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溝村

北京市延慶縣井庄鎮下轄村

柳溝村,位於北京市延慶區井庄鎮,古稱鳳凰城。全村村民402戶,共1110口人。區劃代碼為110229110211,長途區號為010,郵政編碼為102100,車牌號碼為京。

曾以種植玉米、雜糧、蔬菜等糧食為主。2003年定位發展鄉村旅遊業為本村主導產業,特別是以火盆鍋為核心的“豆腐宴”更是香飄京城,許多到周邊景點遊玩的市民都慕名來此。

2008年度被評為“北京最美的鄉村”、北京美麗鄉村聯合會會員村。是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特色飲食


作為延慶區火盆鍋的發祥地,柳溝村結合古城資源和新開發的三色豆腐:美容養顏的黃豆豆腐、滋補養腎的黑豆豆腐、清熱袪火的綠豆豆腐,創出“鳳凰城–火盆鍋–農家三色豆腐宴”品牌。“火盆鍋”特點是以素為主,葷素搭配,油而不膩。四周配以具有農家特色的三個輔鍋,三個小碗,六個冷盤,取三羊開泰、四平八穩、六六大順之意。另外在這裡,您不僅可以參觀豆腐製作流程,遊人到這裡可以採摘、垂釣、騎馬,還可以推碾子、轆轤等,體驗當地的民俗風情。三年來已吸引遊客100萬人次,“鳳凰城-火盆鍋-豆腐宴”一躍成為京郊知名的民俗游品牌之一。“豆腐宴”不僅富裕了柳溝人,還帶動周邊農民共同致富,相關的豆腐製作、果品採摘等產業迅速發展。“有心處處皆富路”,柳溝人沒有優勢創造優勢,把一個在農村都不起眼的“火盆鍋”變成了發家致富的“聚寶盆”。
柳溝村
柳溝村

歷史文化


村中的城隍廟
村中的城隍廟
柳溝與鳳凰城
柳溝村位於延慶縣城東南10公里。柳溝的豆腐宴很有名,其實柳溝的鳳凰城歷史更悠久,名氣更大。柳溝,在《明實錄》、《宣鎮輿圖說》、《延慶縣誌》等都有記載。柳溝位於居庸關正北、八達嶺北偏東一點,三地構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居庸關距柳溝為長邊)。這樣的地理位置,在冷兵器時代該是多麼重要。
早在宋遼時,柳溝就是戰場。成吉思汗登上汗位的第6年(公元1211年),他就率軍經此地伐金。明初,蒙古也先、韃靼等部先後進犯關內,都是取道柳溝進攻八達嶺或居庸關長城。嘉靖四十二(1563)年,蒙古騎兵5000人進犯宣化府,一路勢如破竹,攻下隆慶(即今延慶縣城)和永寧城,下一個目標是岔道城,大同總兵劉漢拚死力戰。蒙古騎兵遂由柳溝轉攻虎皮寨,再攻張家堡時天降大雪,這才撤兵退回關外。崇禎十七(1644)年3月,李自成率農民軍克宣化、岔道,攻八達嶺關城。但八達嶺地勢險要,防禦嚴密,農民軍久攻不下。李自成遂命北上攻柳溝,然後分兵圍攻居庸關。居庸關在兩路夾擊下失陷,總兵馬岱自殺。農民軍出了居庸關,一路凱歌衝進北京城。柳溝建城最早的記錄是在嘉靖二十二(1543)年,此前蒙古俺答、朵顏部屢犯宣(化)、大(同)府。隆慶元(1567)年俺答再犯大同,穆宗皇帝"詔嚴戰守",於是,"柳溝築城,周長三百一十八丈,高三丈五尺。"翻開京郊地圖,我們可以看到,長城從八達嶺迤邐北上,經柳溝轉向西北,到延慶東界的火焰山(即九眼樓)與東南——西北走向的外長城交匯。據《北京文史資料精選·延慶卷》介紹,當年這段長城沿線有30多座城堡,其中保存較好、價值較高的有延慶、永寧、岔道、雙營等。據村中老人說,柳溝古城古井、古樹、古廟眾多,還有兵營遺址。有清一代,長城已不再是邊防屏障,古城漸成遺跡。近代以來,兵燹、戰亂頻乃,古城屢遭摧殘。十里八村的鄉民,將城牆磚拆下來,人抬肩扛、大馬拉小車運,一座周長數里的城牆變成了各家各戶的房基、院牆甚至豬圈、茅廁。
查遍史料並無"鳳凰城"這一名稱。網上有文章說,從高空俯瞰,柳溝古城像一個展翅飛翔的鳳凰,所以取名"鳳凰城"。民間有個說法:朱元璋做了皇帝,巡幸北方,走到柳溝,見此地山清水秀,遂上山細品景色。朱皇帝見柳溝古城形似一隻鳳凰,於是賜名"鳳凰城"。柳溝古城像不像鳳凰,今已無法觀察。朱皇帝是否來過柳溝也無史料考證,即使他來過,能見到尚未建成的鳳凰城嗎?朱皇帝、李闖王是否來過鳳凰城,誰也說不清,有位歷史名人確曾來過柳溝,還留下了優美的詞作。他就是清初大才子納蘭性德。納蘭性德是清康熙初年人,當朝名相明珠是他的父親。納蘭性德自幼聰慧,又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他通經史、工書法、精詩詞、擅丹青、習騎射,16歲殿試賜進士出身,授一等侍衛。只可惜一代才子只活了31年,康熙二十九(1690)年因病去世。《清史稿》上說他"嘗奉使塞外有所宣撫",即康熙皇帝常派他到塞外巡視,安撫邊關將士。康熙二十一(1682)年,他23歲時奉旨巡邊宿柳溝。有感於柳溝秋景填詞一首:
柳溝曉發
何處焠吳鉤,一片城蕪枕碧流。曾是當年龍戰地,颼颼,塞草霜風滿地秋。
霸業等閑休躍馬,橫戈總白頭。莫把韶華輕換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廢丘。
詞的大意是:秋天的早晨,詞人又要上馬出發了。眼前是昔日的古戰場,哪裡是焠礪寶劍的地方?古城荒蕪了,只有碧流、霜風和滿地的塞草。躍馬橫戈建立霸業,到頭來也是垂垂老矣!千萬別把寶貴的年華換了功名利祿,那些荒涼的墳丘,埋葬了多少豪傑!鐫刻著"柳溝曉發"的詞碑就樹立在柳溝村旁。這清新秀雋的詞句,人生苦短的感懷。
柳溝城位於明陵之後,是明代南山路邊垣重要軍城,在延慶縣城東南20里井庄鄉南3里。明嘉靖三十年(1551)置守備,嘉靖四十五年(1566)置南山路參將。隆慶元年(1567)築城,統兵6500名。崇禎十年至十三年(1637~1640)升陵后總兵。清順治八年(1649)裁參將。
為防禦蒙古韃靼,嘉靖二十二年(1543)宣府巡撫都御史王儀奏請在金陵之後修築一道邊牆。詔下禮部行欽天監來相風水,相者謂:在九節(一節大約5里)之外,無傷龍脈,可以修築。王儀乃委口北道僉事程綬董工修築。南山路邊垣自紅門,西至岔道羊頭山,東至四海冶火焰山,全長160里。柳溝城正在這道邊垣線上,紅門在柳溝西面。紅門東西建墩14座,紅門西5墩:名將台墩、大紅門墩、小紅門墩、小張家口墩、川口墩;紅門東7墩;名虎皮墩、東二墩、東三墩、東四墩、東五墩、東六墩、桅竿山墩、桃木沖墩、老虎窯墩。墩牆相連,四海冶有警,舉炮火頃刻可達居庸關。守把紅門官軍監視南北通道,(紅門通德勝、賢庄、灰嶺三口)誠拱護陵京之切務。南山路邊垣雖是用土夯築,但修得非常美觀。大約此時柳溝城建得很小,致有後來隆慶年之建。
嘉靖二十七、二十八兩年(1548、1549)韃靼俺答十萬騎進犯媯川,大肆殺掠,官軍不守隆慶州城而去守紅門口。嘉靖三十年(1551)於柳溝置守備一員,建守備署。“各守一城一堡者為守備,獨鎮一路者為分守,即參將,總鎮一方者為鎮守,即總兵。”柳溝由於地位重要,由守備升參將,又由參將升格為總兵。
嘉靖四十五年(1566)宣鎮置南路參將一員,駐柳溝城,轄岔道、柳溝、榆林三堡及南山各隘口。南路參將也叫南山路參將,為宣鎮七參將之一。(另外六參將為北路獨石、馬營參將,東路永寧參將,上西路萬全右衛參將,南路順聖蔚參將,中路葛峪堡參將,下西路柴溝堡參將。)改柳溝守備署為參將署。
《延慶州志》說崇禎十六年(1643)置陵后柳溝總兵,總兵名王國臣。第二年明朝就滅亡了。根據崇禎九年(1636)清兵進入獨石口,從延慶南山破居庸關、昌平,迫京師,陷保定南十二城,俘人畜十八萬而去。應是這次戰爭后柳溝即置總兵。1998年4月5日延慶縣文物管理所在榆林堡發現一“制勝台”石匾。該匾原在一家農民墳前當供桌,石匾呈長方形,高0.38米,寬0.55米,厚0.12米。中間“制勝台”三字為雙勾楷體字,每字高12~350px,寬10~325px。上款為崇禎十三年八月吉旦。下款為欽差統領榆林等處副總兵都督陳九皋、欽依右翼協中部守備指揮僉事馬。
《日下舊聞考》2465頁引《保邦十策》說“東歷東山口迄黃花鎮,西曆南山口迄鎮邊城,若左右翼之衛腹心然。陵后柳溝南控長陵,北鎮獨石,東歷四海冶,西曆岔道,又若左右腋之擎後背然。向設南山兩協,一駐柳溝,一駐榆林,布置頗密,惟是兩協勢不相下,恐畫地自委。今議改協為鎮,總兵仍駐柳溝,居中調度。改東協為左翼,駐四海冶,以防陵東,與黃花鎮策應。改西協為右翼,仍駐榆林,以防陵西,與鎮邊城策應。有警則宣鎮總兵堵御外邊,陵后總兵防守內地,又與陵前總兵(駐昌平)聯絡,於東西紅山各口設防,天壽宛如泰山屹立於中央,而四維之矣。”陵后柳溝總兵當置在崇禎十年至十三年(1637—1640)之間。
明代設總兵官二十員,為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宣府、大同、山西、延綏、寧夏、甘肅、陝西、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湖廣、廣東、浙江、福建、山東。總兵官、副總兵無品級,率以公、侯、伯都督勛戚充之。南方一省還合不上一員總兵,彈丸小村柳溝置有總兵,可見延慶地理位置之重要。柳溝城在延慶職官品級最高,延慶知州為五品,永寧知縣為七品,總兵是一品官。
《宣鎮圖說》柳溝:“隆慶元年(1567)建城,周三百一十八丈,高三丈五尺,門四。萬曆二十四年(1596)復增北關,周一百八十五步,高二丈五尺。四十三年(1615)磚甃。”《宣府鎮志》載,柳溝“西南沙河,東北平坦,乃南山適中之地。其護口墩與塔兒峪極沖,西灰嶺次沖。”
《宣鎮圖說》又說:“柳溝鄰近屯地,咸系居庸關延慶衛所轄,邊以里芻牧甚饒,草可無蓄,而糧料不可不備,必兵食兩足,庶保無虞。內駐參將一員,坐營一員,標兵千總一員,把總二員,馬步兵丁一千二百九十名,馬騾駝六百二十六頭只。本城邊界,其西灰嶺次沖,山險可恃,敵騎不通;塔兒峪極沖,但柳溝當其前,永寧躡其後,雖沖亦何患焉。操守所屬把總三員,軍丁六百九十四名,官下正馱馬五匹;內西灰嶺把總一員,分領軍丁二百五十名,馬一匹;塔兒峪把總一員,分領軍丁二百五十名,馬一匹;其餘軍丁、操守與巡捕、把總管領亦駐柳溝,以備防禦。雖然將貴知兵,將不知兵,以卒與敵也。故孫子云: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也。”是時共計駐兵一千九百八十四名。
萬曆四十二年(1563)胡思仲任懷隆兵備道,其東路管糧運副杜齊名《南山志總論》對南山路論述更為清楚:“南山者,東路之南也,東路之南則腹里矣。乃以聯城列墩以為邊者,以其一帶之邊為防護山陵耳。夫各路不守而後急東路,東路失據而後急南山,南山急而本城何為哉?據邊城起四海冶之火焰山,西抵懷來南之合河口,無論斷崖峭壁幾二百餘里,即本地為牆者亦百二十餘里矣。又南北適與昌平相對峙而兵表裡,故所謂大小紅門、東西灰嶺,則皆是蔽山陵之後以名之者也。為營城二十四,為寨九,為樓百有八十,為台又百八十八,腹背相倚,守者不患無險矣,參將所轄操守、千總、把總以及坐營官兵各備焉。首尾聯絡,守者不患無將矣。顧額軍前不具論,就近經制所載六千五百有奇,馬騾駝總之不下九百九十三匹頭。中間除塘撥走遞外,尚有六百四十餘匹頭。近雖迫於援遼軍馬挑選之苦,所存者倘無虛冒,一牆之外,別無分土,乘障邀擊非所事也耶。沿邊如海字口、謊炮兒、韓家口、灰嶺、柳溝、大小紅門等處最稱衝要,防禦尤宜加意焉。火焰山之旁所不接薊鎮之邊者,桃樹庵百丈牆耳,往時三鎮(宣、薊、昌)推諉,經數十年無肯任者,非難於牆,為難於守也。近倚宣鎮完局矣。然臨事必三鎮共力同心,庶幾無失,萬一可虞詎可獨責宣鎮乎。”
柳溝村[北京市延慶縣井庄鎮下轄村]
柳溝村[北京市延慶縣井庄鎮下轄村]

交通


一、公交919快車方案:因為此行為非折返徒步,考慮到停車和取車問題,所以推薦公交方式出行——北京德勝門公交車站(德勝門城樓北)乘坐919(快),約1.5小時後到達延慶汽車站;坐Y8公交車可達,半小時一趟。
二、火車S2線方案:公交919(快)出行方案可改成在北京北站(西直門火車站)乘市郊火車S2線,大約每40分鐘發一列,北京北發往延慶,早班車7:26,末班車21:23;延慶發往北京北,早班車7:44,末班車21:23。票價單程6元。其他同上。
三、計程車攻略:延慶汽車站和火車站附近都有大量的計程車。
四、自駕車方案:如果不願徒步,單純自駕前往柳溝。線路如下:
1.八達嶺高速(京藏高速G6),由延慶出口下至S216,往延慶縣城方向到達延慶火車站,
2.繼續沿S216行駛1.9公里,朝東環城路方向,右前方轉彎進入迎賓環島;
3.沿迎賓環島行駛40米,在第1個出口右前方轉彎進入S216;
4.沿S216行駛1.8公里,稍向右轉進入X999;
5.沿X999行駛1.2公里,直行進入X023;
6.沿X023行駛1.3公里,直行進入G110;
7.沿G110行駛3.8公里,稍向左轉進入X006;
8.沿X006行駛4.4公里,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從延慶縣城開始,一路都有指向柳溝村的路牌]

傳說故事


范九關求雨

早些年,延慶州經常遇旱災,流傳著“十年九旱”的說法,老百姓為爭得個好年景,大多數村都修了龍王廟,求天降雨保收成。遇到大旱之年,求雨的隊伍打著“求雨鼓”,和尚念著“降雨經”,吹鼓手吹著“迎雨曲”,抬著柳條轎子,裡面供奉著龍王牌位,求雨人戴著柳條帽,成群結隊地到黃龍潭、白龍潭和黑龍潭等地求雨。
清朝未年,柳溝有個秀才叫范九關,人稱關先生,因在京城教書有功,皇上曾經賜給他“靴帽蘭衫”。他教書五十年,因為年紀大了而告老還鄉。他博學多才,為人忠厚,既知天文地理,又懂宇宙天時,在十里八村頗有威望,誰家有個難解之事,都願意向他請教,他會儘力幫助。村裡要求雨,先找關先生去商議,只要他讓去,一準求下雨。
有一年大旱,莊稼眼看被旱死了,百姓非常著急。村裡會頭找關先生商議啥時去求雨,其實關先生早就按《五行八卦》、《青鋒鑒》推算出啥時有雨了。他想了想對會頭說:“天有天時,地有地利,這幾天 先到龍母廟裡燒香擺供,要是還不下雨,再過七天就去討簽求雨。”鄉親們左顧右盼到了六天頭上,也就是六月十二,果然一滴雨沒下。十三那天早上,一百多名男性當家人組成求雨隊伍,跪在龍母廟裡磕頭燒香拜過神、討過簽,抬上供奉著龍母牌位的柳條轎子和求雨的罐罐,伴著求雨的羅聲、嗩吶聲出了村。他們來到馬蹄潭(今龍慶峽)求雨,在關先生的預料下,第二天果然下了一場雨。
過了幾年,又遇上了大旱災,所過之村聽說是柳溝求雨的,鄉親們趕忙敲鑼打鼓到村頭去迎接,然後張羅著燒水做飯,等求雨的隊伍回來,他們用最好的飯招待大家。這次求雨後,又普遍下了一場雨。
從此,延慶地區便流傳著:柳溝求雨准下雨的佳話。

乳頭山的傳說

延慶城東三十里的柳溝村東,有個燕尾山。山高坡陡,草木叢生。柳溝村東南有座石坡梁,梁頭特別像婦女的乳頭。叫做“乳頭山”。梁頭上,順西而下有一條龍潭溝。溝的中間,從山石縫中,冒出一股清涼的山泉。據說,這山是一位善良勇敢的婦女變的。
話說有一年大旱,莊稼幹了,人也渴死了許多。老百姓就上山求雨。可過了好多天就是不見一個雨點兒。小夥子心裡著急,就決定出門找水。於是離開了身懷有孕的媳婦,走了好多天,碰見一個老太太。老太太問他幹啥,他就把找水的事說了。老太太說:“龍王得了兒子,沒有奶水,哪顧得上下雨!”小夥子問道:“有啥辦法嗎?”老太太說:“有,找一個有奶水的媳婦,上山餵飽小龍就行了。”說完不見了。
小夥子急忙回家,把這事對剛“坐月子”的媳婦說了。媳婦說:“要真是這樣,我去喂小龍吧!”第二天,她就爬上山頂,脫去上衣,靜靜地躺在石頭上。只見烏雲翻滾,龍王帶著小龍來了……連著三天三夜,小龍喝乾了奶水,這時天降大雨。小夥子找媳婦,到山上一看,媳婦死了。紅腫的乳頭變成了高聳的山峰。後來,為紀念這位媳婦,把這座山叫做“乳頭山”。
早先年,在乳頭山泉水的下端,在一個大的平灘上有個龍王廟,山下人到那兒去打柴時,都用自己的乾糧給廟裡的神像上供,下雨時,還可以進廟裡避避雨。後來,這裡又生過“沖龍廟,救良婦,淹和尚”,以及修建柳溝的“五龍聖母廟”等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話得從頭說起。
清末的一年夏季,延慶地區普受大旱,龍王爺的一家晝夜外出忙著治水,龍潭溝的龍王廟後院,住著12個和尚,乘龍王爺一家治水不在家,他們就稱霸起來,干起攔路搶劫百姓財物和搶佔農家婦女的壞事來。僅兩天時間,他們從出入山的羊腸小道下山,搶到廟裡八名良婦,把她們關在廟後院,晝夜看管。讓她們除了種菜、洗衣、做飯外,還要任意打罵、玩弄和欺侮。有兩名婦女被活活折磨死了,偷埋在山谷里。因此,百姓們恨透了這伙“花和尚”。
龍王爺和龍母得知和尚犯了“天規”,就立即要對他們嚴加懲辦。龍母奶奶先回到廟裡,把這六名活著的良婦救了出來,送回家。當天夜裡,轟雷閃電,延慶地區普降透雨,被旱的莊稼得救了,百姓高興了。而燕羽山上,連著下了兩天兩夜的飄潑大雨,一人高的山洪猛泄,一下子把龍潭溝的龍王廟沖了個乾乾淨淨,把這伙“花和尚”通通給淹死了,屍體順著山洪衝到龜坑裡餵了王八。這下可解了百姓的心頭大恨了,山洪順著正東溝北的一條大河套流到媯水河裡去了,而柳溝一帶的村莊和農田沒有受到任何損失,還獲得了豐收。
龍王爺和龍母奶奶商議,為方便給延慶人民治水,要把“家”搬到馬蹄潭(今龍慶峽)去,可是龍母奶奶不願意去,她說:“要去你一個人去,我願意和咱們的五個兒子把“家”搬到柳溝去住,一來為了保住這裡沿河套的七個村莊和農田的安全,二來還要保這裡風調雨順豐收年。“龍王爺聽龍母奶奶說得有理,就依了龍母奶奶的請求,而他一人就高高興興地去了馬蹄潭為延慶人民治水去了。
再說,龍潭溝的龍王廟被沖毀以後,龍王爺一家的神像早已被洪水沖得無影無蹤了。而龍母奶奶神像里的木架子,順著洪水衝到了柳溝村南的牛道口子村,在既沒有樹木,又沒有大石頭擋住的情況下,為啥不能被洪水沖走呢?住在山下的人見了,都覺得奇怪,不少人去看奇迹。大夥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有人說:“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了。”還有人說:“龍王爺為淹死‘花和尚’,把家都舍了,龍母奶奶的木架子沒被沖走,還想在咱這兒安家落戶呢。”這時候,從人群中走出一位八十高齡,拄著拐杖,身穿長袍,手捋長鬍須的老者,他就是德高望重,上知天文地理,下懂五行八卦的秀才范九關老先生。“天有天時,地有地利,神民必合呀。”當時誰也聽不懂范老先生說的是什麼意思。
民國初年,又受旱災。一天下午,范老先生和柳溝社頭開會商議求雨的事情。當天夜裡,范老先生入睡后做起夢來,忽然走進屋裡一位白髮蒼蒼,身穿破衣的老太太,對他說:“龍母奶奶和她的五個龍兒還沒有安身之處呢,哪顧得上去行雨呀。”接著她又把對龍王爺說的那套龍母奶奶願在柳溝安家落戶的話說了一遍,說著說著,這位老太太就不見了。范老先生醒來一想,“啊,明白了,原來是龍母奶奶來託夢呀。”
范老先生和社頭商議修廟的事,還開了村裡的百姓大會,一致表示同意,個個願出錢、出力為修廟做貢獻。在范老先生的策劃和指導下,村裡決定在村東南角的一塊空地上(即現在的柳溝車站公路西)修建龍母廟。緊接著,社頭忙著籌款集料,以工代賑,請工藝匠人,組織民工,開始行動起來。不到二年時間,就完成了修建任務,一座五彩繽紛、肅穆新穎、莊嚴宏偉的“五龍聖母廟”拔地而起。從廟的外形看:廟頂的龍頭清水脊和琉璃瓦,雕刻著飛禽走獸,一行行藍色的筒瓦輝映天空,雕刻著活靈活現的“金龍盤玉柱”,福氣十足。
在龍宮內,雕塑著神像,龍母奶奶坐在神像中央,左右兩旁坐著雷公、風母等四座神像,東西兩面牆壁上,彩繪著“神龍行雨圖”,龍王爺和龍母奶奶乘騎紅鬃烈馬,登雲駕霧,策馬揚鞭,忙著指揮行雨,神龍飛騰躍舞,雷公擂動小鼓,左手拿金娉椎,右手撐錘,猛力擊鼓打閃擊雷,風母呼風喚雨,神女抱寶瓶放出五顏六色、橢圓形的彩虹,還有四隻眼睛的量雨神,真是活靈活現。
廟門上,懸掛著由范老先生書寫的“五龍聖母宮”的大牌匾。廟院里方磚墁院,兩旁和廟門外,栽著松柏和槐樹。每逢佳節和廟會,廟院內外彩旗招展,鑼鼓喧天,嗩吶聲聲。到了晚上燈火輝煌。清晨日出,把整個廟宇照得格外引人注目。
修好戲樓的第二年,農曆六月十三,首次給龍母廟唱揭彩戲(廟會)。龍母奶奶把龍王爺請來,一是觀賞新廟和看戲,二是與家人團聚。大戲連唱三天三夜,從二三十裡外趕廟會,瞧戲的人,絡繹不絕。有步行的,有騎驢的,從遠道而來的婦女騎著毛驢,由丈夫或家人拉著牲口。不一會兒,人山人海地擠滿了台下。還來了不少肩挑身背的外地客商,在台下通往鄰村和村內的五條道口兩旁,搭起了帳篷做起了買賣。有賣衣服和農具的,有擺小攤兒賣包子、火勺、油餅、涼粉和丸子的,還有說書唱戲的,打把式買藝的,熱鬧非凡。
在起唱的那天,開戲前,村裡社頭和百姓們正在龍母宮舉行揭彩祭神儀式,吹鼓手奏樂,和尚念經,擺著整豬整羊大供,社頭燒香拜神,村裡百姓跪滿了龍宮廟院,磕頭拜神,還有的鄰村社頭交來資助金或香火錢。唱戲人正在後台化妝時,發現戲樓大柁上爬著一條小蛇,一會兒就不見了,唱戲人覺得很神奇。
揭彩祭神儀式完畢,社頭在台上向台下人講完話后,在鑼鼓聲捉開了戲,道場戲――《白蛇傳》。瞧戲人有的戴草帽,有的打雨傘,正在聚精會神地瞧著戲,忽然龍母宮裡飛出個大火球,直奔天空,說話之間,頭頂上一片黑雲密布,“咔嚓”一聲雷響,從樹上劈下個大樹杈子,還打壞台下人的18把雨傘,而無一人受傷。緊接著,唰唰地下起一陣雨來。台下人雖然被淋濕了衣服,而一動不動的仍然站在台下,很驚奇地說:“這是龍王爺顯靈下的神雨。”不一會兒,雨過天晴,太陽曬乾了人們的衣服,繼續開台唱戲。
柳溝自打給龍母奶奶修上龍廟,龍母奶奶帶領她的五龍兒,晝夜忙著為這一帶人治水保豐收。從此後,這個村每年的農曆二月二、六月十三和秋後,都要為龍王唱幾台大戲,還要繪廟燒香上供,祭祀神龍。到了民國三十六年,會頭請畫匠對該廟重新彩繪一次,使廟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