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牛圖

唐代戴嵩所畫的絹本水墨畫

《鬥牛圖》傳為唐代畫家戴嵩所畫的絹本水墨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圖繪兩牛相鬥的場面,風趣新穎。一牛前逃,似力怯,另一牛窮追不捨,低頭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後腿。雙牛用水墨繪出,以濃墨繪蹄、角,點眼目、鬃毛,傳神生動地畫出鬥牛的肌肉張力、逃者喘息逃避的憨態、擊者蠻不可擋的氣勢。牛之野性和凶頑,盡顯筆端。

作品內容


圖中畫兩牛相鬥,一頭牛用角觝觸,另一牛卻旋轉著身子,好像雖敗而欲再迎戰。
此幅畫牛,身驅頗為健壯,大有蠻勁足以力仆萬人之慨。
鬥牛圖
鬥牛圖
圖中右上方有乾隆題詩:“角尖項強力相持,蹴踏騰轟各出奇。想是牧童指點后,股間激露尾垂垂。”

創作背景


中國人對於牛的圖騰崇拜,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大禹治水時期。傳說大禹每治好一處水患,就要鑄鐵牛投入水底,以示鎮壓,等到了唐代,就將鎮水的鐵牛改設岸上了。在中國老百姓的眼中,牛更多的美德是埋頭苦幹而從無怨言的品質,是勤勞的象徵。
然而,野牛的彪悍好鬥卻也是人所共知的。世界上不少民族都有“鬥牛”的傳統風俗,而我國的鬥牛習俗,則要溯源至公元前200年春秋戰國時期。據《水經注》記載:秦李冰治蜀,為根治水患造福蜀地百姓而修建“都江堰”,觸怒了江神,兩者化作兩頭公牛激烈搏鬥,李冰在下屬的幫助下刺殺了江神,從此蜀地再無水患。蜀人敬仰李冰的勇敢果決,遂將體格健壯的青年稱作“冰兒”,而鬥牛也就成為蜀人歷史悠久的習俗:宋初編纂的《太平廣記》就記載漢晉之後蜀地已流行鬥牛之戲。
出身書香門第的戴嵩從小熱衷書畫,水牛畫得很好,年少即有名。《鬥牛圖》就是他創作的關於“牛”題材繪畫之一。關於此圖是否是戴嵩真跡還有爭議,從其畫風觀之,此作或屬明中期以前輾轉流傳的摹本。

作品鑒賞


技法

《鬥牛圖》局部
《鬥牛圖》局部
畫面上一牛昂首騰空,前蹄離地,作躲閃狀,看似已鬥不過,也許在作迂迴戰,以逃狀作避,伺機反撲;另一牛,鼓足力氣,急速猛衝,低頭側目,四肢有力蹬地,將一隻垮角猛擊逃牛的後腿。呈現出一場激烈廝殺的驚險場面。畫家用水墨淋漓、筆觸剛健的藝術形式,畫出一竄一追、一抵一昂、一衝一躍的兩頭牛,渾身繃緊的肌肉,顯示牛的強壯有勁;前頭那騰空的蹄,那踢蹴的腿,那昂首喘氣的憨態;後頭那低頭猛擊的蠻勁,很有將對方挑起猛摔之勢;活靈活現地表現了鬥牛的野性與凶頑,以及進攻與防禦雙方的伎倆;此畫之所以頗見風趣和新意,是由於畫家對牛的牛活和特性有朴殊感受,善於對於一定情勢下的牛的特殊表現,作出別出心裁的處理;兩牛相鬥的動人情節,不止於外形的逼真,而是有情趣的牛的描寫,體現了畫家的筆墨熟練和細心觀察。

構圖

從構圖看,畫家選擇了兩牛相鬥高潮似剛過去、但搏鬥仍在繼續這一瞬間的場面,加以刻畫,頗見風趣和新意。作者以清淡朦朧的背景,在於使人有置於茫野的感受,其目的為了突出主題。

作品評價


煙台大學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李鳴:透過《鬥牛圖》精湛的表現力,我們還可以體驗到作者在哲學上的良好修養。那主體、背景的濃、淡對比,那寓靜於動的玄妙構圖,那失去平衡的穩態造型,無不滲透著本民族古典哲學的精髓。這一點在唐以前的作品中是很少見到的。

歷史傳承


由圖上題跋可知,該圖曾經入清宮,經乾隆帝鑒賞。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該圖收錄於:盛京故宮書畫錄(卷一) ,第一冊;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故宮書畫圖錄,第十五冊。

作者簡介


戴嵩,唐代畫家。最初學畫時,以韓滉為師,韓滉鎮守浙西時,嵩為巡官。擅畫田家、川原之景,寫水牛尤為著名,後人謂得“野性筋骨之妙”。相傳曾畫飲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連,可見之觀察之精微。明代李日華評其畫謂:“固知象物者不在工謹,貫得其神而捷取之耳。”與韓干之畫馬,並稱“韓馬戴牛”。傳世作品有《鬥牛圖》。牛有青出於藍的聲譽,又擅長於農家風景。他的弟弟戴嶧也以畫牛而聞名。