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派

中國台灣的地方政治勢力

紅派是中國台灣地區台中縣一股地方政治勢力,紅派、黑派是台中縣的地區政治生態反映,與統獨立場、社會觀點沒有聯繫。

長期以來,台中縣市政壇由紅派與黑派長期壟斷第三勢力幾乎無法生存。“紅派”其實就是早期的林派,因早期林派開山鼻祖、掌門人在競選第一屆台中縣“縣長”時,宣傳用的海報或名片,一律為紅色,有人便稱林派為“紅仔”,後來改稱為“紅派”。

立場


台中縣市的紅黑兩派,本身並無實質的政治立場差異,分歧主要是地方選舉和權力分配的角斗。每到選舉,黑、紅兩派的人像仇人一樣,支援紅派的人不會到支援黑派的小攤吃東西;而支援黑派的人也不會到支援紅派的商家買東西。後來兩派達成政治遊戲規則:縣長一職,兩派輪流“當家”。後來縣議會正、副議長也有類似的情況。可以說這是一種權力的平衡與政治分贓。但由於分贓不均,這一遊戲規則後來被推翻。

代表人物


整個來說,紅派政壇領導人物還有前“台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資政”蔡鴻文、台灣地區立法機構負責人劉松藩等,勢力較為壯大;黑派政壇領導人物有“國大代表”陳川、前縣長陳庚金及誠洲電子公司負責人廖繼誠等,實力較弱。現在台中縣的縣政府與議會主要由紅派掌控。
蔡鴻文是台中縣地方農會出身,後來政壇平步青雲,從“省議員”升到“副議長”、“議長”,退休后被聘為“台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資政”,被稱為台灣政壇“八大老”之一。劉松藩是從台中起家的政治人物。劉松藩從政前,從父親劉雲騰手中接過台中縣大甲鎮農會總幹事一職,因此劉家長久以來積極經營農會系統,劉松藩之弟劉松齡是現任大甲農會總幹事,奠定了劉家從政的基礎。劉雲騰曾擔任過六屆台中縣縣議員,在地方政壇極為活躍,與政壇大老蔡鴻文交情深厚。劉松藩能成為台中縣紅派掌門人,與其父長期經營地方有關。劉松藩進入台灣地區立法機構甚早,是台灣地區立法機構“十三兄弟會”問政團體的重要成員。1990年,劉松藩登上台灣地區立法機構負責人,奠定紅派在中央級政壇的地位。

派系運作


派系在台灣分明的暗的,明的當然它可能是用同宗的,同鄉的組織,或者明著打旗號,譬如有叫紅派,有的叫黑派,有各種不同的名稱,但是功能有好幾種。
第一個,他在政治上發揮的影響力,可以帶動在經濟上資源的累計,比如說他們會包工程,因為它掌握了地方上的一些公職的位置,所以它可以利用公權力來為自己累計各種經濟資源。
第二個他們會去控制台灣的農漁會,你知道農會和漁會,它真的是農村社會的一個組織,但是當地方的派系力量伸進去之後,它可以掌控地方上的一些經濟活動。
第三個他們會去控制地方上的金融機構,譬如說以前台灣省的各種省屬的行庫,合作金庫、信用合作社,還有農漁會自己也有這種金融組織,這是他們可以控制的,
第四個他們控制公共工程,因為地方政府的成績,小的鋪路,造橋,小的一些工程,都是他們可以掌控的,但是你不要看這些工程小,這些工程隨便數數也是上好幾個億的工程,透過這種工程的掌控,他們又再度為自己累計很多經濟資源,所以派系是經濟和政治兩塊相互為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