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耳瘡

旋耳瘡

徠旋耳瘡,中醫病名,是指發生於耳根部的濕瘡類疾病。別名月蝕瘡,浸淫瘡,黃水瘡。可見於現代醫學的外耳濕疹、耳後間擦性濕疹。

簡介


● 英文名稱:Eczema of External Ear
● 又稱:月蝕瘡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各科—耳鼻喉口齒科

古籍摘選


● 旋耳瘡生耳後縫,瘡延上下連耳疼,狀如刀裂因濕熱,穿粉散搽即成功。(《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

名詞解釋


● 發生於耳根部,以局部潮紅、灼熱、瘙癢、水皰、糜爛、滲液、結痂為主要表現的濕瘡。相當於耳部濕疹。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旋耳瘡是指以耳部瘙癢、皮膚潮紅滲液或伴有增厚脫屑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

臨床表現

● 本病主要表現為單側或雙側外耳道、耳廓及耳周瘙癢,患耳皮膚潮紅,可出現小水皰,繼而糜爛,滲出黃色脂水,干后結痂,其病程多纏綿難愈。
● 本病反覆發作者可出現患耳皮膚增厚、粗糙、脫屑、皸裂,甚至可造成外耳道口狹窄。

病因病機

● 本病急性發作者與風熱濕邪犯耳有密切的關係。
● 外感風濕熱邪積聚耳竅,可引動肝經之火循經上犯,壅遏經脈,逆於肌膚而產生旋耳瘡。
● 本病患病日久可造成陰血耗傷,耳竅失於濡養,加之血虛生風化燥,從而造成耳部瘙癢,纏綿難愈。

現代醫學範疇

● 現代醫學中的外耳濕疹等病與本病較為類似。
● 外耳濕疹以患耳瘙癢,可出現多形性皮疹,易反覆發作為主要臨床特徵。因其表現與本病較為相似,可參考本病進行中醫辨證治療。

旋耳瘡與耳帶瘡

● 二者的病變部位均在耳廓及其周圍,均可出現皮膚潮紅及滲液。
● 但旋耳瘡的主要癥狀為耳部瘙癢,其局部皮損多為水皰,破潰后流水較多,而耳帶瘡則主要表現為耳痛,其局部皮疹如針頭大小,色紅,分佈密集,破潰后滲液較少。二者可依此進行鑒別。

治則治法

● 本病可選用清熱解毒、收斂止癢的中藥,如馬齒莧、黃柏、蒼朮、苦參、白鮮皮等煎水外洗或濕敷於患部。

預防調護

● 注意耳部衛生,戒除挖耳的不良習慣。
● 保證飲食有節,忌食辛辣肥甘厚膩之品。
● 發病期間應避免局部刺激,忌用肥皂水清洗患處。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劉蓬。中醫耳鼻喉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