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上網卡

相當於有線的數據機

無線上網卡指的是無線廣域網卡,連接到無線廣域網。無線上網卡的作用、功能相當於有線的數據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貓”。

它可以在擁有無線電話信號覆蓋的任何地方,利用USIM或SIM卡來連接到網際網路上。無線上網卡的作用、功能就好比無線化了的數據機(MODEM)。其常見的介面類型也有PCMCIA、USB、CF/SD,E,T等。

2013年4月,工信部公布了《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徵求意見稿)和《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徵求意見稿)》,擬對行動電話、固話、無線上網卡用戶進行實名登記。

這是工信部2010年力推手機實名制之後,首次擬以立法形式將電話用戶納入實名制工信部徵求意見稿公布,對無線上網卡用戶進行實名登記。

區分


無線網卡

無線網卡是終端無線網路的設備,是無線區域網的無線覆蓋下通過無線連接網路進行上網使用的無線終端設備。換句話說,如果把無線路由看成信號發射端的話,那麼無線網卡就是信號的接收端。

無線上網

無線上網卡是二十一世紀初期(1999-2010)無線廣域通信網路應用廣泛的上網介質。我國有中國聯通的WCDMA、EDGE,中國移動的EDGE、TD-SCDMA和中國電信的CDMA (1X)四種網路制式,所以常見的無線上網卡就包括WCDMA無線上網卡、CDMA無線上網卡和EDGE、TD-SCDMA無線上網卡四類。
使用USB介面的無線上網卡
使用USB介面的無線上網卡
無線網卡和無線上網卡似乎是用戶最容易混淆的無線網路產品,對比價格也許是最容易區分兩者的手段。無線網卡由於外置和內置不同,價格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無線上網卡也由於網路和功能的不同,也由一百元左右到幾百元。實際上它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網路產品:無線網卡(無線網路適配器)指的是具有無線連接功能的區域網卡,它的作用、功能跟普通電腦網卡一樣,是用來連接到區域網上的。它只是一個信號處理的設備,只有在找到上網際網路的出口時,才能實現與網際網路的連接。所有無線網卡只能局限在已布有無線區域網的範圍內,它與Internet的接入依靠與廣域網相聯的代理伺服器或無線路由器等設備。
而無線上網卡的作用、功能相當於有線的數據機,它可以在擁有無線電話信號覆蓋的任何地方,利用手機的SIM卡來連接到網際網路。國內它的支持網路是中國移動推出的GPRS和中國聯通WCDMA和中國電信推出的CDMA 1X三種。
相比較於台式電腦,無線網卡就相當於網卡(網路適配器),無線上網卡就相當於寬頻或網線。

功能及速率


台灣卡王iSigal
台灣卡王iSigal
相當於有線的數據機,它可以在擁有無線電話信號覆蓋的任何地方,利用手機的SIM卡來連接到網際網路上。3G上網卡是無線廣域通信網路應用廣泛的上網介質。現階段我國有中國移動的td-scdma和中國電信的CDMA2000以及中國聯通的WCDMA三種網路制式,所以常見的無線上網卡就包括CDMA2000無線上網卡和TD、WCDMA無線上網卡三類。

分類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組無線業務):56甚至114Kbps。
無線上網卡
無線上網卡
EDGE(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即增強型數據速率GSM演進技術):最高速率可達384kbps,一般大約200kbit/s。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時分同步的碼分多址技術):384kbps。
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組接入技術。
TD-SCDMA的HSDPA:目前最高2.8Mbps,最新市場產品達到3.6m,實驗室產品達到33M。
CDMA2000 1X EV-DO(可理解為CDMA2000的HSDPA):韓國、日本等國家已經實現了2.4Mbps的峰值速率,中國電信開通的3G網路就是CDMA2000 EVDO A版的網路,峰值速度3.1M,不是老的B版本EVDO(只有2.4M)。
WCDMA的HSDPA:理論最大值可達14.4Mbps,在中國香港、中國台灣、韓國、歐洲、美國等國家或地區,基本可實現3.6Mbps速率,少部分地區可實現7.2Mbps速率。中國大陸的HSDPA
是7.2M的速率,全世界大部分地方也是7.2M,很多地方已經升級到14.4M,3.6M已經完全淘汰。

介面類型


無線上網卡主要應用在筆記本上和PAD(掌上電腦)上,還有部分應用在台式機上,所以,其介面也有多種規格。常見的介面主要有PCMCIA介面、USB介面、EXPRESS34介面、EXPRESS54介面、CF介面等幾類。如用於台式機的PCI介面無線網卡,用於筆記本電腦的PCMICA、MINI-PCI介面無線網卡和更為方便的USB無線網卡等。前面三種為內置式無線網卡,最後的USB無線網卡為外置式無線網卡。
為了提高終端設備的無線接收效果,以及對設備更新的簡便快捷需求,採用外置式的USB無線網卡逐步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PCMCIA介面
這種類型介面的無線上網卡一般是筆記本等移動設備專用的,它受筆記本電腦的空間限制,體積遠不可能像PCI介面網卡那麼大。PCMCIA匯流排分為兩類,一類為16位的PCMCIA,另一類為32位的CardBus。
CardBus是一種用於筆記本計算機的新的高性能PC卡匯流排介面標準,就像廣泛地應用在台式計算機中的PCI匯流排一樣。該匯流排標準與原來的PC卡標準相比,具有以下的優勢:第一,32位數據傳輸和33MHz操作。CardBus快速乙太網PC卡的最大吞吐量接近90 Mbps,而16位快速乙太網PC卡僅能達到20-30 Mbps。第二,匯流排自主。使PC卡可以獨立於主CPU,與計算機內存間直接交換數據,這樣CPU就可以處理其它的任務。第三,3.3V供電,低功耗。提高了電池的壽命,降低了計算機內部的熱擴散,增強了系統的可靠性。第四,後向兼容16位的PC卡。老式乙太網和Modem設備的PC卡仍然可以插在CardBus插槽上使用。
USB介面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由於其傳輸速率遠遠大於傳統的并行口和串列口,設備安裝簡單並且支持熱插拔。USB設備一旦接入,就能夠立即被計算機所承認,並裝入任何所需要的驅動程序,而且不必重新啟動系統就可立即投入使用。當不再需要某台設備時,可以隨時將其拔除,並可再在該埠上插入另一台新的設備,然後,這台新的設備也同樣能夠立即得到確認並馬上開始工作,所以越來越受到廠商和用戶的喜愛。
CF介面
CF(Compact Flash)型無線上網卡主要應用在PDA等設備裡面,CF卡遵循ATA標準製造,不過它的介面是50針而不是68針,分成兩排,每排25個針腳。CF卡分為兩類:Type I和Type II,二者的規格和特性基本相同。兩種型號之間的唯一區別在於卡的厚度。CF卡不是硬碟那樣的針型介面而是50針(1.27 mm)的孔型介面,因此不容易被損壞,這一設計和PCMCIA介面類似。
SD介面或是Express card介面
至於SD介面或是Express card介面的產品,我們建議大家暫時不用考慮。SD介面的無線上網卡要求設備具有SDIO介面,這隻有少數PDA支持,而且價格不菲。至於Express card介面,雖說它取代PCMCIA介面的長遠趨勢勿庸置疑,但是至少現階段還顯得太過超前。

3G無線


網路制式,常見的無線上網卡就包括WCDMA無線上網卡、CDMA2000無線上網卡、TD-SCDMA無線上網卡三類。
CDMA2000 1XEV-DO由CDMA2000演進而來,與有線寬頻相比,它是一種可提供高速無線連接的第三代(3G)移動通信標準。
CDMA2000 EVDO讓個人用戶可以發送和接收帶大附件的電子郵件、享受實時互動遊戲、收發高解析度的圖片和視頻、下載視頻和音樂內容或者與辦公室里的電腦保持無線連接。
該產品是針對CDMA2000 EVDO網路無線高速數據業務而提供的互連網接入設備,您可以將已開通EV-DO服務的UIM卡插入設備中,與電腦的USB介面相連,實現高速無線上網、語音通話、簡訊收發、數據傳輸等功能,數據下載速率最高可達到2.4Mbps,上傳可達到153.6Kbps,適合與筆記本電腦、台式電腦、工控機使用。兼容CDMA20001X網路,在未開通EV-DO網路的環境下,數據傳輸速率為153.6Kbps。
CDMA無線上網CDMA是碼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技術的縮寫,GPRS無線上網卡,採用PC卡介面,可以插入筆記本電腦實現無線Internet接入。在一般環境下最快的可達153K,幾乎是GPRS速度的四倍。雖然CDMA 1X比GPRS快了數倍,但由於國內CDMA 1X網路尚不是很成熟,往往達不到這個速度。
現有的3G上網卡設備,幾乎都是雙模自動切換,沒有3G信號的地方可以選擇其他網路,網速相對比較慢。中國電信可以自由切換EVDO和CDMA 1X網路,中國移動可以自由切換TD-SCDMA網路和EDGE網路,中國聯通可自由切換WCDMA和CDMA 1X網路。

設置介紹


將即插即用的無線上網卡插入筆記本電腦中,windows xp能識別並裝好驅動。接下來就配置ap,ap分為帶網關和不帶網關的,不帶網關的ap就相當於集線器,在這裡筆者重點介紹一下不帶網關的ap配置。
以netgear me102 ap為例,用ap自帶的usb連接線把ap和筆記本電腦上的usb介面連接,安裝自帶的設置軟體。
1.“開始”的“程序”中找到“netgear me102 apaccess point usb management”並點擊,在ap的設置界面中,點擊“configure”,進入配置窗口。
2.在“general”項,access point name和essid中可隨意填寫便於記憶的名稱。channel也可任意選取,但筆記本電腦中的無線網卡要與其統一。
3.“rates”設為“auto”。
4.在“ip setting”項,如果使用的是dhcp(動態分配ip地址),選上“dhcp enable”即可,將“dhcp primary prot”設為ethernet。
5.在“encryption”項,家庭內使用的筆記本電腦,一般採用disable,即禁用標準加密演演算法wap。以後兩項均可不用考慮。
到此,ip設置完成。
打開“網上鄰居”的“屬性”到“無線網路連接狀態”,在“屬性”中的“無線網路連接屬性”,點擊“無線網路配置”,在“首選網路”下的“添加”點擊“關聯”項,將服務名ssid設為與ap的essid統一,然後在用dhcp,將ip設為自動獲取。全部設置完成。

選購要素


一、介面之選:PCMCIA最為合適
和其他很多外設一樣,選購無線上網卡也需要在介面選擇方面多加考慮。無線上網卡主要採用PCMCIA、CF以及USB介面,此外也有極少數產品採用SD介面或是Express card介面。PCMCIA得到幾乎所有筆記本電腦的支持,而且其介面帶寬基於PCI匯流排,速度表現自然是最為出色的。不過平心而論,低帶寬需求的無線上網卡並不會對介面帶寬提出高要求,因此PCMCIA的優勢在於實際使用時可以讓無線上網卡完全插入筆記本插槽的內部,基本不會有突出的部分,這樣無疑更加安全,不會因為一些意外情況而發生碰撞。CF介面比PCMCIA介面更加小巧,而且通過一款幾十元的轉接器就能轉換成PCMCIA介面,因此這也被譽為是無線上網卡的最佳介面。當然,選擇CF介面並不是為了配合筆記本電腦,而是給PDA以及UMPC等設備帶來方便。如今,很多PDA都帶有CF介面,而且支持數據傳輸功能,此時結合無線上網卡就能實現很不錯的戶外移動上網應用。
相對來說,USB介面卻並非是理想的選擇。以配合筆記本電腦應用為例,USB介面的設備必然無法做到完全插入,此時一旦意外的磕磕碰碰就很容易把無線上網卡弄壞。此外,一般PCMCIA以及CF介面的產品總是更多地為低功耗設計考慮,而USB介面的產品似乎更加偏向於台式機應用,因此往往功耗控制更差一些。當然,選擇USB介面的無線上網卡也不是沒有好處,靈活兼容於台式機與筆記本電腦,這便是最大的誘惑力。
二、天線選擇:可伸縮式最理想
天線是大家在選購無線上網卡時容易忽視的細節,但是這卻在實際使用中關係到可靠性與穩定性。市場上的無線上網卡天線分為可伸縮式、可分離拆卸式以及固定式。毫無疑問,前者使用起來是最為方便的,在不使用時可以收起來,不僅不影響美觀,而且不會在磕磕碰碰時弄壞。可分離拆卸式是避免磕碰損壞的最佳方案,而且萬一弄壞也能很方便地買到備用天線。不過,可分離拆卸式天線最大的不便在於難以保管,且很容易丟失。當然,部分無線上網卡在信號較好的情況下即便不使用天線也能正常上網,這就顯得比較靈活一些。至於固定式天線,大家一定要看看是軟天線還是硬天線。軟天線一般便於彎折,不容易損壞。而如果是硬天線,那可就得小心看護了。
三、關注傳輸穩定性與散熱表現
對於無線上網卡而言,決定其傳輸速率和穩定性的關鍵在於發射晶元。由於全球發射模塊被幾大廠商所壟斷,因此不同產品之間的差距實際上並不大。如同手機信號強弱一樣,不同的無線上網卡在弱信號處的數據收發能力稍有區別,這與廠商不敢貿然加大發射功率有一定的關係。一般而言,廠商並不會公開無線上網卡的發射功率,因此大家只能根據產品實際試用情況來選擇。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市面上流行的正規品牌產品中,發射功率基本都是相同的,畢竟廠商也需要遵循有關部門的相關標準。然而,一旦是購買一些水貨或是工包產品,那可就得小心一些了,畢竟國內的信號並不如國外那樣好,過分注重低發射功率的健康保護也會給戶外上網帶來一些麻煩。穩定性則是我們另外需要關注的焦點。由於驅動和應用軟體方面造成的穩定性因素基本不存在,因為相關驅動的核心內容都是由發射晶元廠商統一提供,而軟體開發也不會抬高技術難度和瓶頸。相對來說,發熱量才是我們該關心的重點。在狹小的PCMCIA插槽中,無線上網卡如果連續長時間使用,那麼其發熱量必須足夠小,否則就容易導致產品加速老化,甚至頻繁掉線。

全球狀況


無線上網採用的是CDMA2000即EVDO制式,為美國標準,主要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及韓國、印度部分地區和中亞的一些國家使用,使用人數9500萬,占上網總人群的23%。

速度對比


移動的TD-SCDMA上網卡,最高理論速度384Kbps,與2.5G時代的EDGE無線上網卡速度相同,作為3G上網卡,這個速度用戶肯定不會接受。還好移動也看到了這點不足,在TD-SCDMA二期建設中引入了HSDPA技術,將最高理論速度提升到2.2Mbps,可以說有了質的提升。
聯通的WCDMA上網卡,最高理論速度14.4Mbps,三類上網卡中速度最快,WCDMA上網卡擁有如此高的速度也是得益於HSDPA技術的引入。從國外的經驗來看,WCDMA上網卡的速度一般可達3.6Mbps,已經超越了國內2M的ADSL的下行速率。
電信的CDMA-EVDO上網卡,最高理論速度為3.1Mbps。EVDO上網卡的版本為Rev A,為了趕上聯通14.4Mbps的速度,電信已經開始在部分大中型城市部署速度更快的B版本(Rev B),屆時最高理論速度可達9.3Mbps,進一步縮小了與聯通的差距。

實名制度


工信部2013年4月10日公布了《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徵求意見稿)和《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徵求意見稿)》,擬對行動電話、固話、無線上網卡用戶進行實名登記。這是工信部2010年力推手機實名制之後,首次擬以立法形式將電話用戶納入實名制。
聯通上網卡可異地實名登記
目前,聯通開始允許預付費無線上網卡用戶可以在異地營業廳進行實名登記。根據此前的了解,一些聯通用戶在購買上網卡號碼時,由於聯通的大量套餐中的流量並不區分用戶在本地或是異地進行使用,所以一些用戶會根據不同地區的優惠條件進行異地號碼的購買選擇,而這一可異地營業廳實名登記的舉措將可以更加方便這部分用戶完成實名登記。
但是,目前聯通2G、3G及4G手機號碼及固定電話的用戶還需要前往歸屬地營業廳、網上營業廳及手機營業廳,使用本人身份證來完成號碼的實名登記。針對用戶關心的個人隱私安全問題,聯通也保證營業廳中的關鍵崗位員工已經與公司簽訂了保密責任書,不能隨意在營業廳電腦上安裝程序。對客戶資料有專人負責接收登記和保管,對泄密者公司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