘胃黏膜仍可發生萎縮、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預防


● 術后應少量多餐,切勿暴飲暴食。
● 進餐時不與湯和飲料同用。
● 胃切除術后初期,糖類食物應適當限制,防止“傾倒綜合征”的發生。
● 術后應進食瘦肉、動物肝和腎、蛋黃、豆製品、綠葉菜等富含蛋白及鐵質的食品。
● 術后忌吃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如胡椒、芥末等。
● 禁止飲烈性酒或吸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