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田鄉
湖南雙峰縣轄鄉
龍田鄉位於雙峰縣境中部偏北,鄉政府駐走馬街,距縣城14公里,距婁底39公里,東與永豐鎮、梓門橋鎮接壤,南與印塘鄉毗鄰,西與甘棠鄉、洪山殿鎮相連,北與蛇形山鎮交界。轄70個村,739個村民小組,6.14萬人。全鄉總面積107.82平方公里,其中水田40878畝,旱土7984畝,水域13563畝,山地59303畝。
龍田鄉1994年撤鄉建鎮-走馬街鎮,從此龍田鄉慢慢淡出人民的視野。龍田鄉多丘陵,地勢自北向東南傾斜。東有楊梅大山,南有梅侖山,西有雷祖殿山,北有石山,境內海拔最高是梅侖山,海拔412米,最低位洋潭測水河畔,迷水由北向南縱貫東部,兩岸多溪谷平原。
傳統產品“金蚌三刀”(菜刀、剪刀、鐮刀)久負盛名,暢銷省內外。
龍田鄉人傑地靈,早在宋代,這裡就是名人輩出的地方。梅侖山下箭樓同德王氏,曾有百人中舉,出過48名朝廷命官,被譽為“文人之鄉”;神醫謝楚珍、名醫胡天雄,商界巨子陳芸田,烈士譚泰財、杜福堂、王芸生、王則鳴,學者胡若定、陳宗瑜....都是龍田人民的驕傲。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龍田鄉境域屬湘鄉縣沐導鄉同德二十五都和清樂鄉常豐三十三都一部分。
民國時期,龍田鄉屬湘鄉縣第六區德田鄉和第七區常豐鄉的一部分。
新中國建立時,龍田鄉屬湘鄉縣第六區德田鄉工作組和第七區常豐鄉工作組。
1950年划鄉建政,龍田鄉屬湘鄉縣第六區的龍田、大塘、高沖、印田、金蚌、秧沖、柘塘鄉,第七區的白南鄉。
1952年,龍田鄉屬雙峰縣第八區的大塘、十字、楓樹、龍田、屈灣、水口、金蚌、香花、龍口、五里、高沖、洋潭、印田、彩石、山塘、矛塘、梅山、走馬、柘塘、石牛、將軍鄉,第十一區的白楊、蕉溪、南沖、豐然鄉。
1953年,龍田鄉並鄉,龍田鄉為第八區的保豐、楓樹、水口、金蚌、香花、高沖、洋潭、印田、秧沖、彩石、山塘、走馬、柘塘、將軍鄉,第十一區的白楊、南沖鄉。
1957年,龍田鄉屬龍田辦事處的龍田、印田、柘塘、白楊鄉。
1958年,龍田鄉分屬柘塘、龍田人民公社。
1961年,為龍田區的龍田、印田、金蚌、柘塘、白楊公社。
1968年,龍田鄉復為龍田、柘塘公社。
1969年,為龍田區的龍田、印田。柘塘、白楊公社。
1978年,龍田區政府所在地由托塘村國爵公祠遷往雙婁公路穿村而過的走馬村。
1984年,社改鄉,龍田鄉屬龍田區的龍田、印田、柘塘、白楊鄉。
1989年2月,全國後來轟轟烈烈的撤區並鄉在雙峰縣試點,大龍田鄉由此而來。
龍田鄉轄香泉、香花、金蚌、金坪、燕岩、金龍、石澗、龍口、馬仙、泉水、湄水、雙灣、印台、石沖、石潭、洋潭、高沖、大源、杉樹、萬家、五異、巨輪、屈灣、楓樹、官托、保豐、大塘、大星、同裕、同意、水口、箭樓、同福、雅安、新鋪、泉井、秋塘、大碼、走馬、托塘、萬福、和民、宋家、將軍、金鄰、石溪、九溪、秧沖、定星、增新、塘星、周家、彩石、立新、古田、石門、益豐、豐星、山塘、繁榮、下白楊、峽山塘、柏樹、神山、高樓、界坪、蕉橋、蕉溪、梅山坪、梅峰70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