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地

牧草地

徠牧草地是指以生長草本植物為主,用於畜牧業的土地。草本植被複蓋度一般在15%以上、乾旱地區在5%以上,樹木鬱閉度在10%以下,用於牧業的均劃為牧草地,包括以牧為主的疏林、灌木草地。牧草地分為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3個二級地類。

基本內容


徠學科:土地科學及管理
詞目:牧草地英文:grazing land

現狀


據中國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截至1996年10月31日,全國牧草地總面積為266064.8千公頃(399 097.1萬畝),佔全國土地調查總面積的28%,是中國最大的土地利用類型。在牧草地總面積中,天然草地佔98.8%,改良草地佔0.8%,人工草地佔0.4%。中國是草地資源大國,牧草地面積佔世界草地總面積8.4%,排行笫二,僅次於澳大利亞。中國牧草地主要分佈在降雨量少於400毫米的乾旱、半乾旱地區。西北區、西南區和華北區3個區的牧草地面積總和佔全國牧草地面積的98.2%;從各省(區)看,牧草地以內蒙古最多,達68 024.9千公頃,其次是西藏(64466.7千公頃)。中國牧草地面積雖大,但質量不高,據中科院綜考會20世紀80年代完成的《中國1:100萬土地資源圖》對牧草地質量評價,最適於牲畜放牧飼養、草質好、產草量高的一等草地僅佔全國草地總面積的12.85%;一般適宜牲畜放牧飼養、草質較差、產草量較低的二等草地佔全國草地總面積的38.93%;勉強適於牲畜放牧的草地,約佔全國草地的0.36%。中國牧草地利用上的主要問題,是長期超載過牧、重利用、輕建設。致使草地退化面積已達70 000千公頃。而優質草地是擴大耕地的首選對象,每年以650千~700千公頃的速度凈減少。針對上述問題,宜深化牧草地管理體制改革,全面落實草地所有權、使用權和分戶長期有償承包責任制;增加投入,加強草地建設;把保護和合理利用牧草地納入法制管理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