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

詞語

家訪,是家庭訪問的簡稱,是進行個別家庭教育指導的一種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解決兒童、青少年的個別的家庭教育問題。

家訪形式


主要由學校的教師和幹部到學生家庭進行訪問,一般是與家長溝通情況,交流感情,密切關係,商討共同教育兒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這種指導方法比較靈活機動,便於進行,而且指導得比較具體,更具有針對性。

引證解釋


指家庭訪問。
劉心武 《班主任》:“張老師則要對宋寶琦進行家訪,對他以及他的家長進行初步了解,並進行第一次思想工作。”
《人民日報》1982.3.24:“他們主動給青年工人講廠史,講傳統,個別談心,進行家訪。”

家訪意義


家訪作為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連接學校和家庭的重要紐帶,是增進學校關係和師生關係的重要橋樑,是提高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徑

家訪目的


一、通過與學生、與家長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以及在家的表現,了解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情況,了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二、通過向學生家長講述學校的基本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強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家訪制度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提出,強化一線學生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明確領導幹部和教師參與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年度述職要把上思政課、聯繫學生情況作為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