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癲癇
新生兒癲癇
新生兒癲癇指發生在出生后28天以內的癲癇。發病原因比較多,如基因遺傳、先天發育異常、分娩產傷、顱內感染、顱腦外傷、熱性癲癇等,都可以引發癲癇。發病機制不明確。由於新生兒大腦皮質發育尚不完善,任何不良刺激均可導致大腦皮層異常放電,腦電圖檢査陽性率比較高。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可見多種類型的癲癇發作及癲癇綜合征。可表現為眼球強直性偏斜,反覆眨眼及眼瞼抽動,非刺激性吸吮及咀嚼樣口-頰-舌運動,流涎,呼吸暫停等。治療主要是依靠病因治療和對症治療。新生兒癲癇的預后較差,病死率在10%~30%之間,存活者約30%出現後遺症。
● 新生兒科或兒科、神經內科
● 產前因素
● ● 有胎兒腦發育異常、胎兒腦血管閉塞、產前胎兒感染、母親在孕期服用激素、麻醉品、酒精等致胎兒先天性代謝缺陷的因素,以及母親孕期患病、遺傳性驚厥、妊高症等。
● 分娩因素
● ● 有各類產傷、胎兒顱外感染。
● 產後因素
● ● 有代謝紊亂、產後感染、顱內出血、缺氧缺血性腦病,其中以圍生期窒息缺氧為最常見病因,其次是代謝異常。
● 其他
● ● 先天性腦發育畸形及腦發育不全可在新生兒期出現癲癇;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症及悶熱綜合征亦可引起新生兒癲癇;原發性癲癇及顱內腫瘤少見。
● 微小發作型
● ● 新生兒最常見的發作類型(佔新生兒癲癇的50%)。表現為眼球強直性偏斜,反覆眨眼及眼瞼抽動,非刺激性吸吮及咀嚼樣口-頰-舌運動,流涎,呼吸暫停,有時四肢呈游泳和踏車樣運動,或單一肢體震顫,或固定在某一姿勢,不出現肢體的強直或陣攣性抽動。
● 強直型
● ● 足月兒及未成熟兒均可見。表現為四肢強直性伸展,有時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常常伴有呼吸暫停及雙眼上翻,多由腦器質性病變而不是代謝紊亂引起,是病情嚴重的徵象。
● 多灶性陣攣型
● ● 多見於足月兒。以多個肢體振幅小、每秒1~3次的肌肉痙攣為特徵,其抽搐可迅速地從一個肢體轉向另一個肢體,或由身體的一側轉向另側,常伴有意識障礙。
● 局灶性陣攣型
● ● 足月兒多於早產兒,表現為局限性陣攣,常起自一側肢體或一側面部,然後擴大到身體同側的其他部位,多不伴有意識障礙,且無定位意義。多見於代謝異常,如低血糖、低血鈣、低血鎂,亦可見於蛛網膜下腔出血,預后一般良好。
● 全身性肌陣攣型
● ● 新生兒期很少見,發作時單個或多個肢體反覆同步性屈曲性痙攣,其發生常表明有瀰漫性腦損傷,預后不良。
● 確診新生兒癲癇需要行腦電圖、影像學檢查等。
● 腦電圖
● ● 對癲癇灶的定位主要依靠腦電圖,包括普通腦電圖、睡眠腦電圖、24小時動態腦電圖等。
● ● 腦電圖不僅對癲癇診斷有重要價值,而且能對癲癇放電的原發灶進行定位。24小時視頻腦電監測手段在臨床的應用,可通過長時間監測明確對癲癇灶診斷。
● 影像學技術
● ● CT、MRI和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PET),對於繼發性癲癇有診斷價值。可明確微小的腫瘤或海綿狀血管瘤等病灶。
● 醫生主要根據癥狀,結合腦電圖和影像學檢查來診斷新生兒癲癇。具體診斷依據如下:
● 發作形式常不定型,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如抽動呈反覆、周期性出現,或伴有眼球上翻、呼吸暫停等異常時,應考慮是癲癇發作。
● 腦電圖可發現癲癇波形。
● 影像學檢查明確可能引起繼發性癲癇的病因。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現抽動呈反覆、周期性出現,或伴有眼球上翻、呼吸暫停等癥狀,容易與新生兒癲癇相混淆,這些疾病包括代謝異常,如低血糖、低血鈣、低鎂血症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進行詳細檢查,請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 新生兒癲癇應迅速進行病因診斷,儘早給予病因治療及對症治療。
● 藥物撤退綜合征及家族性良性新生兒癲癇為自限性疾病,癲癇可在數日至數周內自動停止。
● 常合併抽搐、意識障礙等併發症。
● 新生兒癲癇的預后較差,病死率在10%~30%之間,存活者約30%出現後遺症。主要表現為智力低下、癱瘓、癲癇,也可見到共濟失調、多動、視聽障礙、語言障礙、輕微腦功能障礙等。
● 新生兒癲癇的預後主要取決於原發病及腦損傷的程度,如原發病因能夠去除,預后較好。
● 母親在孕期避免服用藥物,有服藥史者行產前診斷。
● 分娩時儘可能避免產傷,胎兒出生后監測電解質,避免出現代謝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