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越先

對婺劇傳統的發掘、改革、傳授都曾作出了貢獻

周越先原名周月仙。1928年出生於龍游縣寺后鄉后田鋪村。八歲就進她父親周春生越劇小科班學戲。在數十年的舞台生活中,對婺劇傳統的發掘、改革、傳授都曾作出了貢獻。

周越先是金華龍遊人,原名月仙,因浙江為越國故地,所以她在解放后改名“越先”。而以她的名字命名為“月仙舞台”。1928年出生於龍游縣寺后鄉后田鋪村。八歲就進她父親周春生越劇小科班學戲。五十天後父親就讓她出“紅台”(即演出)。不久,成立了龍游第一個越劇戲班——月仙舞台。

人物事件


徠周越先她八歲學戲,是他父親周春生戲班裡的小演員。這個戲班以她們全家的成員兄嫂姊妹為班底(如她的妹妹周越桂、周越薌等)組成的,開始演的是越劇。在抗日戰爭勝利后,更名“周春聚婺劇團”,從此改演婺劇了,周越先又改學婺劇,成為婺劇演員。在國民黨反動統治下,地方戲曲備受摧殘,她們的婺劇團,也是奄奄一息。全國解放后,“周春聚婺劇團”在衢州地區文教部門的直接領導下,改組為“衢州實驗婺劇團”。從此,頻於失傳的古老婺劇,猶似枯木逢春,在黨的關懷指引下,走上了新生。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拜江和義為師,向他學習,還動員全團向他學習,因為暫無編製,便把自己的一半工資給他。這樣,不僅救了一位老藝人,而且婺劇團才得把原來快要湮沒的《米糷敲窗》 《槐蔭樹》等傳統劇目搶救出來,繼承下去。這件事,在戲曲界評價很高,也是戲曲史上的一段佳話。
不久,金華農村普遍進行土改,周越先積極參加了土改,並帶頭上演了《劉胡蘭》 《父子爭先》等現代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