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骨折

距骨骨折

距骨骨折是一種少見的足部骨折。距骨骨折多因高處墜落、重物砸傷、車禍或運動意外等導致。臨床表現有踝關節腫脹、疼痛、皮下瘀斑,不能站立行走等。距骨骨折分型為兩大類:距骨小骨折(撕脫骨折、后小關節面骨折、骨軟骨骨折)和距骨大骨折(距骨頸骨折、距骨頭骨折、距骨體骨折)。本病的治療原則:無移位的距骨骨折行石膏固定,對症治療;有移位的骨折,手法複位加石膏外固定;手法複位失敗,行切開複位、內固定手術治療。本病不及時治療可導致距骨壞死、畸形癒合等不良後果。距骨骨折預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早期移位的程度,大多數非移位的骨折患者預后良好,移位骨折則預后較差。

就診科室


● 骨科或創傷外科

怎麼會造成距骨骨折


● 距骨骨折常由直接或間接暴力引起,以下情況可能會引起距骨骨折:
● 高處墜落,足跟部著地造成距骨體或距骨頸骨折。
● 高暴力損傷如滑雪受傷等可造成距骨外側突及后突骨折。
● 機動車駕駛員足踩剎車時撞車。
● 各種足部暴力外傷造成的距下關節脫位可造成距骨頭骨折。

癥狀


● 患者往往具有足部外傷史,包括高處跌落傷、車禍史或者砸傷史等,可有以下表現。
● 患足疼痛、腫脹、瘀斑明顯,軟組織挫傷嚴重,不能站立、行走、負重。
● 踝關節有壓痛,關節活動明顯受限。
● 拇趾可有屈曲攣縮,足外翻、外展等畸形。
● 踝後部可摸到骨性突起,局部皮色蒼白缺血或青紫。

檢查


● 確診距骨骨折主要是依據X線檢查和CT檢查。
● X線檢查
● ● 可了解距骨骨皮質連續性以及周圍關節情況,有助於診斷距骨骨折。
● CT檢查
● ● CT片平掃加冠狀面重建可確診距骨骨折,對了解距骨體移位情況及手術入路的選擇十分重要。

診斷


● 醫生診斷距骨骨折可依據患者的外傷史、臨床癥狀和影像學檢查。
● 患者多有自高處跌下、車禍等足部外傷史。
● 踝部劇烈疼痛、腫脹,不能行走和站立,踝關節前方或後方有壓痛。
● 踝部X線正、側位攝片常能顯示骨折。
● CT可幫助了解距骨骨折粉碎程度,骨折塊排列及距下關節受累情況。

鑒別診斷


● 踝部其他骨骨折可出現類似癥狀,如踝部骨折、跟骨骨折、踝關節脫位等也可出現踝部活動受限、疼痛等癥狀;距骨后突骨折應與先天性距骨后三角骨相鑒別。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醫師主要通過癥狀體征、影像檢查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診斷。

治療


● 距骨骨折的治療主要根據骨折的類型及具體情況不同,酌情採取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 非手術治療
● ● 對於無移位的骨折,常用小腿石膏固定,固定期間如局部腫脹消退,石膏鬆動,可更換石膏。
● ● 可複位的骨折,應於手法複位后以小腿石膏固定。
● 手術治療
● ● 無法閉合複位的骨折,或閉合複位失敗,需手術切開複位,並酌情採取內固定術或外固定。
● ● 常用的術式包括:單純開放複位術、開放複位+內固定術、關節融合術等。

危害


● 局部腫脹、疼痛、皮下瘀斑、不能站立行走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
● 距骨骨折可併發距骨缺血壞死、創傷性關節炎、假關節形成等,對機體造成嚴重影響。

預后


● 距骨骨折恢復情況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如骨折損傷、是否有併發症、治療方法選擇、基礎身體狀況等。總體來說,早期、規範治療,合理康復訓練,預后良好。

預防


● 距骨骨折大多是由外傷性因素引起,所以日常注意安全,避免創傷是預防骨折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