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公路運輸公約

條約契約

《國際公路運輸公約》是2016年7月26日簽訂的公約。中國於2016年7月5日正式加入。

簽署


2016年7月26日,中國已簽署《國際公路運輸公約》(TIR),為建設通往歐洲的快速“新絲綢之路”邁出重要一步。

規定


《國際公路運輸公約》規定,對於裝運集裝箱的公路承運人,如持有TIR手冊,可以由發運地至目的地,在海關封志下途中不受檢查,不支付稅收,也可不付押金。成為該公約的締約國之後,中國的貨物集裝箱可以通過公路徑直運到愛爾蘭。

實施


2019年6月25日起,海關總署決定在全國範圍實施《國際公路運輸公約》。公約實施后,從預訂貨物的發貨倉庫,到運輸至目的地倉庫,整個過程從裝貨、施封,到拆封、卸貨,沿途海關原則上不查驗、不開箱,可大幅節省通關時間和運輸成本。

案例


2019年9月,一輛懸掛“TIR”標識的廂式貨車經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入境我國,最終到達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這是今年4月1日阿拉山口成為全國TIR運輸試點口岸后,該口岸首批入境TIR運輸貨物。
2021年6月28日下午,幾輛滿載燈串、充電插頭等貨物的集裝箱卡車從四川天府新區緩緩啟動,標誌著四川至歐洲(成都—布達佩斯)TIR跨境公路貨運線路正式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