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地獄騎士的結果 展開

地獄騎士

美國2008年拉瑞·比肖普編導電影

《地獄騎士》是拉瑞·比肖普執導的動作驚悚片,丹尼斯·霍珀和邁克爾·馬德森出演。

該片講述了本地勢力最龐大的兩大飛車黨幫派“勝利者”與“666”再度因“勝利者”中的大嫂切羅基(朱麗葉·瓊斯飾)被“666”的成員殺死而劍拔弩張的故事。

劇情簡介


地獄騎士
地獄騎士
在飛車黨的世界里,法律、道義、人性全都被拋在九霄雲外,在他們的世界里,除了幫派間的兇殘殺戮,就是赤裸裸的性和每日里穿腸而過的大量酒精……
眼下,本地勢力最龐大的兩大飛車黨幫派“勝利者”與“666”再度因“勝利者”中的大嫂切羅基(朱麗葉·瓊斯飾)被“666”的成員殺死而劍拔弩張。於是,兩伙間從老大到嘍啰,無時不發生擦槍走火的事件。而“勝利者”的兩位老大:身著燕尾服殺人不眨眼的佩斯特萊若(拉瑞·比肖普飾),“紳士”(邁克爾·馬德森飾)則依靠他們的計謀和策略逐漸從各個方面瓦解著“666”的勢力。而“666”在兇悍的殺人魔王比利·文斯(維尼·瓊斯飾)的帶領下,時刻對對手發動反擊,在他身邊“666”的前任老大狡猾的老埃迪·澤羅(丹尼斯·胡珀飾)也想盡辦法給對手製造著不少的麻煩。似乎,一場血流成河的大戰即將爆發……
地獄騎士
地獄騎士
主人公佩斯特萊若喜歡到處惹事生非,他和一群愛騎摩托車的青年,組成了一個名叫“勝利者”的組織,經常騎著摩托車招搖過市。因為“勝利者”組織中的一個成員被另一夥自稱“666”的摩托車幫歹徒殺害,佩斯特萊若決定帶領手下為其復仇。但是他的手下對其領導能力產生懷疑,不太相信他對他們許下的利益承諾能夠兌現,被背叛的危機漸漸浮現出來。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Eddie Zero丹尼斯·霍珀
Billy Wings維尼·瓊斯
-艾里克·巴弗爾 
-瑪麗·卡斯特羅
The Gent邁克爾·馬德森 
-拉瑞·比肖普 
-蕾奧娜·維埃拉 

職員表


總導演拉瑞·比肖普
監製 昆汀·塔倫蒂諾 QuentinTarantino
編劇拉瑞·比肖普

幕後製作


地獄騎士的劇照
地獄騎士的劇照
《地獄騎士》是昆汀·塔倫蒂諾授意開拍的。回溯到5年之前,昆汀就開始建議拉里·比肖普寫個關於“飛車黨”的劇本出來,做一部類似60、70年代《野蠻七人》、《極速暴力》這類的B級片。

幕後花絮

老嬉皮丹尼斯·庫伯和《偷拐搶騙》中的維尼·瓊斯主演的現代摩托黨犯罪動作片《地獄騎士》,最新發布限制級預告片,色情、暴力、西部摩托騎士的無法無天,高舉昆丁·塔倫蒂諾式的B級旗幟。
電影跟《刑房》有一拼,充斥著黏糊的汗臭、血漿的腥味、刺鼻的火藥味,當然還有女人激情時的體味。丹尼斯·庫伯老當益壯,從《逍遙騎士》走出來的他,再次騎著馬力強勁的哈雷摩托上路,捲入混亂的幫派械鬥中。佩斯特萊若和一群摩托車的青年,組成了一個名叫"勝利者"的組織,馳騁在西部荒涼的公路上。"勝利者"的一個成員被另一夥自稱"666"的摩托車幫歹徒殺害,佩斯特萊若決定帶領手下為其復仇。但是,"勝利者"內部矛盾日益凸顯,復仇和背叛交織在一起……

作品評價


《地獄騎士》幾乎就是一部追求“酷”本身的電影。這種酷勁是摩托幫的那種酷。飛車黨的生活就是打鬥、殺戮和女人。片子里的兩個幫派,“勝利者”和“666”裡面的首領人物都充滿了個人的魅力。片子裡面的暴露鏡頭滿足了很多的男性觀眾,而片子的敗筆出現在情節上。那個印第安血統的女人交待的有些不清不楚,但是電影的最後,主人公說出了他們很小就相識的記憶。可以說,這雖然是一部有些粗糙的片子,但是不乏討巧之處。電影裡面每一個飛車黨的小夥子,包括那個擅長裝死的老頭子,都讓人覺得可愛和酷勁十足。
Grind,最主要的意思是“碾壓、磨碎”。美國70年代有種很流行的舞蹈,英文叫做“bump and grind”dancing,怎麼跳我說不好,但是印象里《辣身舞》裡面出現過,應該就是兩個人互相蹭來蹭去,貼得特近的那種。同時呢,也是在70年代,美國還特流行過一種類型電影,英文叫做“Exploitation films”,涵蓋的面比較廣,後來分化為很多分支,這裡面包括什麼“殭屍片”(俺就不舉例子了,太多了)、“黑人片”(那個老版的Shaft就是),色情片(不是指純A,也不是情色類,是指像艷舞女郎這樣的),“食肉片”(太多了,女巫布萊爾也算是吧),Shock片(這個更廣,比較經典的就是那部“我往你墳上吐口水”和“血肉之花”,呵呵),還有很多很多其他分類,反正,這種“Exploitation films”後來幾乎成了現代B級片的祖師爺,它主要涵蓋的內容就是六字真言:“色情,暴力,血腥”。這種電影主要集中播放的影院,都不是什麼特上檔次的地方,這種電影投資也小,製作周期短,不用大明星,甚至不在乎劇情,不在乎演技,觀眾去捧場,一是喜歡這個類型,二是票價便宜,一般是主流電影的一半都不到。觀眾主要就是看沒完沒了的噁心鏡頭,看最歡暢淋漓的殺人場面,看最赤裸裸的色情表演(純A片當然是另一碼事)。由於這種電影裡面經常會出現“bump and grind”dancing的場面,所以美國的年輕人就造出了個詞,叫“Grind movie”,而專門放這種片子的電影院就叫“grind house”,後來這個詞就成了這種類型電影的代名詞。到了80年代,錄像帶這種東西開始普及了,這種小成本電影院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再之後到90年代中期,美國本土已經基本看不到這種電影院了。(豆瓣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