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禮成
中國科學院院士、有機化學家
宋徠禮成,男,1937年7月出生,山東省濟南市人。1962年南開大學化學專業畢業,1979年--1981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做訪問學者。南開大學化學系教授,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金屬有機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長期從事金屬有機化學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在金屬有機合成反應、結構和性質的研究中取得一系列創新性成果。發現了棚--硫烷基轉移,開環--閉環平衡,雙等瓣置換及雙簇賺--跨偶聯等多種金屬有機新反應。提出了合成線型三金屬原子簇、蝶狀鐵硫硒跨原子簇等多種金屬有機原子簇的合成新方法。發現了多種金屬有機合成新試劑,在金屬有機合成中獲得廣泛應用。合成表徵近千個結構和性質新穎的金屬有機及原子簇化合物,揭示了結構和性質之間的相關規律。
1992年獲國家優秀圖書獎、 1993年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獎,並獲國家教委、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著有《金屬有機學》、《金屬有機化學進展》等6部專著,發表論文200多篇。
培養碩士研究生29名、博士研究生16名。
宋禮成 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金屬有機原子簇化學,唯鐵氫化酶仿生化學及富勒烯金屬有機化合物化學的研究
宋禮成
這種尊重科學的態度,也影響了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系執行主任王中夏教授。他的實驗結果,也被宋禮成這樣檢查過。1983年,王中夏在南開讀碩士。那時宋禮成從美國回來不久,條件比較艱苦,但工作風風火火地開展起來了。學生們早晨八點以前都會到實驗室,但通常的時候,宋禮成已經在那裡了。令王中夏感觸較深的是,宋禮成敢於放手讓學生做,遇到問題又及時指導,很好地處理了研究生依賴教師與獨立工作的關係。“這也影響到我自己後來指導研究生。”王中夏說。
宋禮成說:“我不怕寂寞,做學問應該踏踏實實,別想轟轟烈烈。”他的學生為這句話找出了大量的註腳:他反對急功近利,論文字句反覆推敲;他不輕易下結論,有時大家覺得沒必要的問題,他認為值得研究,結果恰好證明了他準確的預判眼光。值得自豪的是,在化學界同行中,宋禮成獲得的科研項目經費並不算多,是公認的低投入換來高產出。他告訴學生:“我們拿著納稅人的錢,就要對此負責。”
主張提高效率的宋禮成,並不要求學生夜以繼日地埋頭苦幹。但越是這樣,學生們反而更加勤奮。
他時常提醒學生:“這段時間累了,你就自己安排休息。”宋禮成很細心,帶學生改善生活時,會給他們夾菜,他還記得住每個人的口味偏好。
一心一意,刻苦鑽研
“選擇南開是因為喜歡熱愛化學學科,當時南開的化學在全國是首屈一指的”,談到自己的選擇,宋禮成平靜地說。
1979年,作為中美建交第一批國家選派出國學習的人員,宋禮成感到非常幸運,能夠得到這個難得的機會,宋禮成坦言:“是自己刻苦努力的結果。當時自己學習很刻苦,就比如學英語,條件比現在差遠了,語言環境更差,只能通過聽英語廣播,我經常都是聽完廣播再去吃飯。”當時全國統一考試,南開也就考上了幾個,因此能獲得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是非常難得的。
“當時的留學生跟現在的留學生想法差很多,剛迎來改革開放,出國留學覺得很新鮮,那時對‘黨、國家的委託’感覺更加強烈,覺得自己責任重大,國家出錢培養了你,一定要做出些東西,一方面為國家爭光,另一方面回國也對各方都有個交代。因此當時在國外壓力和動力都很大。”宋禮成回憶,當時各種困難都很多,自己只一心學習,已經沒有多餘心思去顧慮其他了,只通信跟家裡保持聯繫,從不會因為這些問題影響學習生活。當時的他,一心一意刻苦鑽研,肩上那份責任感鞭策著他:一定要學有所成,回國有所交代,絕對不能浪費國家的心血、辜負國家的期望。
宋禮成認為自己是去了美國才真正開始科研工作的。因為當時國內的科研水平還很低,科研設備和技術都跟不上國際先進水平。在改革開放前,一些科研手段只能從文獻上看到,當時還不太會搞科研,實驗比較盲目。“比如一些書上寫實驗條件要在無氧無水的條件下進行,如何做到‘無氧無水’,是否真的做到了無氧無水,其實我根本不太清楚,在當時國內都沒有實踐機會,實驗科學是非常需要親身實踐的,因此,出國學習得到更多運用世界先進實驗手段的機會,真正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他解釋道。
談起在美國訪問學習的經歷,宋禮成很有感觸。“在美國最好的一些大學里,學生是非常刻苦的,要比我們的學生刻苦多了。他們是真正把自己學習的專業當成事業來做的。”他提到,自己看到的國外好學校的學生都是全心投入到自己的專業學習中,投入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那些學生每天很早到實驗室,做實驗到很晚才離開。而且他們基礎很好,做論文時的實驗數據都會自己分析得很好,不用老師再去一點一點地教。”這是學生是出於熱愛而選擇的專業,因此他們明白自己的前途所在,所以會更加主動、自覺地努力學習。“很少出現國內很多老師給學生做思想工作,每天督促學生刻苦學習的情況。”
國外的學習和科研生活讓宋禮成學到了很多在國內學不到的東西,“使我基礎知識更加紮實,學習更先進的技術和領先科技,這也是改革開放輸出人才的目的之一吧。”
風雨兼程,半個世紀
今年是宋禮成在南開第51年了,風雨兼程半個世紀,鑽研化學也已是半個世紀,這期間,宋禮成在各種國際著名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近300篇,被大量引用,並被稱為“一位優質高產”的科研者。對於這一評價,宋禮成說:“搞科研能力最重要,還需要持之以恆,幾十年的專註和全身心的投入,少顧慮其他事,有困難自己努力克服,專註做科研就是了。”對於得獎和獲得各種榮譽稱號,這位研究者頗感欣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認可,讓國家的投入用得其所。”此外,他還強調搞科研一定要做自己的專長,發揮最大的優勢,“搞不好的項目,再好,給再多的錢也不去迎合。”
宋禮成表示,“現在的科研條件比以前好了很多,但在科研上也存在著‘貧富不均’的情況,希望年輕的科研工作者要克服這些困難,自己覺得研究本身有意義,就要堅持做下去。”他認為面對研究經費、儀器缺乏等種種問題時,“只知道抱怨,就不要做研究了。”
2007年11月,宋禮成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感到很高興,也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作為院士他有更多的機會組織、參加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有責任為提高南開的化學學科威望和地位盡自己的最大努力。“老師被評為院士以後,對我們要求更嚴格了,也更改關心了。他常常教育我們要有責任感,做任何事,都要盡你最大努力。”他的學生告訴記者。
“對我來說,我還會帶領我的團隊繼續努力。雖然70歲了,但感覺自己還沒老,腦子還不遲鈍,做科研真正條件好起來也就這幾年,我能多做一些就多做一些。”當選為院士,宋禮成教授雖然開心,但卻非常平靜。從他那平和而親切的臉上,記者看到了寵辱不驚、鎮定從容的大家氣度,也看到了“允公允能”的南開精神。
以前,在導師指導下做出成果的就已經是人才;而現在更需要獨立研究人才、複合型人才。深厚的基礎、創新思想也是必不可少的。作為老師就要懂得講課,努力培養學生,“學生有出息才是老師的成績,‘培養人才,為國增光’不是一句空話。所以老師不能光自己做研究。”
時代在前進,科學技術也在飛速發展進步,面對這一情況,宋禮成提出“無論是治學,還是教學都要與時俱進,從實際出發,還要多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我們要結合國情,同時有創新性的進行科學研究。”宋禮成強調要做對人類發展有實際意義的研究,“比如我們現在對氫化酶的仿生研究,就是針對當前世界環境污染和非可再生能源問題所做的努力。”
宋禮成教授課程從基礎開始,教學生如何查閱文獻、搜集信息,重視基礎的訓練。在宋禮成看來,一個優秀的老師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其次不能單純進行科學研究,不能只培養研究生,要從本科教育抓起,真正備課、講課。
對於現在的學生,宋禮成說:“現在的年輕人對現代知識,比如電腦、英語方面,比過去學生敏感很多,整體水平也較高。但基礎知識就弱了……”說到此搖頭嘆道,“這也與現在科研機會多了,一些老師忽略基礎課訓練有關。”
愛生如子,共同進步
“如果,要讓我向一個人介紹宋老師,我肯定會首先想到老師在科研上的成就”,劉旭峰和高巍不約而同地說道。提到老師,他們臉上都充滿了自豪與驕傲。
今年已經是06級博士生高巍跟隨宋老師做科研的第三年了。2003年,在南開大學本科畢業的高巍到中國科學院攻讀碩士學位;2006年,她又回到南開,追隨宋老師的腳步,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斷的前進。高巍向記者坦言:“在我眼裡,宋老師是真正做科研的人,他身上有這種品質。如果要說宋老師對我的影響,我想,是宋老師堅定了我做科研的信心。”
在教育學生上,宋老師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刻苦學習的習慣,不僅要動手更要動腦。“作為研究生,意味著國家要培養你成為科學研究方向的人才,要有一種責任感,努力學習。”他認為現在很多吃不得苦的學生就是因為缺乏這樣的責任心。在學生們眼裡,老師是一個特別嚴謹、特別真誠的人。在生活中,他又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人;對待科研工作,老師更是一絲不苟,每一組數據、每一幅譜圖,字字句句,老師都要不斷修改完善。宋老師對數據要求十分嚴格,不允許出現絲毫差錯,要學生反覆計算驗證。這種態度也使得最後的論文質量都比較高。
“特別讓我們佩服的是,老師雖然年紀大了,可是他記憶力特別好,每個學生的課題進展到那個程度他都記得清清楚楚。老師對我們很嚴格,但決不苛刻,非常和藹。只要有空,老師就會到實驗室指導我們做實驗,任何一個做得不對的地方老師都會指出,希望我們在批評中不斷提高、不斷進步”,劉旭峰告訴記者。此外,老師還會親自邀請國外的學生專家來學校作報告進行交流,老師也會盡自己所能幫助學生。
與其說老師是一位要求嚴格的嚴師,倒不如說老師是一位長輩。他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學習上要求嚴格,生活中卻非常關心。比如中秋節,老師會帶上十幾盒月餅熱情的招待學生,與學生共度佳節。很難想象,老師這麼大年紀,是怎樣騎著他那輛自行車,帶上這麼多月餅的。我們吃月餅的時候,老師只是面帶微笑看著我們,眼裡流露出關心和慈祥,情景十分溫馨。“跟隨宋老師這兩年,我心情一直非常愉快”,說到這些的時候,高巍微笑著。高巍還告訴記者,今年暑假,自己因為嚴重的鼻炎做了手術,老師對此念念不忘,非常關心,“常常問候我,囑咐我多休息。”
徠“年輕”在心態上
宋先生說:“我是1937年生人,確實70歲了,不過,我覺得自己還不老,還年輕,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也可以做。”宋先生認為自己“年輕”在心態上。從1962年在南開大學畢業,他從沒離開過學校,並且一直都在帶學生,他送走的博士生、碩士生已有60多個,現在還帶著20多個學生。宋先生說:“現在的孩子都很了不得,要做他們的老師,就要永遠保持敏捷的思維、健康的身體、快樂的心情、創新的思想。我覺得自己還行。”
宋禮成1957年考入南開大學化學系,畢業后留在南開大學任教。1979年,宋禮成通過全國統一考試,赴麻省理工學院深造。1990年成為國務院批准的博士生導師。但對於自己取得的各種成果,宋先生很少提及。
宋先生是一個生活很有規律的人,他很少“開夜車”,每天晚上10點多就休息。雖然承擔了多項國家重要科研項目,但他從不要求自己的學生不分晝夜地“泡”在實驗室,隨時可以休息。宋先生說:“我要的是高效率的工作,不一定時間長就有成績,累了病了還在堅持,反而有壞處,所以,做事就專心去做,全身心投入,不做無用功。”
仍在探究“氫化酶”奧秘
當選了中科院院士,宋先生覺得自己的擔子更重了。現在,宋先生正帶著他的研究團隊,研究一種“人工催化劑”,就是要人工合成出“氫化酶”這類催化劑。如果能用人工合成這種生物體內才有的類似物質,就能用它來製造更多清潔、高效的燃料—氫氣,在人類面臨能源危機的時候,這是一項可以造福全人類的研究。宋禮成研究組在氫化酶的仿生化學研究中,設計合成了多種活性中心模型物,受到同行專家的關注。宋先生說:“這是一項非常複雜的研究,現在,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相信它會被人類合成,會為人類服務的。”
做家務是運動,買菜是調劑
宋先生每天的生活特別快樂。雖然孩子們不和老兩口住在一起,可他並沒覺得寂寞:“我們有自己享受生活的方式,做家務是一種運動,我把每天買菜都當成生活的調節劑。”宋先生的生活之所以過得如此幸福,還有最關鍵的一點——他有一個志同道合的愛人。現在,他們不僅是生活中的伴侶,還是事業上的夥伴,在南開大學一起進行教學和科研,生活得非常充實。
治學嚴謹
現在,宋先生有20多個研究生。學生們覺得在老師身上學到最多的還是治學的嚴謹和一種做科研的職責,他對每一項工作都會反覆核實、校正,不允許一點偷懶的行為,而且,在學生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總是會說:“沒有不行的事,只有不行的人。”
宋先生認為:“要成功,有三個重要的能力,一是知識,二是技術,三是智力,智力中包括創新的意識,要在實踐中去提高這幾個方面的能力。”宋先生很肯定現在的年輕人,覺得他們有頭腦,有見識,有創新思維,而且,我國科學研究的環境越來越好,中國的年輕人中一定能產生世界級的大科學家。
碩士生評價
“他有一顆年輕的心。”南開大學化學碩士生羅想說,像導師這個年紀還在科研一線的並不多。而宋禮成自己說:“我沒有脫離學校,老是像在做學生一樣。”他認為這是自己顯得年輕的原因。
妻子胡青眉評價
宋禮成的妻子胡青眉教授也是“老南開”,求學於此,任教於此。一對教授夫婦,連同研究生,組成了一支深具影響的金屬有機化學團隊。她很佩服宋禮成嚴謹的學風和克服困難的精神。她說:“遇到困難,他總是堅持,千方百計,爭取成功。撰寫論文,他總是對結論反覆推敲,一絲不苟。”
胡教授笑著用三個“挺”字描述了她眼中的宋先生,“他挺平常的,挺一般的,就是從事化學方面研究的一個挺普通的教授。他也有點不平常,那就是特別用心,總想著怎麼才能搞得更好。”
胡教授說,老伴作為學術帶頭人,創新意識特彆強,他善於學習,與時俱進,能帶領研究組及時抓住重大熱點課題,努力攻關。例如,上世紀90年代關於富勒烯金屬有機化學的研究,近年來關於氫化酶仿生化學的研究,都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
她很佩服老伴那種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有時候,遇到困難,我想打退堂鼓,而他總是堅持,千方百計地取得成功。他在撰寫論文的時候,對實驗數據嚴格把關,對得出的結論反覆推敲,對參考文獻、圖表及文字都要一遍一遍地仔細核對。”
“是南開一手把他培養起來的。這50年,校園變化很大,科研條件越來越好,他對南開的感情特別深。”談及現在的生活,胡教授笑笑說,“大部分的假期都是在工作中度過的,但我們也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平時一起到超市買菜,與女兒聊天,周末和在美國的兒子、孫子通電話,偶爾也開車做短途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