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庄鎮

山東省滕州市下轄鎮

羊庄鎮隸屬山東省滕州市。介於東經117°16′至117°24′,北緯34°53′至35°3′之間。北至東和山亭區接壤,北鄰桑村鎮,東北連山城街道、東接西集鎮,南與柴胡店鎮及薛城區陶庄鎮交界,西同木石、官橋兩鎮毗。 截至2014年,總面積118.3平方公里,轄89個行政村,常住人口78249人(2017年)。 

2014年1至10月,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7.81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5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7.5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0.0%;第三產業增加值7.69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0.4%。

歷史沿革


羊庄鎮歷史悠久。從孟庄出土的文物(屬北辛文化)考證,七千年前,境內居民已過著以農耕為主的定居生活。至夏代,羊庄鎮境屬薛國轄域。薛為禹的車大夫奚仲的封地,屬徐州區域的部落方國。
羊庄鎮
羊庄鎮
周朝,武王封曹俠於邾后,時鎮境屬邾。邾,傳五世至夷父顏,相繼一分為二,一是小邾國,二是濫國(濫城古,址今土城村)。濫國時為侯國,於公元前511年投靠魯國為附庸。
戰國時,小邾獨立,濫邑城,羊庄鎮轄區屬邾。《前漢志》云:濫屬東海郡徐州刺史部,昌慮(今土城村)為侯國。
漢景帝平定七國後置昌慮縣,封昌慮侯。
東漢,漢獻帝建安三年(198年),分東海郡,於昌慮縣置昌慮郡,建安十一年廢郡立縣。
三國時,昌慮縣仍屬東海郡。至南北朝時,昌慮縣改屬徐州部蘭陵郡。
隋開皇六年,廢昌慮縣置滕縣,從此鎮轄區屬滕。隋朝,羊庄一帶為徐州部彭城郡滕縣。
唐,屬河南道彭城郡膝縣。
宋朝屬京東西路徐州彭城郡滕縣。鎮境為滕縣禮教鄉轄。
金時屬山東西路滕州,陶陽鎮(陶山下金在此駐兵,為陶陽戍守)所轄。
元朝屬山東東西道益都路滕州滕縣。
明朝時屬山東布政司濟寧府滕縣轄。鎮境屬禮教鄉和義河鄉分轄。
清朝屬山東布政司兗州府滕縣所轄。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縣令任璣定保甲法,按八卦名分八方,統七十二保,時鎮轄區包括孝四、孝五、孝六保,至嘉慶癸酉縣令唐晟始以仁、義、禮、智、孝、弟、忠、信易八卦名,統七十二社(保),規制漸為劃一,羊庄鎮轄區時包括孝四社、孝五社、孝六社(土城一帶)。光緒年間縣令易社為區,羊庄鎮轄區時包括孝四、孝五、孝六區。宣統年間,滕設昌慮等15個鄉,現鎮境屬昌慮轄區,清滅鄉廢。 
民國年間為滕縣第二區,包括原五區和六區的大部分。
建國初仍為滕縣二區。1956年北部中頂山鄉自桑村區劃入,南部的望河鄉劃出歸官橋區轄,滕縣二區改稱為羊庄區,區駐地遷至羊庄村。
1958年6月撤區,同年秋四個鄉合併為羊庄東方紅人民公社。1959年改稱羊庄公社。1966年建羊庄區。1969年撤區,恢復公社建制。1984年3月,稱羊庄鄉,並撤掉石灣管理區(1969年撤蔣杭管理區,1979年增設石灣管理區)。同年11月改稱羊庄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6年北部中頂山鄉自桑村區劃入,南部的望河鄉劃出歸官橋區轄,滕縣二區改稱為羊庄區,區駐地遷至羊庄村。
1957年將12個小鄉合併為南台、趙莊、莊裡、土城四個鄉。1958年6月撤區,同年秋四個鄉合併為羊庄東方紅人民公社(駐地羊庄)。
1966年建羊庄區,轄羊庄、洪村、孟庄、土城、趙莊、莊裡、蔣杭、薛河八處小公社。
1985年,羊庄鎮轄78個自然村關興庄、洪山前、上邱庄、尤山子、三姓庄、中頂山、下黃溝、西江、沈井、曹王墓、宋屯、羊山、北台、莊裡、戴崗、大北塘、大峪廟、上屯、大趙莊、小趙莊、新安嶺、南塘、小北塘、民庄、磕井、龐庄、后十灣、自庄、前十灣、孟庄、南台、前毛堌、后毛堌、前沙馮、后沙馮、史屯、杜屯、黃屯、東南王莊、小庄(幸福村)、楊坡、張坡、於坡、許坡、西薛河、東薛河、南宿、小計河、大計河、兩河、小王公、西於、南於、土城、西石樓、餘糧店、東石樓、東於、白杭、東店(小店)、東胡村、豹山、高村、張河庄、韓山前、東南於、陶山東、洪村、杜堂、陳村、范村、釣魚台、西辛庄、東辛庄、陶山西、羊庄、中黃溝、興魯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14年,全鎮89個行政村(羊東村、羊南村、羊北村、杜屯村、史屯村、蔣杭村、王杭村、上屯村、沈井村、大峪廟村、興魯村、后石灣村、自庄村、龐庄村、孟庄村、南台村、東石灣村、西石灣村、楊坡村、張坡村、於坡村、許坡村、西薛河村、東南王莊村、幸福村、黃屯村、東薛河村、西南宿村、東南宿村、前南宿村、大計河村、小計河村、兩河村、前毛固村、后毛固村、前沙馮村、后沙馮村、小趙前村、小趙后村、後趙村、趙莊南村、西南庄村、腰庄村、宋屯村、中頂山村、上曹王村、下曹王村、尤山子村、上邱庄村、三姓庄村、新安嶺村、莊裡村、大北塘村、東塘村、代崗村、民庄村、西江村、中黃溝村、下黃溝村、官興庄村、洪山前村、羊山村、南塘村、土城村、東石樓村、西石樓村、餘糧店村、白杭村、東店村、東於村、西於村、南於村、東南於村、小王公村、洪村村、杜堂村、陳樓村、東胡村、范東村、范西村、東辛庄村、西辛庄村、釣魚台村、陶山東村、陶山西村、寒山前村、張河庄村、高村村、北台村村)。 政府地址位於棗莊市滕州市345省道附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羊庄鎮位於滕州市東南部。北至東和山亭區接壤,北鄰桑村鎮,東北連山亭區山城街道、東接西集鎮,南與柴胡店
羊庄鎮
羊庄鎮
鎮及薛城區陶庄鎮交界,西同木石、官橋兩鎮毗鄰。介於東經117°16′至117°24′,北緯34°53′至35°3′之間。總面積118.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羊庄鎮地處低山丘陵與平原的交接邊緣,屬山前平原,為小型山間盆地,魯中南低山丘陵的南部。鎮境四周環山,中問平原,地形趨勢東北高,西南低。最高點在中黃溝村的大山,海拔365米左右,中部和西南部較低,海拔64米左右。 

土壤

羊庄鎮內褐土類共分3個亞類,4個土屬,8個土種。褐土類土壤主要分佈在鎮境北部、謠部、東部和南部的局部地區,呈微鹼性,質地細偏粘。適宜多種作物的生長,面積為110694畝,約佔土地面積的83.88%。 

氣候特徵

境內年平均氣溫12.7℃—13.1℃;全年日照為2480小時,年輻射總量120千卡∕平方厘米左右,年降水量800—900毫米;年平均風速為2.9米/秒;年相對濕度為70%;年平均水面蒸發量為1935毫米,全年無霜期212天。 

水文

羊庄鎮
羊庄鎮
境內主要河流兩條,薛河在山城街道的海子村入境,流經鎮境東部和南部,至西南部的小王公村前西去官橋鎮,主流在鎮內長16.4公里,屬山洪河道;溫涼河發源於鎮境北部沈井村北龍山東麓,在羊庄村與發源於黃溝一帶的山洪河道匯合,向南流經羊庄泉群,經聖山南入官橋鎮,主流在境內長10.5公里。兩條河流貫穿全境,是泄洪排澇的主要河道。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地面水
羊庄鎮
羊庄鎮
羊庄鎮地面水一般比較豐富:主要是天氣降水、河流和兩座水庫。羊庄水庫容興’水142萬方,死水9萬方,可澆地面積5000畝;沈井水庫容興水80萬方,死水3.5萬方,可澆地面積2200畝。 
地下水
羊庄鎮地下水比較豐富,最明顯的就是從莊裡過後十灣一羊庄向西南的地下古河道。河道受上游及下部奧陶系灰岩溶水的頂托補給,水量比較豐富,單井出水量700一17000方/日。 

土地資源

羊庄鎮土層最厚12—13米,最薄只有,20一30公分。土地總面積176110畝,可利用土地面積138255畝,耕地1027.59畝,其中糧田87595畝;經濟作物9973畝;菜園地5191畝I林果地1686畝。荒山19602畝,梯田薄地7921畝,水庫湖泊1132畝;工礦佔地1361畝,‘溝路河渠17611畝;村莊佔地17751畝。 

生物資源

林木:梧桐、泡桐、刺槐、家槐、秋樹、楊樹、榆樹、椿樹、桑樹、松柏、香椿、楝予等。
果樹:蘋果、梨、柿子、葡萄、桃、杏、石榴、棗、山楂、核桃、櫻桃、花椒、銀杏、無花果。
藥用植物:透骨草、山豆根、白朮、絲瓜、金銀花、野菊花、地丁、麥芽、酸棗仁、瓜蔞、荊芥、車前子、半夏、艾葉、葛根、遠志、蘆葦根、石榴、苦菜、蒲公英、兔絲子、槐米、綠豆、蒺藜、天門、梔子、枸杞、桑、牽牛花、薄荷、冬瓜仁、犬蔥、蒼耳、地黃根、側柏葉、馬齒莧、不留子、茵陳、忍冬等。
觀賞植物:菊花、月季、仙人掌、仙人球、桂花、牡丹、芍藥、進春、一串紅、夜來香、梅花、雞冠、倒掛金鐘、常青、含羞草、美人蕉、萬年青、麥冬、水仙、杜鵑、扶桑、梔子、黃楊、桔子、丁香、臘梅、薔薇、旱連、君子蘭、並蒂蓮等。
水生植物:藕、葦子、雜草、綠藻等。 
羊庄鎮
羊庄鎮
野生動物:野兔、黃鼠狼、狐狸、獾鼠、刺蝟。
鳥類:烏鴉、麻雀、山雞、啄木鳥、布穀鳥、大山雀、灰喜鵲、鴿子、斑鳩、貓頭鷹、黃雀、野雀、小燕、大雁、杜鵑、百靈鳥、畫眉、藍殿舌、歧吱貴。
水生動物:魚、螃蟹、蝦、泥鰍等。
昆蟲類:蝗蟲、蚰子、螞蟻、蜻蜒、蝴蝶、蠶類、蚜蟲、蟋蟀、螻蛄、金龜子、瓢蟲、赤眼蜂、蒼蠅、蚊子等。
藥用動物:地龍、土鱉、蠍子、蜈蚣、壁虎、蟲蛻、蟬蛻、蜜蜂、蛤蟆。 

礦產資源

羊庄鎮
羊庄鎮
羊庄鎮礦藏據1992年調查,主要是砂、石。其分佈,砂主要在薛河底為儲藏區。東北起於後台村、西南止於小王公,總計17公里,儲砂量為100萬方,-地沙儲量為20萬方、總計儲量約為120萬方。現已採用85萬方,剩餘35萬方按每年10萬方採用量計算,還可開採4年。沙的特點是中細型的清水沙,主要用於本地和外地公、民建築。石:北部和南部多山區,積岩(青石)可無限量開採,可供城市、鄉村工農建築和發展生產用。南部山區的採石業已是羊庄鎮脫貧致富的一個重要項目。 
其它資源:據有關部查,羊庄南部馬鞍山和北部鵓鴿山的石層中,含有少量的鐵礦石,但不足以開採。

人口民族


人口

常住人口78249人(2017年)。

民族

截至1992年,羊庄鎮共有3個民族,漢族、回族、毛難族。 

經濟


綜述

羊庄鎮
羊庄鎮
2014年1至10月,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7.81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5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7.5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0.0%;第三產業增加值7.69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0.4%。限上批零貿易業預計完成商品銷售額2.5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30.8%;限上(大個體)批零貿易住餐業預計完成營業額4615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26.7%。 

第一產業

羊庄鎮
羊庄鎮
2012年,羊庄鎮基地又實施了升級改造工程,總投資100餘萬元,改造面積100餘畝,新建大棚35個,主要生產韭菜、黃瓜、辣椒、茄子、冬瓜、西紅柿等30多個品種蔬菜,年交易蔬菜1.5萬噸,交易額1.2億元,產品主要銷往山東、東北等地大中城市超市,以及出口東南亞等地區,轉移季節性勞動力500餘人,月收入可達1200元。
2015年,羊庄鎮投資1365萬元的3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升級改造、投資910萬元的1.3萬畝千億斤糧食和投資500餘萬元的土地整理項目已完成,正在完善配套設施;投資700萬元的5000畝世行中低產田改造項目正在實施。近三年,羊庄鎮積極爭取,投入資金近億元實施了5個農、林、水、土重點項目,新打機井170多眼,鋪設節水管道450公里,全鎮6.6萬畝耕地基本實現旱能澆、澇能排,徹底改變了農業生產條件。 

第二產業

2013年1—5月份完成招商項目12個,預計利用境內資金6.75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71%,同比增長167%。其中過億元項目3個,過5000萬元以上項目3個,3000萬元以上項目6個。先後新上編織袋項目4個、安全帽生產企業兩個、投資1.2億元的益生宜居預拌砂漿項目正在進行設備安裝、中聯集團投資1.7億元新上的混凝土骨料生產項目已經完成立項。 
2014年1至10月,全鎮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完成25.14億元,同比增長9.8%。 

第三產業

2012年,羊庄鎮駐地已形成羊東家電、服裝、食品超市,羊南建材、木材,羊北土產三個市場群,鎮駐地汽車、摩托車修理市場不斷壯大,有6家家電、13家摩托車專賣店在此搶攤設點,年銷售額在300萬元左右。同時,該鎮一直具有宰殺牛羊的習慣,每年輸出鮮活牛羊10萬隻,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牛羊肉飲食文化。運輸業和汽車拆解業已成為該鎮農民致富的主渠道,東南宿村已擁有汽車十幾輛,還成立了汽車運輸公司,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汽車運輸專業村。滕州市汽車拆解廠內從事汽車拆解的人員達300餘人,年拆解報廢汽車、農用車、摩托車近5000輛,產值達3000萬元,增加稅收150萬元。郵政物流已發展至全鎮82個村,佔全鎮比例的91%。 

社會


文化事業

2015年,羊庄鎮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資源,規劃建設了滕州第一家集綜合文化大院、孔子學堂、鄉村記憶等於一體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場所,總佔地1700平方米,分為5個部分,共展示民俗物品700餘件。該鎮還積極夯實文化建設的陣地基礎,累計建設村級農家書屋、文化大院59個,文體健身廣場75處。2015年以來為群眾送戲送電影600餘場次。 

教育事業

2015年,全鎮實施了13處駐地中小學、幼兒園建設工程,並強化了中心幼兒園的示範帶動作用,規範社會力量辦園,年內羊庄中學力爭創建省級規範化學校、張坡小學力爭創建棗莊市級規範化學校。 

醫療衛生

2015年,羊庄鎮加強中心衛生院科室規範化建設,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抓好46個村級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改善了群眾的就醫環境,並加強了公共衛生服務,對全鎮中小學在校生進行了健康查體等工作,群眾看病治病得到了保障。 

基礎設施

2015年,羊庄鎮不斷完善小城鎮綜合配套設施,推進了規劃、道路、公交、環衛、供水和燃氣“六個一體化”建設任務,連續三年投入資金8900萬元新修農村道路260公里,建設總里程居全市前列,全鎮89個村全部實現“村村通”,70個村達到“戶戶通”,同時開通了貫穿全鎮的4條公交線路。 

文化


特產美食

西施餅
羊庄鎮
羊庄鎮
西施餅顧名思義相傳因西施製作而得名,據有關人士考究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西施餅就是羊庄當地的小吃。在山東省第五屆淡水魚烹飪大賽暨第二屆魯南美食文化節上,羊庄鎮選送的西施餅經第二屆魯南美食文化節組委會評審被授予魯南特色地方名吃。 

文物古迹

羊庄鎮歷史文化遺存豐厚。今境內有古墓址11處,廟宇30處,遺址(物)16處,名勝7處。鎮政府院內一棵400多年的銀杏樹,是明朝山西會館的遺物。鎮內南塘村是抗日戰爭初期蘇魯人民抗日義勇隊第一總隊駐地。 
昌慮故城遺址
羊庄鎮
羊庄鎮
昌慮故城遺址位於土城村,座落在滕州城東南30公里。地處薛河北岸,與陶山隔河相望。明萬曆和清道光《滕縣誌·古迹》中均云:“昌慮城,亦曰濫城,城周十里,有子城。”抗戰前夕,該城仍完整,部分女牆依稀矗立,北、東、西3門都較完整;北門樓有磚制橫額“昌慮”二字,東西橫排,柳體正楷,是唐代遺物。濫城是小邾國屬地。1982年文物普查時考察發現,現土城遺址乃古昌慮城之子城,周長1.5公里,西至東於村,北至西石樓北,南至陶山東,出土陶片均與子城陶片同。 
孟庄遺址
羊庄鎮
羊庄鎮
孟庄文化遺址位於羊庄鎮孟庄村東南到東北一帶古薛河西岸河旁高地上。1964年5月,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山東隊和縣文化館對本縣進行考古普查時發現。1973年後,縣博物館又進行過多次複查。遺址高出河床約5至7米,沿薛河岸,逶迤起伏,時斷時續,南北長約350米,左右寬度不詳。在整個遺址的河旁斷崖上,斷斷續續暴露出灰坑、紅燒土及蚌殼堆積,文化層距地表0.3—1.5米不等,厚約0.3—1米,內含陶片較多,龍山、西周陶片居多。村東約50米處,暴露出的文化層厚達1.5—2米左右,為大汶口時期的遺存。村東南約50米處,因磚窯取土成坑,斷面暴露出的文化層深0.5米—1.8米左右,含較多的紅燒土塊,草木灰、陶片、獸骨等。採集的標本有:素麵夾粗砂褐陶罐口;扁鑿狀夾砂紅陶鼎足;素麵夾砂紅陶盆口;裡外施黑衣泥質褐陶缽口;鳥喙形夾砂黃褐陶鼎足;施黑衣泥質灰陶盆口;腹部飾繩紋夾砂灰陶鬲口,素麵夾砂灰陶鬲足。1980年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前台遺址
羊庄鎮
羊庄鎮
前台文化(華姑庵)遺址,位於滕州市羊庄鎮前台村南200米處的高檯子廟地上,東依大山,西靠薛河。台高2-3.5米,面積為100╳100米,文化層1-2.5米。該文化遺址是在1987年省文物普查的基礎上經市考古隊複查出來的。勘查時代定為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文化、漢、唐、宋、元、明等系列文化遺址。被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戰國墓地
戰國墓地位於薛河東岸民庄村東300米的對子山的山頂上,墓長3米,寬2米,深4米。現已挖掘清理一處,出土戰國時期文物9件,有陶鼎2件,陶壺2件(其中1件是方壺,表面飾有彩繪),陶盒2件,陶碗1件,鐵器1件,陶罐1件,另有人骨架1具及小型隨葬品一大宗。據考,此墓為戰國時的山大王墓,距今2400年。在山頂上發掘戰國時的墓址,這在棗莊地區還是第一次。
漢代古墓
漢代古墓位於范村家前、陳村家東的小山頂上(山頂平坦),10多個墓穴全是在山頂上向下鏨成的,深4~5米,成墓長4米,寬1米,深0.9米。墓穴封土為1里之外薛河中的土,墓石起運於1.5公里許釣魚台山上的整塊石板。墓群均東西向行穴。現發掘四壙,出土20個漢代制錢,1個銅鏡,1個漢白玉鐲,1個玉肩,漢畫石1塊,其它漢代鼎、陶盆等12件。現收藏於滕州市博物館。 
鳳山漢墓群
鳳山漢墓群位於范村東南250米處鳳山山頂上,現已發掘2處。已發掘的墓室距山頂約6米深,為並排座落,清理出土墓葬品有陶壺、陶磨、陶豬圈、陶豬、陶杯、陶盒、陶鼎、銅戈、玉簧、銅劍把、陶豆等陶器皿計24件。據市考古隊考證為漢代墓群,距今1900餘年。 
曹王墓
曹王墓位於羊庄鎮東北8公里上曹王村後山上,為一漢代墓群。埋葬了漢末遇難的曹操之父曹嵩及其奴僕和其他親屬數十人。曹嵩死後,其子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迫使朝廷追封其父為曹王,今曹王墓村因此而得名。曹王墓漢墓群,清末還較完整,山上建有紀念亭,墓群周圍桃李滿山,故曹王墓村又名桃花村。該墓群清末以來屢遭破壞,地表已蕩然無存。1932年中央研究院及山東古迹研究會聯合對曹王墓漢墓群進行了清理,發現石室墓10餘座,出土了一批貴重漢畫像石,漢代制錢、護心鏡等文物。據考,韓復榘座山東時、大躍進期間、文化大革命中屢遭破壞,現墓碑已平,僅有墓碣數塊。 
陶朱公祠
陶朱公祠即范蠡祠,位於昌慮之華采山(今陶山)。范蠡,春秋末政治家,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為越大夫。他戮力輔佐越王勾踐20餘年,越為吳所敗時,曾赴吳為質2年。回越后助勾踐刻苦圖強,佐勾踐破吳后,封上將。他認為勾踐為人“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遂乘船徑入海,先後適齊,至陶(今定陶),赴蘭陵等地,以經商致富。後世人見其居於昌慮之華采山,故建祠以祀之,其山名為陶山。陶山漢屬東海郡,在蘭陵境內,故山下河邊平澤處有范蠡湖,陶山後薛河中有約5米高的釣魚台。唐以後,因薛河河床水土流失,陶朱公祠(廟)被水衝擊,無跡可尋。僅存一塊上刻范蠡頭像的石碑,“文革”中被砸成三截,用作提水站基石,今得兩截由范村范氏後裔移至祖塋。范蠡所居之陶山,為後世文化重地,在這裡求學成名者有舉人、進士。范蠡功成名遂,思難退身,棄祿慮禍,作隱者居,後裔得以繁衍。 
羊庄泉群
羊庄泉群位於羊庄村東南,在羊庄盆地內,盆地地表以下石灰岩含水豐富,地下水由東北向西南流動,在斷層東側低洼處溢出地表成泉。據1980年實測,豐水期流量17.28萬立方米,枯水期6萬立方米。尤其是貫穿羊庄村的溫涼河,自羊北、羊東開始到羊南聖山東一段河道中,遍地是泉,常年涌流的大泉不下幾十個。羊庄群泉中最著名的泉有3個。“仰珠泉”位於羊庄東門外大橋南河畔上,今羊庄新大橋下。該泉涌勢優美,水灑平坦,水花噴出如撒珍珠滾動,故名為仰珠泉,又稱蕊珠泉。“珍珠泉”位於羊南王橋南側,該泉噴涌水勢壯觀,泉水在河岸道邊稍高處如同撒豆子一般,故名珍珠泉。據傳清末時,滕縣某縣令專喝羊庄珍珠泉水,每天讓書童前來羊庄挑一擔水。一次書童夜間貪賭,早晨起晚了,在附近挑一擔水想騙過知縣。知縣一喝不是珍珠泉的水,便大發雷霆,將其打發回家。“烏龍泉”位於山西會館后,該泉如同從龍嘴中噴出,水色如蘭,故名烏龍泉,又稱二龍泉。1960年在提水站前鑿大口井,烏龍泉水被截斷,泉水從大口井中湧出,后提水站拆除,加寬棗滕公路,在地下修一暗渠,泉水過公路向南折西流入溫水河。 

代表人物


孟昭煜(1918-1943),1918年生,山東省滕縣(現在為山東省滕州市)羊庄鎮土城村人。八路軍魯南獨立支隊政治委員。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洪振海(1910-1941),又名洪衍行。山東滕州羊庄鎮大北塘人。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929年,到中興公司煤礦當礦工。自幼隨父親在路礦謀生,因生活所迫經常與火車打交道,練就了飛登火車的本領,人稱“飛毛腿”。抗日戰爭時期,洪振海在黨的領導下,發動棗莊路礦工人組建了一支活躍在山東魯南的滕州、棗莊、臨城和微山湖一帶,威名遠揚的人民抗日武裝——魯南鐵道大隊。 
李樂平(1906—1971)原名李子升。山東省滕州市羊庄鎮趙莊人。20歲到上海法租界以巡捕為職業作掩護,從事革命活動,1932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被委任為上海法租界華捕地下黨支部書記兼中共江蘇省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1933年4月6日被捕入獄。1971年被江蘇省革命委員會政工組批准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