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
漢字
圍徠,讀音是wéi,是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春秋時期文字。本義是圍繞,后引申為周圍,又引申為計量圓周的單位。
wéiㄨㄟˊ
1.環繞,四周攔擋起來:~攻。~城。突~。解~。
2.圈起來作攔阻或遮擋的東西:~巾。~牆。~裙。
3.四周:外~。周~。
4.量詞(a.兩手姆指和食指合攏的長度,如“腰大十~”;b.兩兩臂合攏的長度,如“樹大五~”)。
圍wéi
1.(形聲。字從囗,從韋,韋亦聲。“韋”本義為“敵軍兩面夾攻城邑”。“囗”是象形字,象周匝之形。“韋”與“囗”聯合起來表示“敵軍裹城”。本義:敵軍裹城。轉義:包裹、周匝)
2.同本義[enclose;surround]
囗,回也,象回幣之形。——《說文》。段註:“按,圍繞,周圍字當用此。”
圍,裹也。——《廣雅·釋詁四》
範圍天地之化。——《易·繫辭上》
以其一為之被而圍之。——《周禮·考工記·廬人》
3.又如:圍塹(圍繞營壘的壕溝);圍圓(圓形圍牆);圍地(四周山川環繞,形勢險峻的地方);圍屏(屏風);圍落(籬笆,柵欄)
4.包圍[encompass;surround]
秦之圍邯鄲。——《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兵圍邯鄲。——《史記·魏公子列傳》
江都圍急。——清·全祖望《梅花嶺記》
四面圍住。——《廣東軍務記》
5.又如:圍殲;圍守(包圍監守);圍取(包圍奪取)
6.防守[defense]
圍,守也。——《說文》
圍不言戰。——《公羊傳·庄公十年》
7.又如:圍落(藩籬。借指防衛)
8.通“違”。違背;離開 [violate;leave]
其功順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圍之。——《管子·形勢》
則王以春圍其農,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陳其寶。——《商君書·徠民》
守也。從囗韋聲。羽非切。
守也。從囗韋聲。
羽非切。十五部。
【丑集上】【囗字部】圍
〔古文〕囗《唐韻》羽非切《集韻》於非切,音韋。《說文》守也。
又繞也。《易·繫辭》範圍天地而不過。《注》周備也。范,如金之有模範。圍,匡郭也。
又《詩·商頌》帝命式於九圍。《注》分天下為九處,若規圍然。
又環也。《周禮·夏官·環人注》環猶圍也,主圍賔客,任器為之守衞。
又遮取禽獸。《禮·曲禮》國君春田不圍澤。《注》春育之時,不合圍盡收之也。
又《王制》天子不合圍。《注》言不四面圍之也。
又環繞徠攻城。《春秋·提要注》環其城邑曰圍。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禬禮哀圍敗。《注》謂其國見圍入,而國被禍敗也,喪失財物,則同盟之國會合財貨歸之,以更其所喪也。
又《韻會》五寸曰圍,一抱曰圍。《莊子·人閑世》櫟,社樹,其大蔽牛,絜之百圍,散木也無所用,故壽。
又縣名。《後漢·郡國志》圍縣,屬涼州武威郡。
又與韋通。《前漢·成帝紀》大風拔木,十韋以上。
又與衞通。《管子·地員篇》山藜葦芒,羣葯安聚,以圍羣殃。《注》圍同衞。
又《唐韻》《集韻》於貴切,音謂。繞也。
圍
“圍”字最初見於春秋時期,寫法如圖1,表示眾人被圍在一個四周封閉的空間內。戰國時期圖2,圍字有了比較大的變化,其內部更顯得被圍的人多且雜,《說文》中篆文發生微微形變,其內部“口”的上下是正反寫的“止”變形,外部再用“口”包圍,依舊體現是的包圍的含義。秦漢字型皆承自於小篆,一直延續使用“圍”,直至新中國成立推行簡化字,內部變為“韋”。
圍是形聲字。口為形旁,表示圍繞,韋為聲部。本義是圍繞,也指城池防禦。“圍”字像衛兵環繞著城邑站崗。當“韋”的“環城守衛”本義消失后,篆文再加“口”(表示周密環繞),強調環繞城市巡邏。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
先秦 | 高本漢系統 | ɡ | i̯wər | |
王力系統 | 微 | ɣ | ǐwəi | |
董同龢系統 | 微 | ɣ | juə̆d | |
周法高系統 | 微 | ɣ | jiwər | |
李方桂系統 | 微 | gw | jəd | |
西漢 | 脂 | |||
東漢 | 脂 | |||
魏 | 脂 | jəi | ||
晉 | 脂 | jəi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脂微 | jwəi | |
北魏後期北齊 | 微 | jwəi | ||
齊梁陳北周隋 | 微 | jwəi | ||
隋唐 | 擬音/高本漢系統 | jwe̯i | ||
擬音/王力系統 | ɣ | ǐwəi | ||
擬音/董同龢系統 | ɣ | juəi |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j | iuəi |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j | wĕi | ||
擬音/陳新雄系統 | j | ǐəi |
字形 | 韻書 | 小韻 | 攝 | 聲調 | 韻目 | 字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圍 | 廣韻 | 幃 | 止 | 平聲 | 微 | 雲 | 合口呼 | 三 | 次濁 | 雨非切/於貴切 | ɣjuəi | |
胃 | 止 | 去聲 | 未 | 雲 | 合口呼 | 三 | 次濁 | 於貴切/音韋 | ɣjuəi | |||
集韻 | 止 | 平聲 | 微 | 雲/匣 | 合口呼 | 三 | 全濁 | 於非切 | Ɣiuəi | |||
止 | 去聲 | 未 | 雲/匣 | 合口呼 | 三 | 全濁 | 於貴切 | ɣiuəi | ||||
韻略 | 平聲 | 微 | 於非切 | |||||||||
增韻 | 平聲 | 微 | 於非切 | |||||||||
去聲 | 未 | 於貴切 | ||||||||||
中原音韻 | 圍 | 陽平 | 齊微 | 影 | 全清 | ui | ||||||
中州音韻 | 平聲 | 齊微 | 吳歸切 | |||||||||
洪武正韻 | 夷 | 平聲 | 支 | 延知切 | ||||||||
為 | 平聲 | 灰 | 喻 | 以 | 次濁 | 於媯切 | ouei | |||||
胃 | 去聲 | 隊 | 喻 | 以 | 次濁 | 於位切 | ouei | |||||
分韻撮要 | 為 | 陽平 | 雲 |
圍
字形對比從左到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
圍
圍
圍
圍巾、圍繞、圍牆、氛圍、圍裙、圍困、範圍、圍聚、胸圍、圍屏
圍魏救趙、圍城打援、翠繞珠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