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城裡清真寺

亳州城裡清真寺

亳州城裡清真寺,又稱清真古寺,始建於公元1317,坐落在譙城區花戲樓辦事處清真街15號。現佔地面積4000平方,建有男寺、女寺、閱覽室、會客室,和晰揚掌陳列室,和鄉佬居住室。城裡清真寺是亳州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清真寺。

2009年,城裡清真寺被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被評為省級“和諧寺觀教堂”。2012年被安徽省政府批准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文


歷史


城裡清真寺始建於元朝延佑四年,是亳州建寺最早的清真寺,也是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亳州所轄穆斯林最多的清真寺。
城裡清真寺最大規模的時候,禮拜大殿(即無像寶殿)共九九八十一間。據1778年善捐碑記上記載,當時原有義田一百六十七畝,居亳七寺之首。大殿仿照北京太和殿所建,當時建築居全國四大古寺之一。
十三省好漢送給顏景賢等“唯我獨揚”的匾額
十三省好漢送給顏景賢等“唯我獨揚”的匾額
晰揚掌後人表演
晰揚掌後人表演
亳州城裡清真寺
亳州城裡清真寺
亳州城裡清真寺經過多次修復和擴建;現存的建築為清代末期修建,清真寺坐西朝東青磚灰瓦。現存正門三間腰廳三間和無像寶殿。三座建築同在一中軸線上,自然形成兩進院落。進院內,南、北兩側各有一跨院,南跨院九間為清真女寺,北跨院九間為阿訇和海里凡住房。腰廳為拱券形門洞式過道。現在寺內還保存有部分早期的石柱、石柱礎、匾額、碑刻等,寺內主要建築雖經數次修繕,仍保留原建築風貌。亳州城裡清真寺市穆斯林學習和禮拜的地方。也是穆斯林永遠的家。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晰揚掌也是發源於本寺。晰揚掌,別名:棋勢功,由安徽省亳州市清真寺伊瑪目沙阿訇為了宣傳伊斯蘭教門創編的“清真古蘭健身術”發展而來。長期傳承於穆斯林群眾。

位置


譙城區花戲樓辦事處清真街15號

工作方針


近年來,城裡清真寺以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為指導,緊緊依靠穆斯林群眾,堅持以辦好教務,服務社會為宗旨,先後制定了《清真寺民主管理制度》等制度。積極開展各項公益事業,在汶川大地震、玉樹地震清真寺都帶頭捐款,阿訇們在貧困穆斯林的喪事中不收取分文,還向喪家捐獻,體現了伊斯蘭教關愛社會的優良傳統。配合相關部門,主動化解各類涉及民族因素不穩定事件,大力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為創建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做出了貢獻。

市政府關心


亳州市政府歷來重視民族宗教工作,2013年8月8日上午,亳州城裡清真古寺舉行了隆重的開齋節會禮和慶典!亳州市政府四大班子在市委書記楊敬農的帶領下前來參加並表示慰問和祝賀!並送去了慰問金!
亳州城裡清真寺
亳州城裡清真寺
亳州城裡清真寺
亳州城裡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